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8 毫秒
1.
随着近年来金融市场化路径逐渐清晰,金融改革如何影响地区发展不平衡成为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将金融市场化改革对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分解为“规模”效应和“效率”效应之后,发现“规模”效应主导还是“效率”效应主导是决定金融市场化与地区发展不平衡之间关系的关键.借鉴中心—外围模型思想,本文从金融市场化角度对Kuznets曲线假说进行重新解释,提出了理论假设,最后基于新的地区发展不平衡测算及空间分解方法,使用1997—2009年省级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因为地区发展不平衡程度取决于外围地区内部的发展不平衡,而“规模”效应在其中发挥了主导作用,所以金融市场化加剧了总的地区发展不平衡;虽然金融市场化对东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加剧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2.
利用1991-2010年大长三角地区25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Durbin模型和极大似然估计方法,检验了FDI溢出与城市生产率间的基本关系,文章发现:首先,FDI对本地城市增长的正效应显著存在并随时间而增强,但其空间溢出显著为负;其次,空间作用在城市增长中扮演不可忽略的重要角色,而且长期而言空间依赖有增强趋势;第三,FDI的进入提高了地区城市间增长的条件收敛速度;第四,正的空间溢出效应在核心和外围区城市间都存在并随时间提高,但前者更为显著.上述结论对于该地区引进FDI和促进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3.
从地区专业化和制造业中心值等两个维度,对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2000—2013年制造业空间专业化水平进行了测度。结果发现:整体上各城市间的专业化程度在提高,城市间的专业化程度差异在加强,9个城市制造业出现了相互分化的两个集团,形成了典型的制造业空间"中心—外围"模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空间滞后模型,对全国29个省级政府间以招标、拍卖和挂牌三种方式出让的土地收入进行了竞争效应验证.结果表明就土地出让收入竞争策略来看,全国范围和东部地区都存在显著的竞争效应,而就土地出让平均价格竞争策略而言,只有东部地区表现出显著竞争效应.而无论是在哪种竞争策略中,中西部地区的观测样本都没有体现出显著的竞争效应.  相似文献   

5.
杨继东  杨其静  刘凯 《财贸经济》2018,(2):52-68,117
本文以城投债增长为例,考察了土地融资功能及其对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影响.城投债发行通常以土地出让收入作为担保,土地出让能够影响债券投资者对城投债务偿还能力的预期,进而通过抵押品机制影响债务发行,这种抵押品效应也会随城市特征的变化而不同.通过匹配2004-2013年地级市土地出让与城投债发行数据,我们发现:(1)土地出让对城投债增长具有显著影响.给定其他条件不变,上一年城市土地出让价格或者土地出让收入越高,本年度越有可能发行城投债,且发行规模越大.(2)土地出让对城投债发行的影响具有明显异质性,当地方政府官员未发生变更时,土地出让对城投债发行的影响更加显著.(3)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快速增长与土地抵押价值变化有关,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应该关注土地出让波动对地方政府债务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国际社会上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本文阐述了国际上若干国家在发展欠发达区域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并分析了关于人力资源开发在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中重要性的理论认识及演进,梳理了国外通过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促进欠发达区域发展的较好实践与成功经验,最后立足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社会国情,提出了通过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来发展我国欠发达地区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7.
城市空间格局研究对城市建设的有益之处在于它可以很好地了解各城市间的发展情况,有利于促进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和城市与城市间城市群的形成。通过以万有引力定律为基础,构建和引入引力模型公式及断裂点公式,再通过ArcGIS对吉林省城市结构的分析,从而得到以下结论:吉林省城市间的发展不平衡,长春市中心城市的地位基本确定,刚具备发展省内城市群阶段,还有些边缘城市的发展缓慢。研究结论对吉林省城市的发展有着积极地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利用克鲁格曼的中心-外围区域模型,分析我国产业集聚中心位于东部的现状,以及从该模型中得到的对我国西部地区发展产业集聚经济的一些思考。应通过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增长、改善西部交通运输条件,实现产业集聚的转移,加快实现西部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格局。  相似文献   

9.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段北线城市为研究区域,选取2007、2009、2012年三个时间截面数据,采用城市流强度模型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段北线10个中心城市的城市流强度进行测度分析,重点分析了北线城市空间联系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研究区城市空间联系较弱,城市间的绝对差异在逐渐的扩大,相对差异出现减小的趋势,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和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匹配;(2)乌鲁木齐处于北线城市流强度的高值中心区,与外围相邻城市的梯度差异在减小,辐射效应显现,而与相距较远城市间的梯度差异增大;(3)城市流强度空间格局变化较大,基本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0.
黄媛媛 《现代商业》2023,(3):133-136
本文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国家战略定位出发,探究川渝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借助修正后的引力模型,选取川渝两地共计15个城市的户籍人口总数、城市距离和城市生产总值计算城市间经济联系度。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借助已计算出的城市间经济联系度,分析川渝两地城市的点度中心性、网络密度以及接近性,最后使用NetDraw使其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可视化。结果表明,川渝两地经济一体化程度虽然不高,但已具备经济一体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县域经济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秋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6):78-79
针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全省40个县市的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进行了分析,按照得分将其分为发达、中等发达、欠发达三种类型,发现吉林省的县域综合经济实力呈现出以东部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外围扩散,逐渐减弱,呈现地域间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并提出了相应加速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政策建议,以期促进吉林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中心—外围”经济空间结构框架,在理论层面演绎了城市间环境规制强度级差对污染企业区位选择策略的影响,并基于2005—2012年京津冀地区微观企业具体的选址设厂地理信息,以北京市行政区划边界为断点对污染企业二氧化硫排放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理论演绎表明,在环境规制离心力和成本节约、市场需求潜力向心力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污染企业最终将聚集在环境规制强度级差边界选址设厂,从而形成环中心城市的污染“灰边”。通过对6000余家污染企业共计18000余个有效观测值的回归研究发现,环北京市行政区划边界50公里范围内为污染物高排放带,改变估计参数、更换代理变量、删除特殊样本等一系列检验均证明了“灰边”效应稳健存在。北京市东部地区“灰边”效应的表现最为明显,非国有性质污染企业的高度聚集是形成环北京市污染物高排放带的主要原因。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之后的一段时间,“灰边”效应曾随着外围城市污染企业关停力度的加大暂时消失,但2010年之后环北京市的污染“灰边”再度出现。本文将环境规制因素纳入区位选择理论分析框架,为“中心—外围”城市间联防联控进行污染治理的必要性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和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3.
欠发达地区发展物流业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新世纪以后,物流业作为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发达国家的物流业已经进入了高度发展时期,我国的物流业也有快速发展,但这种发展是不平衡的,欠发达地区的物流业还相对滞后。本文从欠发达地区发展物流业的困难分析着手,提出了快速发展欠发达地区物流业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现代经济发展与物流行业密不可分。本文基于空间视角,旨在探讨城市群之间的区域物流网络与经济发展的联系。首先,基于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多项指标数据,构建了城市物流综合质量评价指标。其次,采用熵权TOPSIS法对京津冀地区各城市的综合物流质量进行测度和排名。最后,运用引力模型,探讨京津冀地区各城市的物流联动和物流网络特征,并从空间视角分析了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集聚能力对其他城市的影响。发现经济发展与物流水平密不可分,中心城市集聚效应强。因此,政府应重点加强城市之间发展的平衡性,提升城市间的物流可达性,突破区域协同发展的壁垒。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使用克鲁格曼的核心-外围区域模型,来分析我国在东部中心产业集群的现状。从模型中可以得到一些促进我国西部地区产业集聚的经济发展方式和方法。本文通过分析东部江苏省工业集中的数据,研究我国产业集群的现状,提出了如何加快促进产业集中度的政策。我国应该通过城市人口增长的快速发展、改善交通条件、产业集聚的转变、加速西部经济的发展,缩小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不平衡,并促进均衡发展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李静 《品牌》2011,(2):64-65
改革开放后30多年经济快速发展,同时经济发展不平衡日益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主要问题。“欠发达地区问题”已经成为解决我国“发展问题”的关键性环节和要素。本文详细分析民营资本的属性和旅游开发的特质,试图找到可实现欠发达地区发展和民营资本增值的契合点,为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目前,香港离岸贸易额已超过转口贸易,成为其第一大贸易方式。作为离岸贸易的主体,香港贸易中间商通过离岸贸易的方式对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发展产生信息网络效应、市场创造效应和经济催化剂效应。将离岸贸易因素纳入传统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对珠三角地区48个区县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香港离岸贸易对珠三角地区产业的总体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香港离岸贸易对珠三角地区中心城市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要明显大于制造业,与之相反的是,香港离岸贸易对珠三角地区非中心城市制造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要显著大于服务业。  相似文献   

18.
杜石 《经贸导刊》2000,(6):16-17
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而对欠发达地区实施发展援助也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尤其是欧美等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在这方面起步较早,积累了许多成熟的经验。这些成功经验可以为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提供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谢漾  洪正 《财贸经济》2023,(4):106-122
城市群发展背景下金融资源向中心城市集聚,但中小企业大量向外围城市迁移,中小企业融资面临“地理困境”。本文通过构建新经济地理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并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运用空间计量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城市群金融集聚整体上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2)城市群内部的中心城市金融集聚对外围企业融资影响呈“正U形”,即欠发达城市群的中心城市金融集聚会虹吸外围企业金融资源从而抑制外围企业融资,发达城市群会向外围企业辐射金融资源从而促进融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已跨过U形的拐点,长江中游、成渝等6个城市群正在经历拐点;(3)外围低技术中小企业较易遭受中心城市的金融虹吸作用,高技术企业则受到金融辐射作用;(4)大型银行对企业融资的辐射半径(300公里)大于小型银行(100公里),该距离随着企业技术提升而增加。因此,应加快城市群发展,发挥城市群中心城市金融辐射作用,积极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并支持发达城市群大型银行跨区域经营,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土地出让制度是在历史探索中建立起来的土地有偿使用的重要形式,其最初动因是为城市基础设施和住宅建设筹措资金。近年来,为了适应经济形势变化以及社会发展要求,中央政府颁布了一系列规范土地出让制度的规定。但在地方政府运行土地出让制度过程中,存在很多与相关政策追求发生偏离的现象,如支出比例不合理,缺乏稳定可持续发展机制以及规范度、透明度低等。其原因主要是土地出让收入管理缺乏制度规范以及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不匹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