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1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粒径的二硫代氨基甲酸改性壳聚糖(壳聚糖黄原酸钠,DTC-CTS)对Cr3+的吸附性能,通过正交试验研究确定了最优吸附条件。结果表明:DTC-CTS对Cr3+的最佳吸附条件为pH7.5,温度40℃,时间3 h,Cr3+溶液浓度100 mg/L,此条件下Cr3+的去除率为95.99%。进行二次吸附处理后,Cr3+溶液浓度可降至0.89 mg/L。  相似文献   

2.
无机化工 强化铁素体高温耐热钢 该钢种系新型的强化铁素体类高温耐热钢。适用于1050℃~1150℃条件下承受一定载荷的炉用耐热件及其他耐热件。该成果立足于国内资源,在不加Ni、N等贵重合金元素条件下,通过调整基本元素的质量分数,加入稀土及微量元素和多元微合金化等综合强化措施,改善了晶界状态,强化了铁素体基体,有效的提  相似文献   

3.
主要研究在热轧工艺下600MPa级高强度锚杆用钢冲击功和组织。通过系列冲击试验表明600MPa级高强度锚杆钢具有良好的冲击性能。室温下冲击功可达90J,该钢韧脆性转变温度为-30℃。该钢边部和芯部组织均为珠光体+铁素体,组织细小、均匀;TEM观察表明,珠光体中铁素体上的析出相在起到沉淀强化的同时,渗碳体片层出现碎化、熔断,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钢的强韧性。通过V-N复合微合金化的柔性轧制技术,充分发挥细晶强化和析出强化作用,能够达到600MPa级高强锚杆钢良好的强度、韧性配合。  相似文献   

4.
针对HRB400级带肋钢筋成本过高、轧机产量提高后冷床冷却能力不足问题,研制轧后快速冷却装置。通过对小规格热轧带肋钢筋进行轧后超快速冷却,钢材上冷床温度降低了200~300℃,从而使力学性能改善,产品质量提高,抗拉强度平均提高35~60MPa,钢材综合性能也有很大提高;同时较大地降低轧制成本。  相似文献   

5.
梁钊  戴林 《科技转让集锦》2014,(9):154-154,156
简述了重钢热卷生产线利用530MPa级的化学成分钢坯轧制590 MPa级汽车用钢的工业试验。通过铌钒钛微合金化的晶粒细化及沉淀强化作用及生产工艺的优化,产品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实现了抗拉强度590MPa级汽车用钢的工业生产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实验研究以传统的铬酸酐热分解法制备Cr2O3工艺为基础,考察了不同的反应温控条件(中高温段)对Cr2O3烧成品性状的影响,通过对比1 000,1 200,1 300 ℃等不同温度阶段下物料烧结的效果,探讨了三氧化二铬微粒烧结长大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7.
从稀土的特性,深入分析讨论了稀土在钢中的作用机理,阐明稀土是钢的一种有效的强净化和变质剂,固溶稀土的存在强烈影响微结构.通过强净化、变质和微量合金化,稀土可有效控制局域弱化.降低微结构的能态,有效抑制钢中有害元素和脆性相偏聚所造成的脆性断裂,稀土可望作为发展新世纪高强韧钢,提高高强钢韧性的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8.
系统地描述了变制冷剂流量冷水机组性能实测数据的方法和步骤,压缩机运行在30~80hz的频率下,电子膨胀阀开度由小到大调节,保持冷冻水进口温度在12℃,冷却水进水温度分别设定在25℃,30℃,35℃.通过实验证明,变频空调可以通过调节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实现容量调节,然后通过调节膨胀阀控制过热度实现最佳制冷效率.  相似文献   

9.
镉(Cd)是铁矿石中重点关注的微量有害元素。目前,铁矿石中镉含量的国家标准检测方法为ICP-Ms法。由于ICP-Ms设备昂贵,限制了方法的应用和推广。本文针对铁矿石和镉元素的特点,建立了盐酸-硝酸体系高压密封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检测铁矿中镉含量的分析方法。通过实验确立了酸介质为1.5%硝酸+0.5%盐酸,基体改进剂为0.2%磷酸二氢铵,灰化温度为750℃,原子化温度为1550℃。通过基体匹配和加入基改剂,消除了基体干扰。在优化的条件下,测定镉元素检出限为0.05ug/L,方法精密度良好,回收率为96%~119.0%。本方法与ICP-Ms法的分析结果吻合,且简便快速、检测成本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进口冷轧奥氏体不锈钢理化性能的总体情况作科学分析和评价,以找准进口不锈钢检验检测工作重点,实现检测工作的快速和高效.[方法]建立上海口岸2003年6月至2006年6月问进口的冷轧SUS304不锈钢的理化性能测试结果数据库,并采用国际流行的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SUS304不锈钢中C、S、Si元素分布较均匀,P元素呈负偏态分布,Mn、Ni、Cr元素分散性较大,呈正偏态分布,不锈钢的力学性能趋近正态分布,性能稳定.[结论]进口SUS304不锈钢板的主要化学成分的均值均符合技术要求,进口冷轧SUS304不锈钢的力学性能均值均满足技术要求,都趋近正态分布,进口不锈钢的力学性能稳定.在进口不锈钢的检验工作中应重点注意P、Mn、Ni和Cr元素的检测,SPSS软件的分析结果是科学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进口冷轧奥氏体不锈钢理化性能的总体情况作科学分析和评价,以找准进口不锈钢检验检测工作重点,实现检测工作的快速和高效.[方法]建立上海口岸2003年6月至2006年6月问进口的冷轧SUS304不锈钢的理化性能测试结果数据库,并采用国际流行的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SUS304不锈钢中C、S、Si元素分布较均匀,P元素呈负偏态分布,Mn、Ni、Cr元素分散性较大,呈正偏态分布,不锈钢的力学性能趋近正态分布,性能稳定.[结论]进口SUS304不锈钢板的主要化学成分的均值均符合技术要求,进口冷轧SUS304不锈钢的力学性能均值均满足技术要求,都趋近正态分布,进口不锈钢的力学性能稳定.在进口不锈钢的检验工作中应重点注意P、Mn、Ni和Cr元素的检测,SPSS软件的分析结果是科学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12.
1Cr13系餐具常用的不锈钢材料,通过实验建立了研究1Cr13反应机理的反应体系,测定了在不同温度、酸度和盐度之溶液中1Cr13随时问变化的情况,应用化学动力学的理论,推导了反应机理,计算了反应速率常数、反应活化能、活化焓、活化熵和活化自由能.  相似文献   

13.
通过试验测试了多种使用温度在-55℃~120℃范围内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用的基体树脂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性能对比,得出了用TDE-85多官能团环氧树脂改性的648^#酚醛环氧树脂、三氟化硼单乙胺、丙酮体系是最佳的基体树脂体系的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14.
刘伟 《适用技术市场》2014,(11):194-195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温度是常用的测量被控因素。水温加热控制系统设计是利用温度控制器,使用温度传感器实时温度转化,并通过数码对温度实行实时显示,使其温度保持在设定值,通过按键设置温度值,自制的液位传感器对液位进行采样,实现当前液位值、液位上限、下限报警,使温度在室温到100℃得到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此系统结构完全可行,温度偏差可达0.5℃以内。  相似文献   

15.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得LiNi0.5Co0.5O2和LiCoO2正极材料,将未涂膜的LiNi0.5Co0.5O2和LiCoO2样品分别置于马弗炉中,调节温度在空气气氛中烧制,通过X-射线粉末晶体衍射技术对材料进行表征,得出700℃时LiNi0.5Co0.5O2晶格结构发育已经较完善,温度达到850℃时li离子已经开始挥发,而LiCoO2达到800℃才完善,为此可以明显看到LiNi0.5Co0.5O2在晶体发育时对温度的要求要稍微低些,这样更有利于合成,以便提高锂电池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16.
迈几年,伴随着全球造船业高景气和造船中心的东移,我国船板发展迅速,产量快速增长。我国船板生产构成随造船业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由于不同轧制设备生产的产品性能存在差别,造船板价格也不尽相同,并且在一定市场供求环境体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高速钢属莱氏体钢,含有大量合金元素,形成大量一次碳化物和二次碳化物,一次共晶碳化物呈粗大骨骼状或树枝状分布于钢基体。钢锭虽经轧制或压延,但碳化物偏析依然严重,沿轧制方向呈带状、全网状、半网状或堆集状分布。碳化物不均匀度随原材料直径和厚度的增大而增加。共晶碳化物硬而脆且相当稳定,不能用正常热处理方法消除,只有通过锻造才能击碎共晶碳化物和相  相似文献   

18.
张敏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4):281-282
就低合金钢焊条E9018M(ASMEB&VCODE,SEC.II,PARTC,SFA5.5)的熔敷金属性能试验作一介绍,主要通过力学性能试验,对试验结果作简单讨论。根据试验结果可以得出,影响低合金钢焊条E9018M的熔敷金属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包括焊条化学成分、焊接热输入量以及熔敷金属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该文在夏季高温天气和阳光直射条件下,利用专业的气象观测用温度表,进行了气温与车内温度的对比观测实验。通过对比观测实验,车辆停放在露天阳光直射的环境中,40分钟内车内温度就可以达到相对最高值,车内外温差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气温33.0℃时的最大温差达到了45.5℃,车内温度竟达到了78.5℃。  相似文献   

20.
我国船用钢材市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船用钢是指用于制造海船和大型内河船体结构的钢,由于船体结构一般采用焊接方法制造,所以要求造船钢有较好的焊接性能.此外,还要求有一定的强度、韧性和一定的耐低温及腐蚀性能,过去主要采用低碳钢作为造船用钢,近来已大量采用普通低合金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