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是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的长期、动态的过程.通过充分发挥财政支农政策的调节和引导作用,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水平的提高.基于此,本研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1997~2015年全国30个省市财政支农政策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财政支农政策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效率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平均值只有0.67,并且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其中,就2015年的实际情况来看,西部地区有9个省市效率值未达标,这既有投入冗余、结构不合理的原因,又有城乡收入和消费方面的产出不足,需要从提升财政资金配置水平、完善体制机制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2.
3.
以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支撑具有产业、区域特征的市场一体化为视角,对财政政策不同的支农方式和支农工具所产生的不同的农业市场一体化效应进行了分析,认为直接收入补贴明显好于价格支持;间接支农优于直接支农;而且不同的支农项目对市场一体化的促进作用差异显著。为此,提出了逐步减少价格支持,增加直接收入补贴,增加财政间接支农力度,引导农业生产要素多渠道利用,促进农业系统内外部合作,重视三农无形资产,建立适当监督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及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扩大的必然要求,要实现这一目标,则要求财政对“三农”给予大力支持。针对我国目前财政支农支出存在的财政支农绝数值上升而相对比重略降,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支出规模较小等问题,应完善财政支农政策结构,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合作化的道路,不断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苏春江 《技术经济》2009,28(5):76-80,91
本文在测评城乡一体化程度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财政支农投入和人均财政支出及其比值、农村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比值对城乡一体化程度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财政支农投入和人均财政支出及其比值等因素对城乡一体化程度的影响很大,现存问题是财政支农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低且呈下降趋势,总量水平也较低。最后,本文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阶段财政支农的政策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政支农在我国现阶段的农业保护体系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根据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及加入WTO后的新形势,财政支农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主要目标,同时要按照公共财政和WTO的原则将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科技教育及农业结构调整作为支持的重点,并采取绿箱政策为主的间接支农方式。  相似文献   

7.
耿灵雄 《经济视角》2009,(12):60-63
随着中央对“三农”投入力度的不断增强,粮食补贴政策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但是,现代农业不仅要求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更要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这对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较高要求。农业发展方式面临的关键问题需要依靠财政支农专项政策予以有效解决,然而,通过系统分类整理发现:当前的财政专项政策同样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以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央对"三农"投入力度的不断增强,粮食补贴政策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但是,现代农业不仅要求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更要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这对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较高要求.农业发展方式面临的关键问题需要依靠财政支农专项政策予以有效解决,然而,通过系统分类整理发现:当前的财政专项政策同样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以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  相似文献   

9.
福建财政支农绩效评价及政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文棋  林少伟 《技术经济》2006,25(5):99-103115
本文简要阐明了财政支农资金对福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并对福建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绩效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影响福建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绩效的因素,构建了有效发挥福建财政支农资金效用的新机制,提出了保持福建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并充分挖掘其使用效益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支农政策创新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新武  雷霆 《经济问题》2006,(12):49-50,5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这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视角,分析了我国目前财政支农政策所面临的问题及缺陷,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创新财政支农政策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赵平 《经济师》2003,(3):71-72
入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 ,也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从整体长远看 ,符合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利益。但从“十五”中后期看 ,农业发展将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新形势。为此 ,我国必须按照世贸组织有关协议和我国入世在农业方面的承诺来支持农业发展。首先要对财政支农的目标进行认真的选择 ;然后对财政支农政策进行调整 ;同时要借鉴国外的经验 ,改变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方式和重点 ,并调整支农结构 ,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12.
我国财政支农资金运行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卞弘 《经济师》2008,(9):210-212
文章对我国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的历史作了简要回顾。介绍了我国财政支农的现状,并分析了支农资金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及其结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公共财政理论、资源配置、国家分配论理论角度出发,论述政府干预、支持"三农"的必然性,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农村公共产品理论,探讨财政支农投入结构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整合财政支农资金的模式构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由于历史和体制原因,我国财政支持"三农"投入存在高运行成本、多重代理、信息不对称及效率低下等问题,严重影响支农资金的使用效应和政策效应。本文在分析我国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整合财政支农资金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财政支农资金科学管理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海娟  元玉明 《经济师》2007,(3):249-250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和建设的步伐的加快,国家和各级财政用于“三农”方面的资金规模越来越大,项目越来越多,如何对各项支农资金实施科学管理,确保项目资金的高效安全运行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逐步凸显出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加大,中国三农问题已日趋严重。长期以来,中国的财政支农政策投入一步一步加大,也起到了明显的效果,但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仍任重而道远。首先对中国财政支农现状从规模和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描述和分析,然后对财政支农的总体效益进行了评价。接着着重分析了影响中国财政支农政策效益的成因,最后提出了提高中国财政支农效益的对策措施以优化财政性支农支出。  相似文献   

17.
蒲泽秀 《新经济》2015,(11):65-66
在社会快速向前发展的背景下,农民经济增收缓慢不仅影响农民的生产的积极性,而且制约国民经济增长。因此,县级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农政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目前县级农民增收面临的问题,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促进县级农民增收的财政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安徽省1995—2004年的财政支农数据,从财政支农支出规模上对安徽省财政支农的总体规模和结构规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找出了自身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安徽省财政支农效益进行分析,在充分认识到财政支农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安徽省1995-2004年的财政支农数据,从财政支农支出规模上对安徽省财政支农的总体规模和结构规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找出了自身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安徽省财政支农效益进行分析,在充分认识到财政支农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民增收与财政支农政策的现实优化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农民增收事关全局、意义重大,既是我国当前的紧迫任务,又是今后的长远目标。本文深入分析公共财政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及财政支农政策的问题,并寸步探讨增加农民收入财政支农政策现实的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