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现场地下水和土壤监测资料,采用同位素分析方法,确定了地下水中硝态氮的主要来源。针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条件下的地下水,通过土壤中硝酸盐氮随土壤深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了地下水中硝态氮来自土壤的百分含量,同时也分析了地下水中硝态氮来自河水的比例。结果表明,硝态氮随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季节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
土地整理是当前社会中人们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土地资源形成的一种系统性的综合技术过程,是通过对土地问题的整理合并来增大土地能用率的具体方针。在当前的土地整理过程中,通过分析土地整理对农田土壤碳含量的影响,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土壤因素的变化,提出如何通过土地整理来做到对土壤中各个元素的保护,制定出相应的规划规程,这样更有利于土地整理的施工过程。  相似文献   

3.
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质(SOM)的碳动态研究已引起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对海陆交错带的相关研究则较少。本研究选取位于广东湛江红树林保护区高桥三个天然红树林群落土壤剖面,采用C同位素方法测定了土壤有机碳(SOC)含量。结果表明,地表100cm土壤碳库分别为: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群落碳库量较大,达673.2Mg/ha,而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秋茄(Kandelia candel)群落为371.9Mg/ha,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群落为325.2Mg/ha。有机质分解过程、植物根系分泌物和凋落物的差异、潮汐作用、群落演替阶段以及生物干扰等,都会对红树林土壤的碳动态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 酵母泥是啤酒生产中的副产物,其排出量约为啤酒产量的1%。酵母泥蛋白质含量约为50%(含有机氮),核酸含量约为8%(含有机磷),既是营养物质又是啤酒厂的主要污染源。浙江省轻工业研究所经多年研究,已开发成功“利用啤酒废酵母泥制取  相似文献   

5.
文章探究广西水库的沉积物中碳的积累及其与开发种植历史、降雨状态的关系。水库沉积物是由沉积在主要入口附近的粗糙沉积物与深水环境中积累的沉积物组成。对沉积物进行总碳和有机碳分析发现,浅水区的总碳变化比深水区明显,说明沉积物的积累与降雨呈线性关系。沉积物的清理被回用于周边的农田土地及新耕地的开垦,但沉积物的利用对农田土地存在的利弊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文章探究广西水库的沉积物中碳的积累及其与开发种植历史、降雨状态的关系。水库沉积物是由沉积在主要入口附近的粗糙沉积物与深水环境中积累的沉积物组成。对沉积物进行总碳和有机碳分析发现,浅水区的总碳变化比深水区明显,说明沉积物的积累与降雨呈线性关系。沉积物的清理被回用于周边的农田土地及新耕地的开垦,但沉积物的利用对农田土地存在的利弊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文章探究广西水库的沉积物中碳的积累及其与开发种植历史、降雨状态的关系。水库沉积物是由沉积在主要入口附近的粗糙沉积物与深水环境中积累的沉积物组成。对沉积物进行总碳和有机碳分析发现,浅水区的总碳变化比深水区明显,说明沉积物的积累与降雨呈线性关系。沉积物的清理被回用于周边的农田土地及新耕地的开垦,但沉积物的利用对农田土地存在的利弊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质(SOM)的碳动态研究已引起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对海陆交错带的相关研究则较少。本研究选取位于广东深圳湾的三个红树林群落土壤剖面,测定了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和SOM的稳定碳同位素比率(13C)等含量。结果表明,地表100 cm土壤碳库分别为: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群落碳库量较大,达673.2 Mg/ha,而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秋茄(Kandelia obovata)群落为371.9 Mg/ha,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群落为325.2 Mg/ha。这三个剖面SOM的13C介于-29.4‰至-24.1‰之间,指示其来源主要为C3植被。不同于传统的SOM的13C随深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桐花树和白骨壤剖面底层的SOM的13C随深度增加而呈现亏损,而木榄+秋茄SOM的13C在整个剖面则基本稳定。红树林SOM的13C的垂直格局可能反映了大气CO2的13C的历史变化、有机质分解过程中的同位素分馏作用、植物根系分泌物和凋落物13C的差异,和土壤对植物组织的选择性保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此外,诸如潮汐作用、群落演替阶段以及生物干扰等,也会对红树林土壤的碳动态产生一定的影响。结果还表明,在红树林有机质沉积过程中,土壤含水量通过作用于土壤分解过程在某种程度上控制SOC含量,同时间接作用于土壤同位素分馏过程而影响SOM的13C。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如今深埋于地球表面数千年前形成的土壤含有丰富的碳,这使我们对地球碳循环的认识增加了一个新的维度。而当人类通过各种活动越来越多地扰乱地貌,将其重新引入到环境中,它即会成为导致气候变化的潜在因素。该研究成果刊登在5月25日的《自然·地球科学》上。这一发现非常重要,因为它表明,深层土壤可以包含埋藏已久的有机碳,而它们通过侵蚀、农业、森林砍伐和采矿等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气候变化。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该大学助理教授埃里卡·马林说:"目前还没有人测量过深层土壤的碳,以前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浦东南路为例,采集30个土壤样品,进行土壤理化性质的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偏高;土壤EC值正常;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全氮含量偏低;土壤速效钾含量丰富;土壤综合质量适合植物生长的一类土壤和二类土壤占45.33。根据浦东南路的土壤质量分析和评价结果,进行质量控制,提出可行的施工措施,从而提高绿地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1.
总有机碳是用来表征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而在饮用水中由于总有机碳的含量一般较低,为真实反映出饮用水污染情况,就要求测定总有机碳的方法必须足够精确。本文首先介绍了测定饮用水中总有机碳的常用方法,并结合以上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准确度更高的测定饮用水总总有机碳的新方法,为饮用水源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日前,农业部在黑龙江召开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推进落实会,记者在会上获悉,中央财政在去年安排资金的基础上,今年又安排5亿元试点资金,目前已全部到位。会议要求各省各项目县切实抓好落实,贯彻201 6年中央1号文件"藏粮于地"的重大战略部署,力争将耕地地力提高0.5个等级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3%以上,  相似文献   

13.
红外碳硫仪测定土壤中碳含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漓文  董震堃 《价值工程》2015,(11):181-182
目前,传统土壤中碳的测定常采用重量法、容量法、气量法等手段,这些方法存在装置复杂、操作繁琐、效率低下、不易掌握等诸多问题,不能满足大批量地质土壤样品的分析。本文探讨通过采用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代替传统手段对土壤中碳、有机碳和无机碳进行测定的可行性及优越性,并分析测定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测定准确度、提升操作效率、提升实验室经济效益的方法手段。  相似文献   

14.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若相当多的有机污染物存在于水中,将直接影响水体的质量,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造成危害,因此水和废水的监测,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中水体中总有机碳(TOC)含量的检测,日益引起关注。水中的有机物质的含量,以有机物中的主要元素一碳的量来表示,称为总有机碳。TOC的测定类似于TOD的测定。在950℃的高温下,使水样中的有机物气化燃烧,生成CO2,通过红外线分析仪,测定其生成的CO2之量,即可知总有机碳量。它是以碳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质总量的综合指标。TOC的测定一般采用燃烧法,此法能将水样中有机物全部氧化,可以很直接地用来表示有机物的总量。因而它被作为评价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程度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价值工程》2019,(32):233-235
本文运用以面积为标准的碳排放/碳吸收量计算模型,研究陕西省西安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量,探索土地利用节能减排的途径。经研究发现,2008年至2017年西安市碳排放量增长近一倍,与碳吸收关联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最大的为建设用地。建议从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保护林地等方面入手,促进土地的低碳利用,控制碳排放总量。  相似文献   

16.
总氮含量是化肥检验中一项重要指标。如果检验中对某些反应条件掌握不当,就会造成检验结果的误判。下面就影响总氮含量检测的几个因素谈些看法。 1 前处理方法的选择 化肥中氮含量的测定采用蒸馏后滴定法。其原理在酸性介质中还原硝酸盐成铵盐,在触媒存在下,用浓硫酸消化,将有机态氮或尿素态氮和氰氨态氮转化为硫酸铵,从碱性溶液中蒸馏氨,并吸收在过量硫酸钠标准溶液中,在混合指示剂存在下,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返滴定。  相似文献   

17.
土地整理项目审计的内容和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整理专项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调整土地关系,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和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和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活动。土地整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整农地结构,归并零散地块;平整土地,改良土壤;道路、林网、沟渠等综合建设;  相似文献   

18.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收入会计核算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森林生态效益的内涵及补偿的实质森林生态效益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及其影响所及范围内所提供的各种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被人类社会实际利用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后果,它主要体现在涵养水源、防护土地和保育土壤、固碳制氧、净化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和住区防护、景观游憩等方面。森林生态效益具有典型的外在经济性和公共物品性。外在  相似文献   

19.
OAI的大小变化会对碳氧比值存在相应的影响,降低了含油饱和度的解释精度,为了消除这种影响,本文结合生产实践中遇到的测井资料,重点分析了碳氧比值随OAI曲线变化的趋势,并提出校正方法。  相似文献   

20.
烃源岩中的有机碳总量在地层剖面上呈现周期性的循环模式,这种周期性的变化与地层层序的充填演化密切相关。地层层序在垂向上周期性的充填演化决定了沉积地层剖面中有机碳的周期性循环模式:在层序边界处,水体较浅,甚至处于暴露状态,沉积物堆积速度快且氧化作用活跃,剖面上往往出现有机碳总量最小值;在最大湖泛面附近,沉积物供应速度慢,为欠补偿沉积段,有利于有机质的富集,常出现有机碳总量最大值。利用声波曲线与视电阻率曲线交会的方法,可以获得全剖面有机碳总量的演化模式,将其用于层序地层学研究,能够为层序地层单元的识别与划分提供有力的依据,同时也有助于恢复古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