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水质在养殖生产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到养殖对象的生长发育。本人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归纳几点技术措施。一、池塘底质改良技术要养好一池水,首先要从池底做起,池塘底部大量的残饵、粪便、死亡的藻类等有机物和有害细菌,在养殖过程中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高密度、集约化水产养殖生产的发展,养殖水体的水质变化频率加快,水产养殖对象的发病率提高,容易导致水产养殖过程中违背无公害生产的要求,因此,了解无公害水产养殖的水质要求,并能够按这一要求有针对性地调控养殖水体环境,使水质条件更好地满足水产养殖对象的需求。一、无公害水产养殖的水质要求“养好一池鱼,先要管好一池水”,养鱼水质总的要求是能够创造条件使养鱼用水始终保持“肥、活、嫩、爽”。肥:就是池水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各种营养盐,透明度25—30cm,繁殖的浮游生物多,特别是易消化的种类多。活:就是池塘中的一切物质,…  相似文献   

3.
南美白对虾是热带虾类,生长速度较快,养殖生产周期仅5个月左右,单纯养虾闲置时间较长.通过麦、虾双茬种、养,可显著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一茬虾养殖后其排泄物、剩渣残饵积累在土壤中,通过种植小麦,可将土壤中的氮带出,有利于营养元素的合理转化。据试验,本模式亩(1亩=667m^2,下同)产小麦350-400kg、商品虾400kg左右,亩产值8000元、纯收入4000元以上,比单纯养殖或种植收入高l倍以上,很有推广价值,现将其种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将农业部开展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活动向纵深推进,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促进农民增收,近期,烟台开发区农业与海洋渔业局联系实际工作,采取宣传与开展重点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从三个方面开展农产品安全生产工作。一是规范海水养殖生产。按照农业部《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要求,对辖区400余家海水养殖单位生产情况逐一进行了巡检,重点检查了各单位建立养殖生产记录制度和养殖产品标签制度的落实情况,建立养殖生产记录制度,即建立水产养殖日志制度,记录水产养殖生产全过程,包括养殖用水,养殖生产,苗种、饲料、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养殖特别是草鱼养殖在我区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市场低迷现象,加上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此,上犹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及时派专业技术人员下乡指导,帮助县内水产养殖户走出困境,主要有:一是提高养殖技术。该站结合工作实际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发放养鱼技术资料,每个季度都对养殖大户发放了技术资料,达300余份。二是改进养殖设施。技术是软件,设  相似文献   

6.
<正> 笔者结合生产实际,谈谈池塘养殖罗氏沼虾的生态环境:1.池塘的面积一般精养鱼塘面积0.53一0.67hm~2,水深2.5m以上,这与罗氏沼虾所需的生态环境有很大差异,因为罗氏沼虾喜欢底栖生活,喜欢栖息在池塘四周,尤其在晚上,都集中在沿岸摄食,并且喜欢打斗,霸占地盘。如果面积太大,池塘中间难以利用,但也不宜太小,太小,水环境不稳定,易缺氧,而罗氏沼虾的窒息点比家鱼要低,所以也不便养殖。罗氏沼虾养殖一般0.20—0.33hm~2,成东西走向,  相似文献   

7.
<正>在养鱼生产中,利用日常积累的一些养殖技巧,就能让你见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兔粪养鱼,水肥鱼儿壮兔粪养鱼是一项绿色开发利用目标,且已经为不少综合养殖场使用。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每年养鱼增  相似文献   

8.
农户奶牛生产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利用奶牛养殖农户的调查资料,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方法测定、分析了奶牛生产的技术效率以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农户奶牛生产过程中存在显著的效率损失,平均技术效率为70%。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养牛规模、专业化程度、参加培训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家庭决策者年龄对技术效率有负面影响。以此为基础,本文对一些相关政策做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正>春季,万物复苏,万事开头,是一年当中的重要时期,也是鱼类养殖的重要时期,做好春季鱼类的养殖管理,对全年养殖生产有重大影响,春季养殖管理做的好,可为全年生产的顺利进行、夺取全年生产高产打下良好基  相似文献   

10.
无公害水产品是指源于良好的养殖生态环境,按无公害水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生产,从苗种的生产放养,到饲料、肥料、药品等一切投入品的使用,再到产品的捕捞、包装、贮运、上市等各个环节,将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控制在质量安全允许范围内的水产品。无公害水产品必须是经过认证的无公害水产品基地所生产的产品,且产品必须经过认证。  相似文献   

11.
禽流感发生后家禽养殖农户的生产行为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中国散养及中小规模家禽养殖农户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实地调研数据分析禽流感爆发前后家禽养殖农户的生产行为变化,包括家禽生产和投入变化、养殖及疫病防疫技术行为的变化以及损失和政府补偿情况。通过比较农户生产及投入的变化发现,禽流感爆发确实对中国家禽养殖农户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是冲击影响的程度因农户的饲养规模而异。禽流感发生后农户的养殖技术尤其是动物疫病防疫技术行为明显改善。禽流感疫区内的家禽养殖农户会有较大的直接损失,与损失相比,政府的现金补偿略显不足。  相似文献   

12.
技术概述:对虾养殖业是我国水产养殖的支柱性产业,为沿海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其快速发展,由于盲目追求高产,养殖技术混乱,药物大量使用和滥用,养殖废水随意排放,导致对虾的可持续发展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本技术围绕对虾养殖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倡导健康养殖,生产无公害、安全、优质对虾产品,满足同内国际市场需求。增产增效情况:采用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整个养殖过程养殖环境稳定,换水少,溶解氧高,增氧机开启少,生长  相似文献   

13.
静水水体极易发生水体老化,底质盛行厌气过程,积累腐败毒物。如长期反复,会造成鱼塘的慢性中毒状态。活水养殖并不是指流水养殖,它是指一定范围内的养殖方式。譬如一口鱼塘在生产过程中,水质来源的多少,以及鱼类生长适应能力的活、肥、嫩、爽。鱼生活在水中,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正>冬、春季节,是河蟹养殖生产新旧交替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蟹池生产管理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新一轮河蟹养殖的成败。为了及时做好冬、春季的蟹池生产管理工作,为夺取新一轮河蟹养殖丰产丰收奠定良好的基础,笔者结合当地的养蟹实际,将相关管理措施介绍如下,供养蟹者参考。一、抓紧捕捞河蟹捕捞一般从10月份开始,一直持续到12月份结束。对于确定需要推迟销售的河蟹,可以规划小塘口进行集中  相似文献   

15.
<正>一、生态养殖1.生态养殖的概念生态养殖是近年来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大力提倡的一种生产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人为地将不同种的动物群体以饲料为纽带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循环链,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减少浪  相似文献   

16.
<正>笔者从多年养殖生产服务实际工作中总结得出池塘施肥需要把握以下关键技术:一、少量多次,少施勤施。这是水产养殖中施肥的原则。勤施、多次可以保证水体中有充足的肥料养分,满足饵料生物正常生长繁殖的需要。少量、少施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因大量  相似文献   

17.
<正>俗话说"蟹大小、看水草"。蟹池种植水草已经成为生态、高效养殖大规格河蟹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在实际生产操作中,尤其是夏季高温季节,经常会出现水草过稀或过多这两个问题,如不及时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8.
<正> 为推动南美白对虾淡水池塘养殖,根据有关资料、成果,结合我地养殖的一些实际经验,总结出以下技术要点,供生产中参考。 一、池塘条件 养殖池应选择在水源充足、无污染、进排水方便、交通较为便捷的地方。池塘面积以3—20亩为宜,池深1.5米以上,土堤岸要有一定坡度,池底平坦,底泥厚度保持在10—15厘  相似文献   

19.
<正> 为了搞好我县水产养殖品种结构的调整,增添水产族新成员,2002年我们承担了县科委下达的“池塘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试验”获得亩产商品虾216kg,亩效益2310元的好收成。为了大力推广南美白对虾的养殖,现根据我县及周边市县成功养殖的一些实际情况,结合有关资料将其主要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供养殖户在生产中参考运用。  相似文献   

20.
<正> 随着养殖生产的发展和产量提高,鱼病越来越成为制约生产进步的因素之一。为此,养鱼生产必须从养殖环境着手,提高健康养殖水平,从而提高生产效益。一、改善养殖环境1.彻底清塘:生产了一年或一个养殖周期的池塘,残渣杂质、鱼粪排汇物等大量沉积,若不清除,必然成为某些病原菌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