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向景  苏月中 《财经研究》2004,30(8):57-70
文章运用垄断理论构建了一个政府向不同身份的投资者实行垄断定价出售投资环境质量的投资者甄别机制模型,认为这种机制会对被歧视的投资者造成负面影响.接着在税收视野下审视了投资者甄别机制对外资和国内私人资本所产生的不同作用,论证了投资者甄别机制下的税收立法模式不利于启动国内私人投资.为促进私人投资的增长,文章建议扬弃投资者甄别机制的税收立法,代之以投资甄别机制的税收立法,即从税收的身份立法转向税收的行为立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借助资本边际收益线的变化说明在不同条件下外国直接投资挤出(挤入)国内投资的作用机制,指出国外资本技术含量增加(使资本边际收益线变得更平缓)和东道国政策优惠等因素(使资本边际收益线向上平移)使FDI对国内投资产生挤出效应;FDI通过对产业链中上下游产品生产的带动或替代对国内投资产生部分挤入或部分挤出效应.总之,产品市场、金融和要素市场是FDI挤出(挤入)国内投资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外国直接投资政策的理论中关于激励政策的问题越来越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连国际机构也纷纷对此展开研究。这是因为,虽然限制性外资政策的效果具有多重性,但结果比较明确(可以有效阻止外资的流入),其内容也早为大家熟悉,而激励性外资政策的效应比较复杂。在未来WTO关于贸易与投资问题的谈判中不仅会涉及而且很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相似文献   

4.
5.
本地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的产业链联系是国际间技术扩散的主要通道。总结了影响产业链联系的各种因素,并指出目前我国发达地区的一些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已经形成了“拓展的飞地”型的产业链联系;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产业链联系、促进技术扩散效应最大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7.
外国直接投资、技术许可与技术创新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本文以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以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努力向发达国家通过FDI(国外直接投资 )和LICENSING(技术许可 )的渠道进行技术引进以达到自主技术创新从而推动本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目标为背景 ,建立了一个技术引进与经济增长的扩展模型。本文的主要结论是 :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 (LDC)而言 ,技术许可比FDI所带来的技术外溢更有效 ,LDC或者依赖FDI,或者依靠技术许可作为其技术引进的主要来源。没有相应管制时倾向于依赖FDI。考虑制定何种政策以达到社会福利的最优化时 ,人力资本的水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本与外国直接投资的逻辑与互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人力资本、外国直接投资(FDI)与经济增长纳入统一的框架内进行探讨,从理论上论述了人力资本与外国直接投资的互动关系和作用的传导机制、人力资本与外国直接投资的互补性在溢出效应产生、吸收中的重要作用,厘清人力资本-外国直接投资-经济增长的循环机制.  相似文献   

9.
利用我国1985~2005年的经济数据,以各个省市为观测对象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并采用广义矩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在此基础上检验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国内投资的动态影响及区域差异。研究表明,对全国整体而言,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国内投资的影响表现为挤入效应,但在局部地区如东部地区,已经出现了较明显的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10.
麦肯锡公司顾问贝尔实在想不通,他持有的一家中国农业公司的股票去年老是涨个不停。仅仅8个月,他持有的超大现代农业(控股)有限公司的股票价格就翻了一番,然后不久又涨了一倍,达到了每股40美分。  相似文献   

11.
FDI、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代谦  别朝霞 《经济研究》2006,41(4):15-27
本文在一个两国内生增长模型中研究了发达国家FDI产业选择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问题。本文分析表明,发达国家FDI产业的选择依赖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能力和竞争能力,发展中国家技术能力和竞争能力越强,发达国家则倾向于将更多更先进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FDI能否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依赖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积累,只有辅之以较快速度的人力资本积累,FDI才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因此,普及和改善教育、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本水平应该成为发展中国家提高自身技术能力、吸引FDI、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核心政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测算我国1983—2007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情况的基础上,使用基于VAR的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研究外商直接投资(FDI)、人力资本存量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FDI与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显著提升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水平;FDI与人力资本存量之间存在互为因果关系,且人力资本对FDI的促进作用更强。基于此,本文认为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提升技术吸收消化能力,对于引进外资和推动技术进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1999~2008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在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运用广义矩估计方法对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对人力资本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流入东部和中部地区的FDI有利于人力资本结构提升;二是东部和中部地区人力资本结构之所以提升,主要是由于FDI增加使高等教育程度的人力资本部分增长,同时抑制了只受过基础教育的人力资本部分;三是流入西部地区的FDI对人力资本结构提升的正相关关系不显著,主要是由于流入西部地区的FDI量小,对各层次人力资本部分的影响均不显著的缘故.  相似文献   

14.
FDI流入对中国内资企业就业和工资水平影响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中国2001~2003年经济普查数据,从企业层面就FDI流入对内资企业的就业和工资水平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表明:FDI流入对内资企业工资水平的正面效应是非常明显的,但有别于以前结论的是,企业层面FDI流入对就业水平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原因在于外资的进入可能会对内资企业产生挤出效应,从而抵消通过关联效应带来的就业增加。所有制、创新能力和出口倾向也是影响FDI流入对内资企业就业和工资水平产生效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对FDI的环境效应进行了整体分析,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对FDI、人均收入和环境污染进行了区域分析。结果表明:FDI对环境产生了负的规模效应、负的结构效应和正的技术效应,但FDI对区域间的环境污染程度则有不同表现——东部地区污染程度加重,中部和西部则相反。而且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我国整体上环境污染程度趋于好转。对此本文提出了要提高引资质量和引资标准,调整FDI投向,加强环境管制,转变政府引资思路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借鉴球员转会费模型和信息经济学的信号发送原理,本文探讨流动过程中的人力资本直接定价理论,认为员工人力资本可以通过综合个体特征、前雇主特征和未来雇主特征等三类变量来直接定价。尝试构建直接定价模型,并提出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企业应重视人力资本基础数据系统的建设、推广职业人才注册制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刘玉斌 《现代财经》2008,28(5):41-46
相对于企业家人力资本和管理人力资本,专业技术型人力资本的研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研究。高技能人才作为技能人才的佼佼者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出现了短缺现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人力资本的角度对高技能人才进行分析,首先在人力资本文献回顾基础上分析了高技能人才人力资本研究的重要意义,提出高技能人才隐性人力资本的概念和特征,分析了高技能人才隐性人力资本的类型,梳理了高技能人才隐性人力资本的形成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技能人才隐性人力资本形成过程模型。  相似文献   

18.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及其在国内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齐晓华 《经济经纬》2004,(1):126-128
对外直接投资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而以此形成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作一回顾,然后综述中国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简述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中国"走出去"战略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金融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与资本配置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察了金融深化程度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等制度因素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并利用1997-2006年省级面板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在经济转轨的条件下,金融发展水平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呈倒U形变化.目前我国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尚处于转折点的左侧,故而提高金融发展水平可以对资本配置效率产生积极影响;(2)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有利于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除了直接作用外,外资还会和金融发展交互作用对资本配置效率产生影响.经验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彼此加强,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外资对资本配置效率的促进作用就越明显,而随着外资规模的增加,金融发展水平对资本配置效率的积极作用也得以强化.  相似文献   

20.
创业型企业与风险投资合作机制是围绕资本供求关系进行的,体现为双方在不同的阶段如何选择策略的博弈。基于博弈论的分析方法,构建不同阶段的博弈模型,并求解博弈双方不同策略下的纳什均衡。博弈分析的结果表明:无论创业型企业或风险投资的任何一个阶段,合作是双方最好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