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构建TVP-VAR-SV模型,分析即期脉冲响应、不同期限脉冲响应以及QE政策宣布启动时点上的脉冲响应可以发现:美国QE政策对中国经济增长造成的总溢出在即期并不显著,在短期为正向溢出,在中期为负向溢出,在长期溢出方向呈现波动;在前三轮QE计划启动时点上的总溢出效应同样随着冲击期限的延长由正变为负,这均反映出美国QE政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存在滞后性。对比来看,美国QE政策通过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渠道的溢出效应最为显著,但溢出的持续时间不长,这与短期国际资本的投机性有关。2020年3月美国重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我国央行可通过稳定我国的价格水平,稳步推进我国汇率市场化改革,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等措施应对美国QE政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2.
以探究美国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特征为出发点,选取资源进出口国家、持有大量美国外债国家以及与美国合作紧密的发达经济体这三类样本,运用TVP-VAR模型研究美国量化宽松与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对不同经济类型国家的溢出效应特征。研究发现:经济结构单一、边际进口倾向与出口乘数偏大的国家在面临货币政策外溢冲击时表现得最为脆弱;外汇储备结构缺乏灵活性、美元资产占比过高的国家也会面临严重的资本缩水风险,而资本管制一定程度上能规避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冲击。因此,在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稳步启动的同时也要谨慎防控美国货币政策的输入性风险,更加重视科研创新,努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减少对于进口的依赖;完善货币篮子结构,避免以巨额外债和国际热钱作为核心外汇储备,分散外汇储备风险;继续加强资本管制,努力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提高汇率双向波动弹性。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背景下,美国货币政策对他国的溢出效应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2008年美国的四轮QE,我国和全球其他国家一样被动应对.但面对2019年新一轮QE我国因为自身的政策连续性、社会生产与经济发展在全球率先复苏,采取了与美国"背离"的货币政策,充分显示出我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本文采用贝叶斯V... 相似文献
4.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一种非传统货币政策。在次贷危机后,美国选择了这种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控。本文对该政策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运用计量模型对该政策的效果进行分析。经过分析发现,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对于增加流动性、防止通货紧缩有一定作用,但长期效果不明显。而在刺激经济复苏方面,效果微弱。因此,本文认为,美联储应谨慎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才能提高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6,(35)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名义利率降到百年来最低水平,面临着"流动性陷阱",多国央行在通过实施传统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的过程中发现传统货币政策的失调,因而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实施了一轮又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在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摆脱金融危机阴影的同时,给全球经济和各国货币政策带来了较大影响。这是因为美国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输出者,货币政策的实施有明显的溢出效应。本文通过回顾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进程,探讨了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效果以及对全球经济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近期美国经济产生的复苏迹象,美联储官员对是否应继续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产生意见分歧。回顾和总结分析美国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来的情况及影响,并就美国可能采取继续推行量化宽松政策或选择退出政策两种手段分别提出我国应对策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时期,鉴于传统货币政策面临"流动性陷阱"的无效性,美联储实施了非常时期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本文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出发,结合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系统分析了其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8.
9.
从2008年11月到2014年10月,美联储连续实施了三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应对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本文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该政策的效果。一是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开始实施之后美国经济衰退所持续的时间来看,在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8个月之后衰退就结束了;二是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目标上来看,美国的失业率、通胀率、金融市场的稳定都达到了目标范围;三是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方面上来看,金融市场稳定,市场总需求受到了激励,劳动市场逐渐恢复。最后,本文总结了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货币政策制定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0.
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联储货币政策经历了从量化宽松至正常化的完整过程,这为分析未来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之路提供了经验支持。2008年和2020年两次危机性质的不同,加之宏观政策支持力度与方式的差异,决定了经济受冲击的程度有所不同且存在结构性差异,这进一步导致了经济复苏的斜率和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节奏有所区别。本轮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更加注重经济和劳动力市场的复苏,对短期通胀上行的容忍度上升。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的同时,会对中国的国际资本流动、汇率、贸易、外债、金融市场以及利率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产生不同程度的溢出影响,但影响程度整体可控。中国应保持大国货币政策定力,货币政策以服务国内经济为主,同时密切关注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化,合理采取措施对其溢出影响进行缓释。 相似文献
11.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经济学评价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11月3日,美联储宣布了第二轮量化宽松方案以刺激萎靡不振的美国经济,即通过购进6000亿美元国债等方式向经济注入流动性,并宣布继续维持0%~0.25%历史最低利率至更长时间,这对世界经济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对我国外汇储、金融市场监管有颇多启示. 相似文献
12.
13.
文章借鉴Hamada (1976)模型的思想,建立了中国、美国、欧元区货币政策博弈模型。结论表明:(1)当前三方货币政策不存在纳什均衡解;(2)美国量化宽松对中国福利具有负外部性;(3)中国盲目跟进量化宽松会对福利造成损失。文章认为中国参与货币政策协调要重点调整流动性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加强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共同防范国际流动性泛滥,投机高涨的风险,促进有益于各方福利的新国际货币制度安排形成。 相似文献
14.
美国为了刺激经济使国内经济迅速复苏,实施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一非常之举。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这种措施对各个国家经济产生了连带的影响,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相当的大。它不仅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丧失货币政策独立性,刺激资产泡沫形成;而且也会引发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输入性通胀的出现。本文通过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货币政策效应是非对称的,经济过热时的紧缩作用大于经济萧条阶段的刺激作用,因此货币政策的操作也是非对称的.本文认为在世界经济还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基于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效应,我国当前在退出宽松货币政策时应保持谨慎. 相似文献
16.
17.
美联储宣布从2014年1月开始削减资产购买规模,意味着美国长达五年之久的量化宽松政策正式进入退出阶段,美国开始逐渐收紧流动性,大量资本开始回流,美元也步入上升通道。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给我国带来了明显的负溢出效应,影响到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对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加强货币政策的微观定向调控、审慎对待短期资本的开放、保持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影响的逐渐深化,美国在采取了第一轮,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失效后,于2012年9月采取了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本文结合中国目前面临的国际现状,探讨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货币需求的影响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推出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一非常规的货币工具。我们可以从之前的很多经济理论中找到量化宽松的理论基础。本文试图对其理论基础的脉络进行全面的梳理,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