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文化旅游是利用茶叶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保健实用价值等吸引旅游者进行休闲体验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普洱市自古就是普洱茶的主要生产、加工、集散地.在长期的种茶、制茶、饮茶和贩茶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茶文化,发展茶文化旅游具有明星优势。本文主要阐述了普洱市茶文化旅游的内涵与特征,对发展普洱茶文化旅游的优势进行了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普洱茶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同云南省其他旅游区相比,普洱市旅游业发展具有明显的相对优势,但经过多年开发以后依然处于“冷点”状态。普洱市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将对其旅游业加快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包括普洱旅游核心吸引力的培育,旅游主题形象的形成,以茶为对象的旅游消费群体的扩大和以茶为对象的旅游产品的开发。依托茶产业发展打造普洱旅游核心产品的举措。  相似文献   

3.
王蕾  叶林 《大陆桥视野》2016,(24):249-250
茶文化旅游是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而开展的系列旅游活动,它注重文化层面的提升.本文首先通过分析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价值及必要性因素进行深度研究,希望能够对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普洱市,地处我国西南边陲,这个拥有261.7万人口的城市有14个世居民族,具有丰富且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森林覆盖率达68.7%,是镶嵌在祖国西南边陲的一颗"绿海明珠";中心城区空气中负氧离子最高浓度达每立方厘米12500多个,被誉为"天然氧吧";普洱还是全云南省茶叶种植面积、产量、产值最大的州市及茶文化的发源地,被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世界茶源"称号;在这样独特的历史人文氛围的熏陶下,逐渐积淀出了"包容开放,团结拼搏"的普洱精神.  相似文献   

5.
普洱市普洱茶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普洱市普洱茶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普洱市普洱茶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普洱市普洱茶产业持续发展问题的系列建议,以期提高普洱市普洱茶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福鼎白茶产业发展过程中,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旅游优化升级较为缓慢。通过对福鼎白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系统的构建分析,丰富和完善福鼎白茶文化体系,有利于挖掘地理标志产品的深度,拓展福鼎白茶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同时通过对现有福鼎白茶旅游产业的分析,结合非遗文化、产业要素、结构形态等方面,优化升级福鼎白茶文化旅游产业结构和产品,形成良好的白茶旅游产业效应。  相似文献   

7.
何庭发 《新经济》2014,(11):18-19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现代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茶文化,对茶文化的认识越来越高。茶业之间的竞争中荼产品的文化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品牌经济在某种程度上与茶文化息息相关。茶文化不仅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构成部分,同时也是世界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茶文化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功能,这主要体现在文化、消费与市场、社会功能、旅游心理等诸多方面。本文作者通过文献法,对茶文化在茶叶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旨在加强茶文化的弘扬,为我国茶叶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活力,争取更多的经济效益,提升茶业在国际社会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普洱茶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产业,它独特的加工方法和品质,以及特殊的保健功能和收藏价值,使得普洱茶成为云南特有的一个茶叶品种,在上个世纪80年代重新兴起后,它带动和促进了云南省经济文化的建设和勤劳民风民俗的确立。但是,普洱茶市场的发展也呈现出了一些新问题,提出以保证质量、正确市场定位、行业规模控制和边缘产业发展等为主要内容的保持普洱茶健康发展和持续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茶文化可以称得上是我国几千年来的民族文化,以荼为因,形成了许多与茶相关的论题,而茶具作为饮茶必不可少的用具,几千年来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本文就以辽宋金时期为时间段。浅析这一时期的茶具文化。  相似文献   

10.
关于促进普洱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洱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较高的经济价值、营养价值,已经成为地方支柱产业,具有了较好的品牌效应,但当前普洱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虚假宣传、分散经营、品牌混乱、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疲软、金融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文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提高规范广告业、加强市场监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振兴普洱茶市场、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等相关建议,旨在推动普洱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整个世界的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普洱茶是中国的重要出口农产品组成部份之一,为了增强普洱茶的国际竞争力,继续扩大国际市场,提高出口效益,有必要在分析和把握绿茶的国际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研究制约普洱茶出口的因素,提出针对提高普洱茶出口效益的政策建议。本文先分析金融危机背景下普洱茶生产与出口现状,提出扩大我国普洱茶出口的策略,以期为普洱茶扩大出口策略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农村茶乡茶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从茶叶角度对农村经济进行特色研究具有穿透性的类型学意义,开发农村茶乡茶叶文化生态旅游有利于实现农村发展和茶业、茶文化的双赢,并以信阳农村毛尖茶为例,论证了开展农村茶乡茶叶文化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同时提出农村茶乡茶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中既要重视茶业和茶文化开发,又要特别注意茶乡茶叶的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3.
基于矿产业的普洱市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不同产业的经济合作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热点。不同产业之间进行旅游开发合作也已成为旅游经济增长的新趋势。普洱市地处三江成矿带的南端,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加之基础设施和区位条件较好,矿业经济发展较快,目前矿业已发展成为全普洱市工业的骨干行业。与此同时,普洱市独特的地理环境、优越的气候条件、多彩的民族风情形成了丰富多样而又独特的旅游资源。普洱市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研究将区域内矿产资源开发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充分发挥区域地质旅游的功能特色,实现各产业的互补互撑,从而促进普洱市整体经济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4.
要促进湖南省茶文化的发展,就要借助旅游产业的优势加强对当地茶叶的推广,而旅游产业的发展,又要发挥茶产业的推动力,实现两者的有效融合,是湖南省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从完善湖南茶文化与旅游业融合的发展机制出发,进一步分析与探讨了茶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模式,并提出两者的融合发展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发展,冰雪旅游成为旅游的热点,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正确认识冰雪旅游资源价值是科学开发冰雪旅游资源、促进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前提。本文针对冰雪旅游资源价值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冰雪旅游资源的价值来源,认为冰雪旅游资源价值来源于冰雪旅游资源本身、旅游资源开发者和冰雪旅游者;然后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应用因子分析研究了冰雪旅游资源价值的构成要素,认为冰雪旅游资源价值主要包括经济要素、文化要素和生态要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冰雪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指出冰雪旅游资源价值包括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其中现实价值主要是经济价值,潜在价值包括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最后据此构建了冰雪旅游资源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6.
韩国是一个旅游资源受限的国家,但其文化旅游的发展却十分成功.文章探讨了韩国发展文化旅游的成功经验,简析中国发展文化旅游的三大比较优势:文化资源优势是基底、经济实力优势是后盾,而市场优势是保证.在此基础上借鉴韩国经验提出我国发展文化旅游必须政府引擎,采取精品开发的思路,同时指出发展文化旅游贵在坚持民族文化自觉,培养国人尤其是年青一代的文化自信心.  相似文献   

17.
<正>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澜沧县)惠民镇的景迈山,是祖国西南边陲一座神奇壮丽的古朴茶山。当地布朗族和傣族人民世世代代精心守护原始森林生态系统,探索出“林下茶”种植技术,繁育了2.8万亩古茶林,经过千年传承,形成了“村寨住在茶林中、茶林隐在森林中”“人、茶、林共生”的山地人居环境典范。如今,景迈山拥有全世界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远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林,被称为“世界茶文化历史自然博物馆”。  相似文献   

18.
郭峦 《经济论坛》2011,(2):102-104
旅游文化创意是旅游与文化相结合的产物,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桂林市文化底蕴深厚,旅游产业兴盛,发展旅游文化创意成为桂林市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桂林市发展旅游文化创意的优势、主要形式、发展旅游文化创意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发展旅游文化创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茶的故乡,伴随茶的出现,茶文化应运而生。本文概述了茶文化的定义、形式多样的内涵。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功能与审美的结合,高雅与通俗的和谐及实用与娱乐的一体四个特点。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通过树立企业品牌,提高茶产品附加值,扩大茶产品销售渠道、促进休闲茶业发展对茶业经济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茶”一直以来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社会上、文化上、艺术上与经济上……等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尤其在中国文化中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本文试着以“中华茶文化的历史与重要性”“闽台的功夫茶文化”“台湾地区茶历史与茶文化的演变”与“台闽茶文化的展望”的几个不同概念却互为主体且不可分割的层面进行基本的爬梳与普遍概念的探讨,试图在闽台双方之文化互动与交流上建构一个基本的论述基础,以供未来之互动方向、蓝图的思维模式规划与启发新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