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柔弱胜刚强"是老子哲学的重要命题,是老子关于"道"的弱用原则的理论依据。由于老子思维方式的特殊性,又造成了人们对该命题的误解。文章从老子的思想体系本身出发,提出正确理解这个命题的四个维度:道的维度、象思维的维度、社会治理的维度和价值的维度,并由此推出该命题成立的约束条件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小国寡民"并非像人们以往所理解的那样,是反社会发展、消极落后的表现,而是老子哲学在治国方略上的具体化,是本源的道的具体诠释。在老子的治国思想中,看似原始落后的现象,实为表明他对"无为而治"的向往。我们不能用绝对的眼光来透视其内涵,而应进行系统辩证的分析。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小国寡民"思想的积极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人口控制、弃绝战争与维护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3.
王云 《经济师》2000,(2):35-35
一、对“中庸”思想的理解与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精品《四书》之一《中庸》在开篇即提出“中庸”思想:“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从此以后,人们对“中庸”的解释可谓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是折中调和;有的人认为是适可而为;有的人认为是不偏不倚、处处得体等等。由此可见,要把握“中庸”的本质含义并非易事。因为“中庸”是“天下之正道”,并且是“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根据老子“道,不可道”的原则,要用语言来表达“中庸”这样深奥的“道”是很困难的;但因老子又强调“道在瓦砾、道在尿溺”。说明“中庸…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2013,(7)
"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范畴,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教学体系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在中国传统人文思想中,"道"不是某种物质性实体,也不是纯粹的逻辑思维形式,而是形而上的非物质实体。"道"是万物之宗,是一切存在的根源和始基。"无"和"有"都是用来指称"道"的,是连接形而上之"道"与形而下之"万物"的关键环节,二者的统一即为道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也是道家美学思想的奠基者。在老子的哲学中,美是老子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并将其与作为最高实体的"道"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了"道美合一"。老子从多维的角度辩证地论述了虚实观、美丑观、形神观等美学范畴,并对构成审美范畴,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等辩证思想进行完整的阐述。因此,老子的辩证美学思想具有深刻的思辩性和完整性,这对以后美学的发展及现代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生不逢时,不能在老子门下担水劈柴。老子是谁.对这个人作如何评价.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认为他是智慧长者,却是没有分歧的。杨先举先生在《老子管理学》一书中.试图借《老子》之坚石.攻管理之美玉,从“大管理”概念出发,围绕《老子》的认识论,相对论,领导艺术论,天道,地道、人道观,思维方式以及实用价值几方面内容展开讨论.值得一看。  相似文献   

7.
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新时期金融战略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信 《经济师》2000,(3):73-74,84
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 ,国家将对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调整和改组。作为国民经济运行血脉的金融与国企息息相关 ,而在促进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中应如何有进有退 ,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呢 ?这是金融业自身改革与发展的要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是非常紧迫和重要的。一、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无为”“无为”,原本是我国古代道家的哲学思想。即顺应自然的变化之意。老子认为宇宙万物的根源是“道”,而“道”是“无为”,而“自然”的人效法“道”,也应以“无为”为主。他说 :“道常无为而无不…  相似文献   

8.
在《精神现象学》的导论中,黑格尔对什么是精神现象学作出了自己的多重界定。在他看来,精神现象学是对以康德批判哲学为代表的近代哲学的批判和清算,是对显现着的知识的描述,也是关于意识的经验的科学。导论的中译文在个别地方对黑格尔原文的理解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9.
从黑格尔哲学来认识生产力概念的逻辑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理论是在批判黑格尔哲学的基础上以辩证法思想为方法论而对人类社会所进行的具体认识。从理论渊源来看,黑格尔哲学有助于人们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生产力"作为唯物史观理论的逻辑起点,对应的是逻辑学中的"存在"。黑格尔关于"存在"的认识运动,启发了马克思从生产力开始深入而系统地阐述人类历史和社会。  相似文献   

10.
从企业理论的发展史来考察,经济学中企业理论的发展,经历了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以及演化经济学等三个阶段.从中国“道”哲学来观察,企业理论的三个发展阶段,经历了一个由注重“阳”——“有形”资源和“实体资本”,进而发展为注重“阴”——“无形”资源和“虚拟资本”的阶段,最后达到“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相结合,“实体资本”与“虚拟资本”相结合,强调“阴阳和合”的历史演进过程,最终显示了把企业中“有形”资源、“实体资本”与“无形”资源、“虚拟资本”结合起来分析考察的趋势,这充分体现了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哲学现,也越来越接近现实经济生活中企业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在最近十年的现实经济生活中,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实体资本与虚拟资本的相互作用和波动,引起了中国非主流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和积极的研究.从经济哲学的视角来看,这些非主流经济学家的研究蕴含着中国古代先哲们"道"哲学的隐喻,正朝着"道"哲学所持的价值观与方法论的方向发展变化.中国的学者在过去的十年中,已经感悟到现代经济学的"根"与中国古代"道"的哲学关联,而本文试用中国古代"道"的哲学对作者近年提出的"资本三要素"及其构成作一个新的探索,提出了当代"资本分界"问题,并用"资本‘阴阳'结构模型"和"资本太极图"对当代实体资本和虚拟资本的结构及其资本循环作了探索性阐释.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抽象精神劳动"和费尔巴哈"感性直观"的基础上,明确把实践概念表述为感性的活动,并认为这种感性的活动是人的尺度和物的尺度的辩证统一,是自然史和人类史相互制约的现实基础,也是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过程。解读马克思实践概念中的生态哲学内涵,对于我们科学分析和应对当代生态环境问题,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3.
老子《道德经》通过修身、养德、惜民实现了对"王"身体的规训,而孔子则通过礼和仁实现了对"士"身体的规训。从老子王之身体规训到孔子士之身体规训,体现了随着时代生产力发展,尤其是社会结构的根本性变化,这种身体规训的变化,在身体发展史上,产生了契应于中古"道-学-政"传统的重大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4.
老子坚持"天人合一"的宇宙整体论,认为天、地、人是相互依赖的,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有着共同适用的原则。老子提出"道法自然"、"尊道贵德"、"无为而治",既是客观规律,又是人类的至德,既合乎自然生态平衡的要求,又合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生态主义哲学理念。  相似文献   

15.
作者认为,世界哲学的产生是一种可能的存在,而不是一种现实的存在。其前提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和西学东渐,后者主要是在东方大国——中国土地上展开的;世界哲学虽然类似于黑格尔所说的“唯一的普遍哲学”,但它既不是已实现的东西,更不是各国具体哲学的集合;未来中国哲学必须会通中西文化精神,它既是文化哲学,又是人学或哲学人类学。  相似文献   

16.
黑格尔哲学倡导逻辑与经验一致的认识要求,具体表现为他的法哲学原理。这种具体的逻辑认识既超越了经验的实证主义,也超越了传统的形而上学,实现了思维与存在的辩证统一,是西方思想史上的重大进步。逻辑与经验一致的具体认识就是实践哲学,黑格尔应是实践哲学奠基者。马克思继往开来,彻底抛弃了形而上学,开创了实践哲学认识的新局面。资本论作为实践哲学的代表作,是对资本主义现象的辩证认识,与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一样,内在的逻辑是一种先验的结构。  相似文献   

17.
《老子》一书中包含有丰富的管理思想。它以"道"和"德"为核心,以"法自然"为基本准则,形成了自己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道"是事物的本源,"德"是具体事物的特性,顺应"道"的要求行事称之"无为",违背"道"的要求去行事称之"有为",贯穿于《老子》的思想便是提倡"无为",反对"有为"。表现在社会管理方面就是提倡"无为而治",主张顺应自然,既反对统治者以繁复苛重的政治、法律手段治国,也反对用道德仁义等外在力量去强行改变、规范民众的行为。表现在社会竞争领域,就是主张"示弱"、"守拙",提倡"居后"、"处下",要求后发制人,反对盲目自大。  相似文献   

18.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地位特殊,它牵涉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乃至当代哲学的发展。本文就这种关联对黑格尔哲学的“诞生地”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黑格尔逻辑学从存在、本质再深入到理念阶段,形成一个辩证发展的认识过程,在思维的形式方面,为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提供了先进的方法论。"商品"作为资本论的逻辑起点,对应于逻辑学的开端即"存在"阶段的认识,整个认识过程是辩证法的具体运用,资本论体系是逻辑与经验一致的具体的真理认识。因此,黑格尔的逻辑学就是资本论的逻辑渊源。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主义与国家主义产生的哲学基础分别为边沁的功利主义和黑格尔的绝对主义国家观。目前经济学中功利主义泛滥,中国经济学的选择,应该是以道德为中心的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