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文中在深入分析广西农产品流通效率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从质量效率、速度效率和经济效率三个方面设计了广西农产品流通效率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
农产品流通标准体系建设,对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维护市场秩序、提升监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现阶段农产品流通标准化存在的问题以及农产品流通标准化需求进行分析,提出了农产品流通标准体系框架,旨在为农产品流通的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农产品流通对稳定市场供给、保障居民消费、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把握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发展水平及作用机理,是制定流通政策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的关键。文章以江苏省各地级市数据作为样本,采用DEA-BCC模型对江苏省农产品的流通效率进行测算,并借助定性比较分析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组态分析。结果发现:江苏省农产品流通效率水平不高,各地级市之间的农产品流通效率水平差距明显;高水平地区农产品流通效率受内外多元因素组合的影响,无法被单因素单独解释;同时存在多种不同驱动模式下的农产品流通效率提升组态路径,各地区可因地制宜地选择。  相似文献   

4.
梳理了2018年以来国内外在冷链物流、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品牌、现代化协同四个方面的研究热点,并立足于新发展格局的背景,深入剖析了农产品流通系统的发展现状;发现我国的农产品流通系统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四个环节中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冷链物流效益低下、品牌竞争力不强以及现代化协同程度较低等。针对这些问题,从冷链物流系统、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品牌和现代化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农产品流通系统的发展对策,其重点在于利用现代化技术优化协同运作体系,构建农产品流通系统的协同创新模式,以提升农产品流通的效益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
超市生鲜农产品流通效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目前超市生鲜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发现营销成本高、流通周期长、损耗严重、质量安全保障不足等是制约超市生鲜农产品流通效率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超市应通过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提升超市经营管理水平、加强流通过程中的分级、加工和包装等工作、加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关注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构建等措施来提升生鲜农产品流通速度,减少损耗,保证质量。  相似文献   

6.
首先认为流通成本、流通速度、流通损耗和农产品质量是反映生鲜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四类指标;其次建立了生鲜农产品的流通模型,认为生鲜农产品流通系统中物质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是三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主要因素,并分析了它们对流通效率各个指标的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以布吉模式为例探讨了该理论的有效性,最后为保障生鲜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提高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产品流通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农户主体地位低下、供需双方信息脱节、交易方式落后等系列发展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我国的流通经济健康稳健前进和降低农民收益水平.与此同时,随着消费者对现代经济生活质量等方面的要求日益提升,使得某个区域的特色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为此本文基于提升农户收益,打通当地特色农产品市场从而最大程度上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等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研究我国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物流是物流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农产品物质实体及相关信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经济活动,农产品物流是连接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关键环节,是提高整个农业系统运行效率的关键因素.文章通过对农产品物流理论和国内外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研究山西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对农产品合作组织的主体、流通环节中不同范围的农产品物流活动、农产品的销售市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山西省农产品物流发展对策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逐渐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本文立足于生鲜农产品流通产业的发展瓶颈,认为数字技术可以驱动生鲜农产品流通效率提升、成本降低和产业组织升级。应从构建数字化平台、建设智慧物流园区两条可实施路径,来实现数字转换、数字融合与数字重构的目标,积极推动农产品流通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这对农产品流通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加强农产品流通组织建设,提高农产品流通的市场化、组织化程度,不断进行农产品流通组织的创新,构建基于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提高农产品流通企业的素质,对于确保农产品安全、便捷、高效地进入消费领域,多层次、全方位提升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价值,加快农产品流通速度,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引导农产品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农业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生鲜农产品高效流通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高质量高效率的生鲜农产品流通关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振兴和农民增收。文章基于文献述评与研究思考,分析RFID技术在生鲜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及标准化现状,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生鲜农产品流通RFID应用标准化的瓶颈与发展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在生鲜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商业模式的创新是制约RFID技术应用标准化顺利推进的首要因素;技术创新在助推RFID系统革新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升RFID技术水准;要完善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培育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优化人才结构;建立标准化协同工作机制,健全标准化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和市场流通不畅的问题,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农业流通领域的不断完善对于发展现代农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中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对农产品流通效率各指标的权重以及影响力评估做定量分析,挖掘出对农产品流通效率有着最显著影响的因素,从而为决策者有的放矢地制定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现代物流与农产品流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如何加快农产品流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借以解决农产品销售难和实现农产品增值。增加农民的收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是举国上下非常关心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农产品流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通过发展现代物流,解决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农产品物流效率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4.
发展农产品物流业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及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文中从湖北农产品物流业发展现状切入、分析相关制约因素及其发展基础条件,从市场主体、基础设施、信息建设、人才培养、物流技术、政府作用、拍卖中心等几个方面提出促进湖北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文中首先对漳州生鲜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即流通渠道中农户规模偏小、流通渠道成本高昂、流通渠道过长、信息不流畅进行分析。然后介绍了台湾地区通过批发市场的完善、台湾农会组织成立、农产品直销市场建立等措施,确立了台湾地区农产品流通渠道的现状与优势。因此文中建议漳州生鲜农产品流通渠道优化,首先需鼓励农户组建或参与各类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其次积极探索和规范农户与现代零售企业的对接模式,最后加快对农产品期货与拍卖、农产品电子商务等的探索进程。  相似文献   

16.
冷链物流的实施对鲜活农产品的有效流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针对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弱、全程冷链物流比例低等问题,从冷链物流的角度,提出了推进我国鲜活农产品有效流通的具体措施,对进一步完善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推进我国农产品现代物流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丽莹 《物流科技》2008,31(8):87-89
我国农产品物流成本高、损耗大、效率低、效益差,还处于传统物流(Physlcal Distfibution)阶段,现代物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系统的观念进行物流功能整合,更能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和效益。制约我国农产品向现代物流(Logistics)转变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体制、制度、技术和标准化。推进我国农产品现代物流必须努力实现农产品物流的系统化、信息化、标准化,并不断提高物流技术。  相似文献   

18.
何丽丽  王飞 《商品储运与养护》2013,(10):165-166,176
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问题是近年来的中央重点解决的问题,但是由于农产品流通不能适应农业的机械化发展的趋势和居民对农产品安全、健康、新鲜的需求,这个问题的解决一直不能让人满意。文中先对农产品流通体系做了一个界定,然后分析了农产品流通中的几个突出问题,最后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郭海霞  郭海生 《物流科技》2006,29(12):118-119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在农产品生产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农产品的流通也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但在发展农产品绿色物流方面还存在一些障碍。本文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在发展农产品绿色物流方面存在的障碍。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了发展黑龙江省农产品绿色物流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