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首先分析了上海港集装箱运输需求的构成,提出内陆区域的诱发型需求将逐渐发展成为上海港集装箱运输主流的观点。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上海至成都的集装箱运输径路。基于评价结果,论文提出借助港口集装箱运输快速发展的势头,采取海铁联运组织方式,实现集装箱枢纽港对内陆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带动与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华东地区国际集装箱运输在我国乃至亚洲地区的集装箱运输网络中均占有相当重要的战略地位。华东地区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是我国集装箱运输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1977年上海港集装箱码头的建成是我国国际集装箱运输起步的标志。上海港于1978年正式开辟了我国第一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随后陆续开辟了日本、香港等近洋集装箱班轮航线。1982年上海远洋运输公司开辟了中──美集装箱班轮航线,标志着我国远洋运输企业进入了全球集装箱运输行列。1997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为252.7万TEU,占同期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  相似文献   

3.
上海港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合作竞争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锦  徐剑华 《物流科技》2007,30(6):138-142
上海港集装箱运输近年来发展迅速,洋山深水港的开港又为上海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国家提出以上海为中心,浙江、江苏为两翼,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政策。同时,长江黄金水道开发成为长江流域港口整合的契机。以上这些都为上海港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使上海港面临合作与竞争。本文运用区位商理论分析港口腹地,论证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提出上海港发展的合作竞争战略。  相似文献   

4.
梁建华 《物流科技》2009,32(5):110-112
众所周知.国际间货物的流动是构成世界经济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港口集装箱化是现代化港口的重要体现。并且在当前,我国贸易出口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低能耗、高附加值产品将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方向.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例将不断扩大.从而集装箱运输将成为我国对外运输服务的主要方式。文章正是基于这样的发展趋势,通过定量分析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与上海市主要经济指标: GDP、外贸进出口总额、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新增就业人口的相关性。以此来反应这些指标的变化对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的影响。以便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为未来上海港集装箱的发展决策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5.
10月1日起,上海海事局在上海港全面实现船载危险货物与船舶防污染作业无纸化申报。申报人员只需轻点鼠标,足不出户即可轻松完成外贸危险货物进出口申报的全部操作。这一领先全国的创新举措,申报人无需来回奔波于船舶装卸作业码头、海事部门和其他相关单位之间,整个流程减少2至3天间,标志着上海港船载危险货物与船舶防污染作业申报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迈入了高效、便捷的全面“无纸化”时代。随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不断推进,上海港外贸危险货物进出口量大幅增长。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目前港区及内陆集装箱运输体系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集装箱运输系统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包含高架、地面和地下等多种形式的集装箱运输专用通道概念,进而研究了铁路运输、自动驾驶集卡、自动导引运输和空轨系统等运输制式,从运输能力、工程造价和环境适应性等多个方面对上述制式进行了比较。以上海港为背景,对集装箱运输专用通道模式开展了应用研究,为运输制式优选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7.
宁波港腹地拓展与多式联运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波深水良港,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港口资源,最近国家发改委和交通部编制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建设规划》中明确指出:“建设以上海、宁波两港为主,干线港、支线港、喂给港层次清楚、分上合理的集装箱运输体系”。这是对宁波港新的战略定位,宁波港不再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中转枢纽港的地位,在未来长三角区域发展中与上海港同为核心。  相似文献   

8.
赵虎 《中外物流》2006,(6):67-67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汪鸣介绍,中国正着手制定沿海集装箱运输系统、煤炭运输系统、外贸进口原油运输系统、外贸进口铁矿石运输系统及能源运输系统规划。  相似文献   

9.
杨建库 《企业导报》2014,(13):31+33-31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集装箱一体化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运输方式,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在外贸中发挥关键作用。经济发展对于大宗货物以及特殊货物的要求不断提升,对集装箱运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公司也开始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发展集装箱一体化,江海粮油集团采用的集装箱运输一体化大大提高集团工作效率,根据江海粮油集团实施集装箱运输一体化为基础,分析现阶段集装箱运输一体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结合相关问题提出实施集装箱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上海港集装箱增长与上海公路通车里程增长之间关系的分析,指出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战略定位中必须重视上海港未来集装箱吞吐量飞速增长对城市道路规划建设所带来的压力,并提出了用集装箱公路系数来测定未来集装箱吞吐量可能对道路交通形成的压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对宁波、上海两港简单介绍的基础上,从箱源、航线、运价与港口费用等三个方面对两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展开比较分析,并为宁波港提升服务质量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宁波、舟山港口联盟前后集装箱与货物吞吐量,及补货、旅客等方面变化的实证分析,阐述了联盟的社会效益,指出港口联盟对宁波-舟山港物流绩效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并进行了原因剖析。  相似文献   

13.
陶春柳 《物流科技》2008,31(12):85-89
太仓港自从1992年初开发建设以来,得到了国家、省、市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国家从宏观层面上把太仓港定位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集装箱干线港。江苏省要求把太仓港建成集装箱干线港、江苏第一外贸大港。尽管太仓港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时机,但其面对的竞争和挑战也是非常巨大的。太仓港目前与长江下游的张家港港、泰州港、常熟港、江阴港、常熟港在经济腹地、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方面各有优势和劣势,各港之间也为自己的竞争地位做出不懈的努力。为此,文章通过模糊分析法比较太仓港与长江下游几大港口之间的现状,来探讨提升太仓港口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集装箱海铁联运具有运量大、运距长等特点,是国外大型集装箱港重要的集疏运方式,占所有集疏运方式的20%-40%。2010年世界十大集装箱港口中国内地已经有六个,但和集装箱强国不相称的是中国集装箱海铁联运只占港口集疏运量的1.5%左右,和发达国家港口相去甚远。基于我国新经济形势,分析集装箱海铁联运未来的需求情况,为进一步研究海铁联运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张天明 《价值工程》2011,30(9):169-169
随着对外贸易和现代物流的蓬勃发展,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向现代物流融入和拓展成为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分析了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对外贸易的往来频繁,港口运输得到了飞速发展,进而推动了港口物流业的发展。文章对国内外港口物流理论研究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对鹿特丹港、上海港等国内外港口物流的发展经验与模式进行归纳,这些港口都涉及了港口物流和港口供应链的理念,国外一些大型港口已经开始尝试实施港口物流一体化,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我国港口物流一体化的研究处于空白。所以提出了港口物流一体化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重点有三个方面:方法和工具分析、横向和纵向一体化整合模式研究、实施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文中基于湛江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多年的生产实践与数据分析,提出了港口集装箱物流需求量是集装箱集疏运量和集装箱拆装箱需求量之总和的观点。利用多因素动态生成机制方法,结合多种预测方法模型,预测了2015年及2020年该港口的外贸和内贸集装箱吞吐量。通过集装箱集疏运量和集装箱拆箱物流需求量的换算,最后得到上述年份该港口的集装箱物流需求量的预测值。  相似文献   

18.
武慧荣  朱晓宁  钱继锋 《物流技术》2012,(17):205-207,230
集装箱海铁联运系统是一个受多因素影响的、非线性、高阶次复杂系统。为了提高集装箱海铁联运系统预测的精度,应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及方法,考虑系统中腹地经济、对外贸易、运输需求、港口、铁路建设投资等多个基本要素,构建要素间的因果关系图,分析基本反馈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集装箱海铁联运系统SD(System Dynamics)模型,并应用大连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系统相关统计数据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和验证,结果证明该模型有效可行,且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