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根据形势要求,人民银行决定建设移动金融安全可信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公共服务平台),逐步构建一个国家级移动金融基础设施,形成"联网通用,安全可信"的移动金融生态环境。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作为承担人民银行信息化建设的直属职能单位,遵循"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的指导思想,承担了公共服务平台的开发建设,于2013年交付运行。2014年,金电公司围绕移动金融综合应用创新试点工作,着力开展移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移动支付市场日益繁荣,基于可信服务管理(TSM)的新一代移动支付技术逐渐成为主流。为了在新一轮竞争中赢得先机,部分商业银行、银行卡组织和移动通信运营商等匆忙启动了各自企业级TSM的建设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移动支付业务发展。但是,各个TSM缺乏安全互信、无法联网互通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移动支付产业整体健康、有序地发展,因此,建设安全可信公共服务平台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3.
构建移动支付安全可信服务(TSM)公共平台是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描。今年,国务院在[2013]32号文件中重点部署了关于“建设移动金融安全可信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为履行好国家的使命。更好地促进移动支付向服务更加丰富、应用更加广泛、功能更加强大的移动金融普惠方向发展,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组织实施了移动支付安全可信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平台已开发完成,  相似文献   

4.
2014年,金融IC卡试点范围扩大到110个城市,移动金融也在合肥、成都、贵阳、宁波、深圳等5地启动试点工作,贵阳市政府与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大力开展移动金融应用,建立移动金融安全可信服务管理平台(TSM),并在此基础上推广具有安全单元、支持硬件数字证书的移动智能终端应用。本文以贵州通TSM平台为背景,初步探讨移动安全支付过程中使用动态口令来解决用户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10月,国家级金融基础设施——中国人民银行移动金融安全可信公共服务平台上线并投入试运行。自此,困扰移动金融领域的跨机构应用共享、实体互信、互联互通问题将得到根本性解决,依托此平台,商业银行、通信运营商、银行卡组织将在"联网通用、安全可信"的移动金融生态环境中健康生存、规范成长。本期"对话"栏目邀请到移动金融产业链的多方参与者,分析当前移动支付TSM平台构建情况,探讨移动金融市场和谐发展所需的基础环境,倡导共同营造良性、共赢的移动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10月,人民银行公共服务平台通过验收评审并投入试运行。作为国家级的移动金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TSM提供应用共享、实体互信、互联互通等基础服务,搭建安全可信的空中传输通道,为产业各方提供涵盖数据交换、安全认证、密钥管理、行业应用管理等的一体化服务,构建线上、线下业务融合的移动金融公共服务体系。目前已有建设银行、中国银联、中国移动等7家机构的企业TSM系统与公共服务平台对接。  相似文献   

7.
正TSM(Trusted Service Manager,可信服务管理)平台是基于一卡多应用技术,实现对集成了安全芯片SE的SIM卡进行空间管理、应用接入和空中发卡的体系,并最终在线下通过NFC与传统受理设备交互实现的移动支付闭环过程。TSM平台开放性和安全性的特点,对传统金融行业、智能卡行业与移动终端的融合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技术保障。一方面,任何有智能卡发卡需求的行业和地区,比如银行、  相似文献   

8.
正合作共赢是移动金融发展的主旋律,也是构建良性移动金融生态圈的关键。人民银行总行从顶层设计出发,建设了国家移动金融安全可信公共服务平台(简称国家公共服务平台),统一技术标准、加强产业协调、促进共同发展。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切实贯彻总行工作思路,立足实际,建设地方移动金融基础服务平台,对接国家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统一的规范体系,沟通协调地方政府,发挥金融IC卡行业应用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万敏 《金卡工程》2014,(11):27-28
正11月26日,移动金融创新与安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与会各方就移动金融发展现状以及移动金融应用的工作方向和思路进行了深入交流。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李东荣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指出移动金融将迎来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已经15家平台接入了央行今年6月,央行与发改委联合发文,决定开展移动电子商务金融科技服务创新试点工作,并提出组织建设符合相关法律和标准的城市移动金融安全可信服务管理系统(TSM),实现与  相似文献   

10.
《金卡工程》2013,(6):8-10
为营造我国移动支付安全可信的产业生态环境,促进移动互联网时代金融服务创新发展,人民银行坚持"安全、规范、合作、创新"的原则,推动我国移动支付标准化建设。自2008年以来,人民银行全面跟踪国际上移动支付新技术的创新发展,多次组织商业银行、中国银联、电信运营商、支付机构等深入分析我国移动支付标准的业务与技术需求,全面梳理国内外移动  相似文献   

11.
TSM是开展移动支付业务的重要支撑系统。随着移动支付的兴起,TSM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为了快速占领移动支付市场,获得行业发展的主导权,运营商、银行、银联和终端厂商等移动支付参与方纷纷规划建设TSM平台。不同参与方的TSM建设方式有所不同。本文从银行角度探讨TSM建设的相关问题和策略。  相似文献   

12.
《金卡工程》2014,(10):15-15
近日,深圳移动金融安全可信服务管理系统(以下简称“TSM”)正式上线,深圳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全市首家接入银行,通过TSM系统发行了符合人民银行总行移动金融标准的手机银行卡,并成功进行了电子现金空中圈存、手机“闪付”等业务验证,这标志着深圳市移动电子商务金融服务试点取得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3.
《云南金融》2013,(7):65-65
6月9日,中国银联与中国移动宣布,双方共同打造的移动支付产业重要基础设施——技术领先、安全可信、开放式的移动支付平台上线。移动支付平台是中国银联与中国移动以TSM(可信服务管理)系统为核心,通过合作共赢,实现资源最大化共享,为各方提供基于安全支付载体的智能卡应用发行和管理服务平台,是联接移动支付产业各方的“桥梁”。目前,中行、中信、光大、民生、广发、浦发、上海银行、北京银行等商业银行都完成了与该系统的对接,其他商业银行也正陆续接入。这为移动支付加快推广应用创造了更大空间和更有利条件,实现了金融行业、通信行业,乃至将来更多行业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博览》2013,(13):51-51
6月9日,中国银联与中国移动共同打造的移动支付平台上线。平台以TSM(可信服务管理)系统为核心,为各方提供基于安全支付载体的智能卡应用发行和管理服务平台。目前,中行,中信,光大、民生、广发、浦发,上海银行、北京银行等商业银行都完成了与该系统的对接,其他商业银行也正陆续接入。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11月20日,由人民银行贵阳市中心支行举办的"贵阳市移动金融试点工作调研座谈会"在贵阳召开,会议围绕贵阳市移动电子商务金融科技服务创新试点情况进行座谈。自2014年5月移动金融综合应用创新试点工作正式落户贵阳,半年来贵阳移动金融试点工作在空中开卡、贵州通TSM建设、线上线下应用、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打造了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的移动金融"贵阳模式"。  相似文献   

16.
2月初,据央行知情人士透露,移动金融安全可信公共服务平台(英文简称“MTPS”)已于2013年底建成并通过了验收评审,建设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中国银联、中国移动等7家机构的企业TSM系统已接入试运行。  相似文献   

17.
正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积极落实中国人民银行李东荣副行长关于"依靠移动互联网发展普惠金融"的讲话精神,人民银行扬州市中心支行大力推进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的一卡多应用,积极探索移动金融安全可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有效途径,把握扬州市作为"全国中小城市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城市"和"国家首批智慧旅游试点城市"的区域优势,全面启动了"金融IC卡信息惠民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8.
2月10日,据央行知情人士透露,移动金融安全可信公共服务平台(英文简称“MTPS”)已于2013年底建成并通过了验收评审,建设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中国银联、中国移动等7家机构的企业TSM系统已接人试运行。  相似文献   

19.
正当下移动金融已成为最热的网络词汇之一进入公众视野,各种移动支付应用层出不穷。一方面,银行业各类移动金融产品创新不断,并积极与银联、电信运营商等合作。多数银行已在移动金融领域形成了手机银行、手机支付及微信银行三大业务体系。银联在全国范围内对其POS机进行非接支付改造。另一方面,作为开展移动支付业务的重要支撑体系,人民银行主导的移动金融安全可信公共服务平台(MTPS)已于2013年底建成并通过了验收评审,多家机构的企业级移动支付可信服务平台已系统级接入并试运行。  相似文献   

20.
公共服务平台是移动支付参与各方认可的第三方实体,在跨机构的交互中,为TSM (Trusted Service Management,由可信第三方提供的载体生命周期管理、应用周期管理和应用管理等服务)平台提供跨机构路由、应用共享、SE (Security Element,在移动支付中负责交易关键数据的安全存储和运算功能的部件,通常放置在SIM卡、SD卡或手机主板上)可信、SE开放共享等服务.其互联网结构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