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城务工人员问题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进城务工人员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也是日益凸现。但是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原有的落后的各种制度和观念还没有被彻底清除,新的体制还不够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在进入城市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制度认同、制度供应和城市主流经济文化的接纳,以及存在社会歧视性政策,必然会形成与城市主流生活格格不入的“另类”,成为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期的社会弱势群体。因此研究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的保护,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户籍制度人为地将城市人员分为城市居民和非城市居民,强制性的为非城市居民贴上"外来者"标签;并设置一些条件,通过户籍门槛限制外来务工人员向城市居民身份的转变,从而阻碍了进城务工人员融入到城市主流人群中,造成进城务工人员处于城市边缘化。  相似文献   

3.
仇敏 《魅力中国》2014,(23):27-27
进城务工人员人员是我国劳动力资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公众、进城务工人员自身对他们的“市民化”进城、社会保障覆盖面以及公平享受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问题密切关注。本文结合中央新近出台的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措施以及当前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的现状谈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4.
现今中国城市中所出现的外来人口社区是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而由于占城市外来社区成员大多数的是进城务工的农村人口,而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对于提高中国的城市化率和有效的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文章从我国城市外来社区的自身特点出发,从观念的转变和制度的建设方面着手进行探讨.通过探讨也必将对推进我国城市外来社区与城市原住社区的融合,实现经济和社会的进步给予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窦开龙  赵锋 《发展》2005,(11):44-46
"民工潮"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尤其是90年代初期,是我国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但是农民在进城就业的过程中存在着种种"弱势心理",此心理若不尽快消除,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就难以彻底改变,农民就难以融入城市生活与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城市化战略就难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研究农民进城就业的"弱势心理"显得极为迫切与必要,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以欠发达区域进城农民为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价值观的融通是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城市融入的核心.调查显示,在城市融入过程中,多数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呈现出:经济价值观重发展、重理性、重进取;政治价值契约、重法制、重功利;文化价值观文化认同度一般;社会价值观呈现城市性、开放性的特征;生态价值观呈现重环保、重环境的特征.同时,又体现出矛盾多样性、潜在冲突性、可塑性等特征.这为我们采取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培育对策,积极促进他们与城市居民的价值观融合,加快他们的城市融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何晶 《中国报道》2012,(2):70-73
目前全国6-17岁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有8000万,其中有2000多万随着父母来到了城市,在生活和教育等方面面临了一系列的困难。我们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能真正成为融入社会的“新公民”。  相似文献   

8.
进城农民工就业与生活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或在乡镇企业就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农民工目前在生活、就业、社会保障和权益保护等诸多方面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为进一步了解和研究进城农民工就业与生活状况,我们分别对山东部分在城市、企业打工的农民工和农户中的外出务工人员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进城务工现象成因、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作用、生存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本认识,文章提出在保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和改善生存状况方面,建立健全法制是前提,加强和完善制度安排是核心,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是关键,加强政府监管和监察是根本,从而实现城镇与农村、农民与居民共同发展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10.
杨云娟 《乡镇经济》2008,24(10):79-82
从进城务工人员这个群体的特殊性出发,构建他们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要从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及其对接角度通盘考虑。通过建立进城务工人员双重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对接。这既关系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问题,也关系城乡社会保障衔接问题,更关系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目标的实现问题。  相似文献   

11.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思考刘光玺改革传统的社会救济制度,制定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线,在较大范围内依法开展社会救助工作,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这项工作首先在城市铺开,目前已有406个城市出台了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有...  相似文献   

12.
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是推动我国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重要力量,但因为户籍的限制、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以及自我能力的不足,他们一直游离于城市的边缘,难以融入城市生活,不仅影响了自身的发展,也影响了社会的有序运行.因此,通过完善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的保障支持体系、社会支持体系和自我支持体系,促进他们早日融入现代城市生活,最终实现社会公平和谐发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张凤林 《发展》2003,(5):14-16
制度伦理是世纪之交的中国学术界讨论的重点话题之一。这一问题的提出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一是针对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所面临的道德危机引起对制度伦理问题的探讨,以求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问题;二是在探讨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制度伦理引起伦理学家和经济学家的共同关注。当前中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变化就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市场经济社会是高度制度化、理性化的社会,它的秩序基础更有赖于制度力量的整合,而非个体德性力量的发挥。制度伦理不仅与伦理道德的建设密切相关,而更为重要的是它关系到社会转型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救助制度从面对特殊群体的"剩余模式"发展到覆盖全体社会成员的权利保障制度,有效保障了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但是中国仍然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救助制度还需要适应经济、社会制度转型的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经济新论     
<正> 胡鞍钢:“第二代改革”思维 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迎来了第二次战略转型时机,即从经济建设到制度建设。 中国社会不仅经历经济转型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而且还在经历社会转型即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上述两种转型能否成功取决于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主动转型和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16.
城市的产生,是人类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象征.城市化的进程,必然会引起人口的大量流动.然而,我国在过去几十年中,曾一度限制了人口流动.虽然20世纪90年代以来,打破城乡隔绝体制的条件正逐步走向成熟,但仍然存在着很多不利于农民进城的因素.那么在城市化过程中,社会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做到公平、公正,笔者试给以探讨.  相似文献   

17.
进城务工农民作为我国劳动力结构中的主力军,为我国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做出了不朽贡献,但是这些进城务工人员在享受城市基础保障服务上仍存在很多问题。基于此,文章结合当下实际情况,分析了进城务工农民的社会保障现状及其成因,阐述了构建进城务工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性,并对如何构建进城务工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提出了几点对策,以期为我国社保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促进城市市民与进城农民工和谐相处,既为顺应现代社会结构变迁和社会转型趋势所需,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经之途.文章通过对厦门市集美区进城农民工权益保障状况、融入城市社会愿望以及本地市民时进城农民工态度等现状的调查,从中浅析有碍于两大群体和谐的主要因素,粗略梳理有利于两大群体和而谐之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9.
安保华 《魅力中国》2011,(2):115-11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地价作为土地市场运作的重要信息和价值判断标准,其在现实土地经济生活中的核心地位,在调节城市土地利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日趋明显。建立地价动态监测点为载体的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我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完善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的必然要求。本文以重庆市主城区地价动态监测点定量配置为研究对象,在国内外地价监测点定量配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对重庆市主城区地价监测点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以及监测点定量配置过程中关键技术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孙波 《魅力中国》2010,(34):18-19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新时期,农民工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阶层,他们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党和政府虽然采取种种措施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但他们仍然是生活在城市底层的弱势群体,农民工的权益遭受的侵犯事件时有发生。探究农民工权益不断遭受侵犯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将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