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制度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正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热点和前沿.目前,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聚焦于金融发展和合约实施这两个制度因素,对一国国际贸易比较优势来源、贸易结构和贸易利益分配所具有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文章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该领域已有文献进行详细梳理,初步解读了金融发展和合约实施这两种制度因素对一国国际贸易所具有的影响与作用效应.这对于重新理解与解读类似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扩张、优势来源以及国际贸易发展效应,应该能够提供一个独特的借鉴与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2.
大型自贸区各成员国贸易与旅游协调发展的演化是国际贸易与旅游竞合关系的直接反映。贸易与旅游耦合效应的产生,有利于推动后疫情时代贸易与旅游快速协同提升,对建立双循环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运用物理耦合、修正的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QAP等理论和方法,研究RCEP成员国贸易与旅游耦合效应的网络结构特征、驱动因素及“非典”、国际金融危机和新冠肺炎疫情3次突发事件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RCEP区域贸易与旅游耦合效应的网络结构呈现周期性波动的规律,“马太效应”显著,大型突发事件对网络结构具有一定的潜在影响,但不同事件影响不同。此外,制度距离、资源禀赋、经济水平、交通便利等因素对贸易与旅游耦合效应网络结构特征及其演化均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周园 《中国商论》2022,(15):58-60
已有文献大多关注标准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关于食品安全标准影响食品行业贸易理论机制研究新进展的文献梳理工作却鲜有人从事。本文通过对现有的食品安全标准影响食品行业贸易的理论机制的重要文献进行梳理和概述,总结出食品安全标准影响食品行业贸易的理论机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标准规制的加强可通过质量中介效应促进贸易。(2)标准规制的加强可通过成本效应阻碍贸易。(3)标准可通过种类效应影响贸易。(4)标准可通过影响食品的质量和声誉影响贸易。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称开放两国模型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采用中国贸易企业的微观数据,研究中国与贸易伙伴国双边事实汇率制度安排影响企业出口贸易的微观机制。研究表明:一方面,固定汇率制度通过降低风险提升了所有企业出口,即存在正向规模效应;另一方面,固定汇率制度阻碍了生产要素从低效率企业流向高效率企业,不利于高效率企业出口,即存在负向结构效应。一旦企业生产效率超过一定阈值,负向结构效应会超过正向规模效应,浮动汇率反而更有益于国际贸易增长。因此,从国际贸易平稳发展角度看,相对于汇率制度改革,企业生产率水平提升才是更根本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出口退税政策为例考察贸易政策的稳定性,发现贸易制度的稳定性与长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联系。构建包括政策稳定性在内的制度质量分析体系,对于研究我国贸易制度发展的路径依赖、质量提升和体系构建在内的一系列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流通经济》2015,(12):91-9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形式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内涵、效应、驱动因素、研究方法等方面对文化贸易进行了研究,但文化贸易学科理论体系尚未建立,对文化贸易的内涵理解和统计范畴也不尽相同;从单一学科出发研究较多,综合性研究不足;从文化贸易部门出发研究较多,对文化贸易空间研究较少。今后文化贸易研究需要加强基础理论、多学科综合研究及贸易空间研究,在研究方法上要定性定量相结合,建立更完善的文化贸易理论体系。从地理学视角研究文化贸易的地理格局、形成机制、影响因素等,对于深入研究文化贸易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互动视角研究了广义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理论关系,认为贸易结构通过示范效应、联动效应、要素累积效应、技术进步效应、体制效应和稳定效应来影响产业结构,而产业结构除对贸易结构带来要素密集型转换影响外,同样也会诱致贸易主体结构和贸易区域结构实现优化。  相似文献   

8.
平远 《商》2013,(19):291-29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否能够实现共赢是由双方贸易效应决定的。影响贸易效应的因素有很多,不同的因素对贸易效应产生的影响也不一样。本文以水果贸易为例,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影响因素的理论基础上,采用2006~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2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探讨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服务贸易格局。借助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经济发展水平、服务业发展水平、服务贸易开放度、地理距离、城市化水平和制度环境等因素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的影响。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关于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发展、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和推动中国服务出口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0.
贸易引力模型作为研究对外贸易影响因素的一个理论方法,近年来相应的理论模型随着贸易的实践演变有了相应的扩展.我国目前贸易自由化进程取得非常大的成果,而且未来还有更加积极的开放措施.到2005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对于影响贸易流量的因素的探讨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借助近年来在贸易流量分析方面运用十分广泛的引力模型的基本分析框架,对中国与15个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的贸易结构已经从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指导的产业间贸易转化为产品差异化为动因的产业内贸易,而且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制度安排(FTA)对贸易增长有显著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Antras、Levchenko和Acemoglu有关贸易比较优势的制度来源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制度比较优势的贸易来源,研究发现国际贸易对制度质量的影响存在"力争上游"、"甘居下游"和"左右逢源"三种效应:若贸易双方在依赖制度质量的商品技术差异极小,贸易会促使双方均改善其制度质量而"力争上游"(动态比较优势);若有一方有足够强的技术优势(斯密优势),其对方的国内制度质量很难改善甚至会恶化而"甘居下游"(比较优势陷阱);若一方没有足够强的技术优势(李嘉图优势),其对方的国内制度质量无需改善而"左右逢源"。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中国进口关税数据、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出口数据,就贸易自由化对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效应展开微观层面的探讨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对靠近世界质量前沿的企业产品质量升级具有积极效应,即"规避竞争效应",而对远离世界质量前沿的企业产品质量升级具有消极影响,即"气馁效应";从不同企业类型来看,关税减让对国有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不明显,贸易自由化带来的关税减让无法促使技术和质量水平落后的产品退出市场,资本密集型企业比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到"规避竞争效应"的影响更明显,加工贸易企业产品质量受到关税减让的影响相对较小;其他企业层面的异质性因素中,企业研发投入是最为重要的正向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探讨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相关性的影响因素,分析了2000年以来服务贸易加速发展的原因。研究发现:科技创新、FDI和制度变革是造成服务贸易快于服务产业增长的主要原因,三者之间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共同对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产生影响,并使服务贸易快于服务产业的发展。文章进一步采用跨国产业数据,证明上述因素对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影响。本研究对于揭示服务业增长与服务贸易发展的关系具有探索性意义。最后,在结论部分提出加快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分工视角,提出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制度质量及其二者交互作用对一国(地区)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三个理论假说。借鉴Yeats(2001)的方法,根据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BEC分类法下的中间产品贸易数据,计算得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38个国家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从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两个层面实证研究了全球价值链分工下制度质量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度质量和嵌入全球价值链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及其与制度质量的交互作用,也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经济增长具有正的显著影响。据此,"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应在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同时,着力完善制度质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分工视角,提出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制度质量及其二者交互作用对一国(地区)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三个理论假说。借鉴Yeats(2001)的方法,根据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BEC分类法下的中间产品贸易数据,计算得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38个国家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从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两个层面实证研究了全球价值链分工下制度质量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度质量和嵌入全球价值链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及其与制度质量的交互作用,也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经济增长具有正的显著影响。据此,"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应在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同时,着力完善制度质量。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区域主义"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研究试图超越基于比较优势、资源重新配置和效率的传统分析框架,探讨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以外的因素,如贸易与生产率的关系、动态比较优势和贸易需求增加带来的效率增加等。对传统一体化理论研究框架和"新区域主义"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了梳理,特别是从贸易生产率关系、不完全竞争、投资效应、利益集团与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趋势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文章首先从理论上论述了自由贸易试验区促进数字贸易发展的内在机制,其次采用2007—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和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数字贸易发展的促进效应及其机制。结果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促进了我国数字贸易发展;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相对于西部地区而言,处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的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数字贸易发展的促进效应更显著,且中部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数字贸易发展促进效应最强烈;通过作用机制与渠道分析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存在一个初始制度环境门槛,当初始制度环境太差,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并不能有效促进数字贸易发展,而技术创新在自由贸易试验区促进数字贸易发展中发挥着显著的中介作用。最后,提出应将制度质量作为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与发展的关键评价指标,积极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制度创新与政策红利优势,着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技术创新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国际贸易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主流经济学对国际贸易的理论研究一直是沿着“比较优势”这一主线进行的,目前还没有一个理论能很好地解释全部的贸易现象,与当代贸易现实更存在较大差异,因为严格的理论假设简化掉了很多重要因素,而这正是新制度经济学所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交易成本理论引进到贸易理论研究中来。并在生产成本和贸易成本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度成本和制度收益的概念,力图使贸易研究更接近现实。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计算机与信息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钻石模型为理论依托,选择16个影响计算机与信息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利用SPSS软件构建了我国计算机与信息服务贸易竞争力的计量经济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影响我国计算机与信息服务贸易竞争力快速提升的因素主要是人才素质结构的优化以及制造业的拉动效应。  相似文献   

20.
当今越来越多的贸易发展于规模经济和技术创新,为出口国带来优势。小企业之间微观的竞争已难以看到,而少数大型企业间的不完全竞争越发频繁,这种现象可以用产业内贸易理论解释。产业内贸易理论引入了规模经济等因素,解释了现实的贸易状况,产生了新的产业分工模式与贸易结构,对指导我国医药贸易策略具有现实意义。探讨了医药产业内贸易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包括实证分析与以影响因素为对象的经济学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