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前,我国的村镇银行存在覆盖面较小、金融资金供给不够、金融服务不到位和民间投资的发展方向不够明确等问题.基于村镇银行这种实际情况的存在,本篇文章将以金融排斥作为出发点,深入探讨影响村镇银行发展的重要因素,总结出经济、人口、基础设施、政策这四种因素对村镇银行发展的重要作用,为村镇银行的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实行商业化改革、城乡经济结构二元化显著、三农被边缘化等对农村金融发展造成的严重影响,导致农村金融排斥现象严重。本文从青海农牧区角度出发,通过对农牧区基本情况的简单介绍以及对造成农牧区金融排斥现象的成因进行研究,对如何有效缓解农牧区金融排斥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一些农村地区,农民在金融机构贷不到款,也不愿意到金融机构贷款,即农户贷款难、贷款主动性差等问题使得政府的金融扶贫工作面临着重重的障碍。这也突显出金融排斥这一现象的存在。通过对近年来安徽农村相关金融数据的研究与解读,以及与其他省份进行对比,并通过皖北地区SWOT分析,由此发现安徽农村地区产生金融排斥的原因,并且对于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呈现爆发性的发展势头,并对我国金融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阐述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并对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做出预测。本文认为,金融业发展进入政策机遇期,互联网金融地位合法化,传统金融加速与互联网融合,移动互联网金融将成为未来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5.
刘晓丰 《商业会计》2021,(5):106-109
文章以互联网理财、互联网支付和互联网借贷的使用来综合衡量农村互联网金融的使用情况,并依据四川省乐山市589个村镇的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分析了乐山市农村互联网金融使用对农户线上消费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使用互联网理财、互联网支付和互联网借贷均显著正向影响其线上消费决策,并且,互联网支付对于农户线上消费决策的影响要依次大于互联网借贷和互联网理财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还发现,这种影响效应在受教育程度更高、手机支持上网、网络使用便捷的农户群体中更为显著。根据实证分析结论,文章提出优化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引导农村消费政策设计、普及互联网金融知识等促进农村消费转型升级的改革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金融作为时代的新宠儿,集高效化,低成本化,技术化和大众化的特点于一身,为金融业发展带来了新突破口;但作为新兴行业依然存在法律体系不完善、信息不对称、易引发系统性风险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国民收入不断提高,使得大学生的可支配资金逐渐增加;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互联网金融这一行业逐渐兴起,随之而来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也成为人们逐渐接受的理财途径之一。大学生作为对互联网具有高度黏性的群体,未来也将会成为互联网金融理财的主要群体。在对其他文献进行研读和总结的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大学生互联网金融理财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互联网金融理财的理财收益、大学生个人的主观规范、对互联网金融理财的主观评价等因素与大学生使用互联网金融理财的意愿具有正向相关关系;但学生对互联网金融理财平台安全性的担心与使用该理财方式进行理财的意愿具有负相关关系。基于研究结果,为互联网金融理财平台的发展及大学生理性投资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互联网金融也开始对传统金融进行不断的渗透。2013年,互联网基金余额宝的突然出现,将低门檻理财业务推到大众面前,拓宽了大众理财的渠道。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商业银行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应利用互联网技术,完善银行的信息数据库;满足客户需求,提升服务的真实价值;努力培养互联网金融人才,重视信息科技;加强对金融风险的管理控制。  相似文献   

9.
由于我国现在的经济水平不段发展,因此社会也在不断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现在都处于互联网的时代,本篇稳重通过行为主体的角度来区分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的区别,对其比较了金融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在的特点、内容上的创新等但是各方面的差异;分析了两者各自的优势,并且能够相互合作、共赢的创举。  相似文献   

10.
《商》2015,(11)
中国在进行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间,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大批量的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吸金总额正不断倍增,以第三方支付、网络信贷机构、人人贷平台为基本形式的互联网金融充分显示出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和价值创造方式,基于这一背景下的国民经济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也有新的挑战。本文从传统金融模式发展进程中的常态问题入手,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国民经济的主要影响,并藉此提出了国民经济在此背景下的前景构想。  相似文献   

11.
12.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势如破竹,各种互联网金融产品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出。作为网民主体的消费主力,高校大学生成为互联网金融平台进军信贷消费市场的主要群体,这使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大学生信贷及消费观念的影响及意义,旨在督促大学生形成合理的消费行为,并提出了发展互联网金融信贷市场的几点建议,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大学生的信贷风险。  相似文献   

13.
杨雪  王瑶 《现代商业》2013,(34):68-71
金融排斥理论是一门新兴理论。文章介绍了国内外金融排斥的研究现状,基于我国省际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定量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形成我国农村金融排斥区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收入因素、金融效率因素、就业因素和农村文化水平;缓释我国农村金融排斥及其区域差异应从成因及影响因素切入,因地制宜采取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4.
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呈现爆发性的发展势头,并对我国金融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阐述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并对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做出预测。本文认为,金融业发展进入政策机遇期,互联网金融地位合法化,传统金融加速与互联网融合,移动互联网金融将成为未来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15.
传统消费信贷供给不足为互联网消费信贷的发展留存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来,各大网购平台相继推出了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使消费金融得以惠及更广泛的群体。文章将关注公众选择这类产品的影响因素,分析其破土和存续的必然性,从消费者反馈的角度审视其优劣,探索其未来的发展路径。文章选定南京市这一电子商务发展较成熟、经济活动网络化程度较高的城市进行问卷调查,运用主成分回归得出产品设计与质量、感知风险和社会传统观念是影响公众选择的三个关键因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金融积累了大量的用户数据,掌握了用户金融服务的需求和偏好,提供的金融服务。而传统的银行业务流程缺乏互联网金融灵活性、缺乏互联网金融快速支付、缺乏资金利用方便、缺乏交易成本低等优势,这对当下银行业盈利方式,支付中介、融资格局产生巨大冲击影响。如果能够把握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机遇,银行来完全可以在发挥自身优势,避免自身劣势基础上,通过战略转型实现持续发展。银行依然具有制度优势、运营优势、技术优势、业务优势的发展机遇。本文在剖析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带来的冲击与机遇。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技术有了显著提升,移动支付、云计算、搜索引擎和社交网络等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给传统金融行业带来很大充分。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有所不同,和资本市场中的直接融资也有显著不同,所以,互联网金融模式也被成为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在本文中,笔者从支付方式、信息处理与资源配置三方面来深入探讨互联网金融模式。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小额信贷业发展迅速。金融和小额信贷的交叉融合逐渐密切,成为传统金融业发展的重要补充,为广大的中国金融消费者带来便捷。目前我国小额信贷业仍存在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不正当竞争现象频发,区域发展不均衡,资金来源渠道狭窄等问题。政府应该完善相关法律和监管体系,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加强风险管控机制建设,从而促进不同区域小额信贷业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电商金融以P2P网络为基础、电商平台为载体提供金融服务。电商金融提供的服务主要有:互联网支付货币、互联网信贷、供应链金融、预售订单融资、跨界合作金融、账户预存款、支付工具、移动支付等。电商金融主要提以自己的网络平台为依托,改变传统金融的运作方式,使得传统金融业务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中间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从而提高金融业的服务质量。同时,电商金融拓展了小微企业融资渠道,解决社会闲散资金的有效利用,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促进小微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投资者选择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影响因素,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以青岛市部分已工作人群为例进行了问卷调查,并结合技术接受模型(TAM模型)分析问卷调研数据得出,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风险性、理财起点、流动性是影响投资者行为意向从而决定系统使用(即:投资者选择金融理财产品)的关键性因素。其中,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流动性于投资者的系统使用呈正相关;风险性、理财起点与投资者的系统使用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