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性的金融发展主要体现在金融的自由化、国际化、一体化、证券化上,相应的各国立法对金融业采取了从管制(Control)到监管(Regulation)和放松管制(Deregulation)的发展变化.①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主席德·斯旺在分析金融风险的成因时谈到,金融自由化从长远看可提高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但同时也会加强金融业的竞争,如果金融管理者、经营者缺乏有效的技能控制伴随着金融自由化的信贷高风险和新兴业务风险,可能就会遭受金融风险的重创.  相似文献   

2.
刘沫茹 《经济导刊》2007,(10):72-7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自由化浪潮的不断高涨,国际金融业,通过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从事银行、证券、保险等业务投资活动,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我国金融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金融控股公司已成为我国金融业从分业过渡到混业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3.
中国金融业已全面对外开放,中资银行要与外资银行展开全面的合作与竞争,金融业必须加大金融创新的力度.当前金融创新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金融监管的自由化与国际化、金融业务多元化、金融交易电子化、金融产品复杂化、金融服务个性化及金融机构同质化.在金融创新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金融风险,要加强对金融风险的管理,保证金融稳定,促进金融创新,提高中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是指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的业务互相渗透、交叉,而不仅仅局限于自身分营业务的范围。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浪潮的不断高涨,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导趋向。也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论建立离岸金融市场和金融国际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岸金融是金融国际化和金融自由化的产物,离岸金融市场是一个完全国际化的金融市场。当前,经济金融国际化 已成为一种潮流。我国建立离岸金融市场,开展离岸业务,对加快我国金融业改革,在更高层次上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继而推 动我国金融业水平的提高和金融国际化、促进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浪潮的不断高涨,综合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导趋向。我国金融业的发达程度虽然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可同日而语,但在“入世”的推动下,我国金融业越来越明显的感受到来自国际金融界的竞争压力,金融创新的动力空前高涨,在这种形势下,“分业经营,分  相似文献   

7.
范剑 《经济》2001,(10)
80年代以来,西方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的浪潮席卷全球,二战后在许多国家推行的分业金融体制受到巨大冲击,金融机构纷纷采取各种办法挣脱政府管制和法律限制,促进了整个金融业的大融合:有些机构通过收购、兼并,或是设立附属公司的办法,侵入其它金融机构的业务领域;有些通过金融创新绕过管制向顾客提供原来只有其它机构经营的业务。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经营模式被打破,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界限逐  相似文献   

8.
混业经营——我国金融业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趋势使世界各国纷纷放弃了运行多年的分业经营制度,努力通过混业经营提高本国金融业的竞争力。自2006年底,我国履行了加入WTO承诺,在地域业务种类、客户对象等各个方面对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我国金融业的分业经营正在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9.
康楠 《经济月刊》2013,(1):47-49
近年来,金融全球化、自由化和金融创新发展迅猛,我国金融机构混业经营趋势日益明显,金融业开放加快,金融监管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包括银行、证券、信托和保险在内的各金融子行业都在资产管理业务方面积极进行金融创新,资产管理领域已成为我国金融业中金融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这种金融创新潮所呈现出的另一个明显趋势是,资产管理工具的创新通常已经不是单个金融子行业的内部创新行为,而是由两个或多个金融子行业来共同合作推出。比如,银证理财是由银行和券商合作推出,银行保险则由银行和保险公司合作推出,在信托产品的创新中,银行和券商往往扮演着重要角色。这种由市场机制自发形成的合作性资产管理创新将成为我国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的重要推动力,对今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出现了一场以金融创新为标志的金融革命。其显著特征和基本内容就是新的融资工具不断出现,金融业务向多功能的综合化方向发展,传统的金融分工界限日益模糊,金融机构日趋向同质化发展,币场更加开放,竞争越来越激烈,从而呈现出金融管制放松的态势,金融自由化成为金融发展的主流。这场革命对世界金融业的发展和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一、金融创新的概念金融创新(FinancialInnovation)是指各种金融要素重新组合的过程和结果,其实质是金融业者追求利润和机会而形成的市场改革。就概念而言,一般认为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金融创新已逐渐成为当今世界金融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20世纪50年代以后,特别是70年代以来,以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为代表.金融创新进入了一个大规模、全方位的高峰期,其种类之多、范围之广、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接。这场革新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业务活动和经营管理方式,为金融业注入了生机并加剧了金融业的竞争,而且打破了金融活动的国际局限,形成了世界金融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西方金融业出现了金融创新与金融自由化的浪潮,各国银行业纷纷由分业经营体制向混业经营体制转化,金融领域出现了证券化、自由化和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眼下这场走向纵深的金融危机让我们重新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进行思考.本文以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我国银行业现实情况的基础上,指出未来我国银行业仍将呈现混业经营的局面,而合理的模式倾向于金融控股公司.  相似文献   

14.
金融创新是现代金融业的一个永恒主题。知识经济既使现代金融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时又为金融创新提供了物质和技术方面的支持。我国现阶段的金融业,与发达国家的现代金融业相比,在体制、业务能力、信息化水平、创新意识等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使我国金融业既不能很好...  相似文献   

15.
金融抑制、金融自由化和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全球金融市场正在形成,这就迫切要求我国金融体制走出传统的政府干预行为,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金融业的效率。本文从金融抑制的危害、盲目进行金融自由化的危害出发,论述我国现阶段金融体制改革的对策———渐进的自由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七十年代初期,日本政府仿照欧美国家推行金融自由化政策,大力拓展国内国际金融业务,1981年止,仅用十年的时问,就使日本的住友银行和第一劝业银行挤身于世界十大银行之列。欧美商业银行的决策者门,为了抑制日本金融业称霸世界的势头,试图通过金融创新和业务拓展来缩小日本金融业在国际上的发展空间,从而限制日本金融业进一步膨胀。然而,到1992年,欧美商业银行不仅没有达到目的,反而又在世界十大银行排名榜中让出6家给日本的商业银行,使日本的住友、劝业、三和、富士、三菱、兴州。东渡等八家银行挤身于世界十大银行之列。美国《…  相似文献   

17.
浅谈我国金融业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的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的不断发展,金融创新的层出不求,经营单一业务的金融机构已经很难能满足客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混业经营已成为世界金融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金融业仍实行分业经营,但从长远发展来看,我国金融业必须要紧跟国际潮流,在充分分析国情的基础上,逐步走出分业经营,实现混业经营,以提高我国金融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应对国际挑战.  相似文献   

18.
石磊 《时代经贸》2008,6(4):159-16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的不断发展,金融创新的层出不求,经营单一业务的金融机构已经很难能满足客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混业经营已成为世界金融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金融业仍实行分业经营,但从长远发展来看,我国金融业必须要紧跟国际潮流,在充分分析国情的基础上,逐步走出分业经营,实现混业经营,以提高我国金融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应对国际挑战.  相似文献   

19.
金融业是一个特许经营的行业,美国的次贷危机表明,无限制的放松管制将会引发整个社会的动荡.金融自由化下,银行业的竞争将不断的加剧,相比于美国,中国监管体系仍然不成熟,由于政府过于谨慎的监管导致金融创新的抑制,然而金融自由化下的金融创新是必然的趋势,我们必须设计出一些机制来弥补看"不见的手的缺陷",来保证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行,以国家监管的机构、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三位一体"的安全体系来支撑.  相似文献   

20.
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金融监管是保证这一行业安全、稳健经营的手段,我国目前金融监管目标基本上是体现了社会利益论,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而建立起来的。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金融业必将全面开放,必将面临着更大的金融风险。为了降低金融业的风险,应对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保证金融业的安全稳健运行,中国金融监督必须不断改革,建立完善的监管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