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中小企的利润操纵的会计手段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利润操纵的现象治理提出了相关意见,指出在利润操纵的控制中必须借助准则、制度、处罚、责任明确等措施,这样才能从宏观上控制利润操纵。  相似文献   

2.
翟英敏  刘朝辉 《商业时代》2006,(20):66-66,68
本文论述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几种表现,分析了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原因,并提出针对利润操纵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去探讨企业的利润操纵行为。当前,企业出于某种原因而提供虚假信息的情形十分普遍,通过分析内部控制对利润操纵的影响、内部控制的缺陷,提出如何遏制利润操纵行为及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也随之而来。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都表明我们上市公司中存在严重的利润操纵现象。本文首先对利润操纵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动机趋向于利润操纵主体追求个体效用最大化;最后,针对利润操纵的行为和动机,主要从财务与会计方面的制度安排,就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提升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欲望、完善会计政策、完善注册会计师制度等几个方面提出对利润操纵应有的对策,以此对利润操纵现象的抑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现象不断发生,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防范和控制利润操纵行为已刻不容缓。本文以"绿大地"利润操纵事件为例,重点从手段和原因方面分析和揭示了利润操纵这一现象,希望能为有效遏制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6.
冯金 《商场现代化》2012,(7):122-124
上市公司利润操作行为广泛存在于社会之中,对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对利润操纵行为的防范和控制已刻不容缓。本文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手段和动机进行了剖析,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防范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万希宁  黄莉 《商业研究》2004,(10):161-163
近年来,上市公司日益严重的利润操纵现象影响了整个证券市场,寻找有效遏制利润操纵的手段已成当务之急。要以评估相关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来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不断完善,及时制止个别人员的不良动机。估计利润操纵行为可能产生的风险,监督CPA审计以便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对遏制利润操纵行为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进一步规范财务行为,与国际会计准则体系趋同,全面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将是一种趋势,这种趋势主要目的之一是规范和控制对利润的人为操纵,夯实经营业绩,提高盈利质量,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但新准则的出台,有些变化限定了操纵利润的渠道,而有些又为操纵利润提供了更大的舞台。本文通过实践性教学案例,针对存货核算对新旧会计准则进行比对,全面分析新准则下利用存货核算人为操纵会计利润的各种情况,以便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对可能引起企业操纵利润行为的各方面予以关注,努力使企业的账面业绩与实际相符,让其展示的财务信息更具有真实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会计利润操纵各主体的成本与收益构成,对各主体的成本和收益进行了量化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上市公司在目前状况下必然存在会计利润操纵的结论,以此为依据,提出如何进一步控制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防范上市公司利用权益结合法操纵利润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益结合法,又称联营法、股权合并法,是参与合并的企业股东为了继续对合并后的实体分享利益,而联合控制其全部净资产和经营活动的一种合并会计处理方法。权益结合法有利于促进企业合并的顺利进行和持续经营,并且方法简单、容易操作,但一些上市公司却利用权益结合法操纵利润,本文针对利润操纵的主要手段提出具体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1.
祖笠 《商场现代化》2012,(26):127-128
文章通过对于中国股市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相关分析,总结了利润操纵的主要目的以及主要方式,并针对其方式提出相关建议,意在规范上市公司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及时性,以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财政部2006年2月16日颁布,于2007年1月1日首先在上市公司执行的《企业会计准则》虽然对资产减值进行了多处改进,但仍然为企业进行利润操纵提供了缺口。本文主要从资产减值的发展阶段入手,分析了企业利用新准则进行的利润操纵,并提出了控制企业利润操纵的相应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中小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制度的逐步完善。企业利用利润操纵手段造假会计信息的现象,仍层出不穷,本文主要是针对中小企业利润操纵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利润操纵的原因、方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案例分析及其对比,解决利润操纵问题的措施等方面讨论。希望可以通过此问题的讨论提高投资者的安全意识,增加企业的自觉性,诚实性。  相似文献   

14.
李妍锦 《商》2012,(8):52-53
本文对我国新旧会计准则关于资产减值准备相关规定的变化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分析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动机和原因,介绍企业如何通过资产减值准备来操纵企业利润,进一步加强对资产减值准备对会计利润影响的了解。接下来着重对比新旧会计准则中关于资产减值准备内容的变化,介绍这些变化对企业利润操纵的影响,论证了新会计准则在控制企业操纵利润方面的进步。最后是对新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准备相关规定存在的问题探讨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使会计处理方法更加合理,但在某些方面也扩大了企业利润操纵的空间。本文主要针对具体准则的变化对新准则实施后可能带来的利润操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何春红 《市场周刊》2004,(12):64-66
利润操纵是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的重要现象,严重影响了投资的决策行为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本从完善会计准则、外部监督环境(法律、监管机构、外部审计)、公司内部治理和控制结构三个方面来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过程中的利润操纵行为。只有通过采取综合措施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保证我国证券市场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韩斯琦 《北方经贸》2015,(4):172-173
针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行为和动机,应主要从完善会计准则建设、加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和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等几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以期解决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问题.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部分上市公司在大环境等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滋生出利润操纵的问题。为切实研究出针对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的对策从而减少相应行为,文章立足于上市公司的角度,分析我国利润操纵现状和危害以给出相应建议与对策,旨在于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和经济市场更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荣山 《商场现代化》2007,(11Z):350-350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使会计处理方法更加合理,但在某些方面也扩大了企业利润操纵的空间。本文主要针对具体准则的变化对新准则实施后可能带来的利润操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新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将使一些传统的利润操纵手段失效,同时又为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提供了新的利润操纵空间.本文首先主要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引发上市公司新的利润操纵手段,在此基础上,提出遏制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空间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