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蕴涵着丰富的生态学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把人与自然界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主张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人类通过自身的劳动实践活动强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按照人类的需要改造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然而,资本的扩张本性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只有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视阈下的生态和谐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康 《经济与管理》2009,23(1):27-30
从马克思恩格斯视角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思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原理、"劳动异化"理论、人与自然之问物质变换思想四个方面论证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和谐观.在目前中国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还存在某种不和谐的背景下,解读马克思、恩格斯视闻下的生态和谐思想可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崔木花 《经济论坛》2014,(2):155-161
生态城镇化是融进了生态文明理念的城镇化,生态城镇化更关注城镇化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其最终目标是通过更少地消耗资源、更低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可持续发展城镇。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思想,对我国生态城镇化建设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用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考量我国当前的生态城镇化建设发现: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大多没能实现生态化、人本化、个性化和循环利用目标。基于此,本文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做指导,构建了政府、企业和公众三位一体的生态城镇化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是一个动态形成的过程,他在《资本论》创作以前的五部经典著作中分别确立了自我意识本体论、感性存在本体论、社会实践本体论、社会生产本体论、社会存在本体论.通过文本考察、形成依据、本质特征可以确证《资本论》的劳动本体论思想.一是《资本论》第一卷的"劳动价值论""货币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生产过程""资本主义工资""资本的积累"五个部分展现了马克思的劳动本体论思想;二是"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是其'唯物史观'内在逻辑的必然""马克思'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的方法论原则""恩格斯关于人类社会起源史的发现所给予的支持"与客观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具体—抽象性,共同构成其劳动本体论思想的三个形成依据、四个本质特征.对文本研究的结论证明:一方面马克思本体论思想发展轨迹、《资本论》创作的一系列严密论证以及劳动本体论思想的时代内涵足以证明《资本论》劳动本体论的科学性与真理性;另一方面,资本的本质与来源、《资本论》创作的方法论足以证明《资本论》资本本体论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经济学人     
<正>拉法格(1842~1911),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和国际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和宣传家,法国工人党和第二国际的主要创建人之一,被恩格斯誉为"巴黎这个光明之城的一盏明灯"。主要著作有《马克思的经济唯物主义》《宗教和资本》《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财产及其起源》《思想起源论》《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和康德的唯心主义》等。拉法格在从事广泛的政治活动和组织工作的同时,还进行了重要的理论研究工作。他曾对恩格斯表示:"您和马克思已  相似文献   

6.
正马克思和恩格斯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考察了整个人类社会城乡关系的发展脉络,形成了系统的城乡关系思想。随着我国城乡差距的日益扩大,学术界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思想给予了关注,进行了不少的梳理和研读,并从中获取了颇多有益的启示。但目前学术界在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进行解读时,往往强  相似文献   

7.
资本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占据支配地位.资本追逐利润最大化的本性是资本逻辑的深刻体现.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发展、演化的分析,深刻揭示了按照资本逻辑运行的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会出现人与自然之间的自然生态危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态危机以及人自身的人类生态危机.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三重维度的全面审视,对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和理解生态危机,从而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1、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的背景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来说,离开了在自然界中的进化和借助于工真改造自然的共同劳动,人就是不可思议的。人和自然是辩证的关系,人们改造了自然,因而也改造了自己,这正是人自身的自然本质。对于人,自然可以被定义为环境的物质和力,环境创造人、随之也为人所改造;同时,人也可以被定义为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改造者。这样,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在德国动物学家厄恩斯特·海克尔1869年杜撰术语“生态学”(Oekologie)以前,更远在流行的“生态危机”和“能源危机”之前,对生态学有了一个接近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作为资本逻辑的揭露者和批判者,马克思不仅深入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内在矛盾,也揭露了人的异化,并提了出人性复归的积极路径。资本逻辑批判思想既是深入理解马克思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点,也是深入理解当代社会内在矛盾的一个关键视角,同时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逻辑所产生的负面效应的解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白晓梅 《经济师》2009,(12):29-31
马克思、恩格斯围绕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形成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内在的蕴涵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文章从我国西部地区的环境资源状况出发,论证了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并提出了我国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1.
建立在人与自然抽象对立前提下的绿色理论或生态政治具有非历史的马尔萨斯主义倾向,往往陷入人类中心主义或者生态中心主义的困境.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批判了马尔萨斯将人类与其自身再生产条件相对立的非人道主义本质,“过剩”、“稀缺”等经济范畴遮蔽了资本与劳动二元主体的对抗性社会关系.马克思通过对“资本-利润、劳动-工资、土地-地租三位一体”的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物质生产过程的内生性矛盾,在劳动与资本的对立中,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或新陈代谢的断裂达到了历史的顶点,并且构成了资本生态系统(资本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统一)的危机根源.“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哲学方法论及其具体化贯彻,成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生态理论联盟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2.
需要这个范畴是考察分析人类历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逻辑起点。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需要的探讨不是停留在具体的需要中,而是上升到人性的高度,指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的需要有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三个高低不同的层次,这三种基本需要都自始至终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了解西方经济思想史著作对于恩格斯及其经济思想的评价,有利于我们完整地把握恩格斯经济思想及其在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认识到恩格斯在经济思想发展史中的地位。本文依次从现代西方经济思想史著作中的恩格斯其人、恩格斯的思想来源、恩格斯在经济学领域对于马克思及其思想的影响和恩格斯在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地位和贡献等几个方面介绍西方经济学者对于恩格斯及其经济思想在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进而窥视恩格斯在整个经济思想史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我们对于恩格斯及其经济思想在马克思经济学乃至整个经济思想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的一系列著作中,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环境思想。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环境理论指导下,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山西,不仅凸显马克思生态环境思想在当代的理论价值,而且显示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代人类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有效的阐释力和解决力,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发展性。  相似文献   

15.
论资本的二维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资本的二维属性并对资本的第一维属性"财货"和资本的第二维属性"增值索取权"进行了分析。运用资本的二维属性统一了马克思的资本和西方经济学的资本,消除了西方经济学资本理论体系的逻辑悖论,消除了对马克思资本理论体系的一些疑问。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不可能有“人力资本”理论,用“西方人力资本”的逻辑来解读马克思关于“人”的经济论述是不适当的。与西方经济学把“人力”依附于资本逻辑上不同,马克思是把“人力”作为批判“资拳”(物质资拳)的对立物而高举人权大旗的。“以人为本”而不是“以资(物)为本”是马克思人力思想的核心;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及主体地位的论述是马克思人力思想最为重要的哲学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人力理论的目的论;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设想是马克思人力产权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7.
梳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分工理论,可以发现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早已阐述分工发展与市场扩展之间循环累积的相互促进关系,而这被理论界称之为"斯密-杨格定理".从思想史贡献和理论体系来看,这一命名完全忽视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贡献.本文忠实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论著,开展了以下工作:(1)追溯思想渊源,梳理发展脉络,从思想史上阐明是马克思恩格斯最早最完整地论述分工发展与市场扩展之间循环累积的相互促进关系思想;(2)阐明"两类分工"在分工发展与市场扩展中的地位,并对"分工是政治经济学的一切范畴的范畴"提出新解释;(3)基于分工是"社会劳动的总体形态",解析分工的内在结构,提出以分工发展与市场扩展之间循环累积的相互促进关系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机制,以此为基础解释现实经济问题,说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分工与市场思想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8.
建设"两型社会"的理论根基是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思想。"物质变换"既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代谢,也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交换,还是社会经济系统中的物质交换;正是由于资本的逻辑导致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物质变换断裂,从而造成资源环境问题;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不仅要从制度上进行变迁,还要在观念上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19.
资本逻辑以"增殖"为唯一目的,强制推动社会物质生产和生活,不断地解构与其密切相关的生态逻辑。在物质生产过程中,资本逻辑从时间和空间上造成生态逻辑的断裂,决定了恶劣的生产环境。在社会生活过程中,资本增殖逻辑对市场空间的构建导致了异化的消费生活方式和贫乏的生活环境。此外,经济危机和军事生活造成生态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只有正确理解资本逻辑与生态逻辑之间的辩证关系,以社会主义的力量掌控资本,才能跳出"资本增殖"的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共同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追逐利润最大化的资本逻辑是生态危机的本质肇因,进而资本逻辑与生态危机具有因果关联,与生态文明相对立.然而,无论是以马克思资本逻辑二重性的生态文明蕴含来省察,还是拿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境遇来检视,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完备性并非完全自洽,其既有进步意义也具有值得警惕的理论缺憾,尤其是驾驭资本逻辑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对其存在着丰富和超越.对资本逻辑的“道德批判”决不能代替“科学批判”:生态危机的肇因不只资本逻辑“一面”,而且包含非自觉创造人类文明的“另一面”,这即是“资本文明”与“生态文明”之间深刻的历史辩证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