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浅议国民幸福指数与GDP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洁 《经济师》2009,(2):64-64
GDP是体现国民经济增长状况和人民群众客观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幸福指数就是指把主观幸福感作为一项指标,通过运用专门的测量工具去获得人们主观幸福感的数量化结果。相对于GDP.以国民幸福指数作为衡量经济福利的指标最大的优点,在于引导政府的公共政策应当从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转到追求建立并维系一个健康、公平、正义的宏观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2.
声音     
《商周刊》2012,(1):11-11
现在GDP增长了,物质财富丰富了。但群众感到幸福指数并没有相应提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空气变浊了、水变脏了。  相似文献   

3.
"十二五"期间,一个很重要的挑战和目标,就是要实现经济增长和幸福提升的同步。经济活动的根本目标、终极目标,是人的幸福,但GDP增长与幸福提升,并不一定是同步的。有人主张,应该以"幸福指数"替代GDP,来衡量各个地区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2016,(2)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GDP"含金量"是衡量人民或居民的快乐感或幸福感的一项指标。论文应用关联分析方法对我国GDP与GDP"含金量"进行了实证性研究,并得出了前沿经济I型、前沿经济II型、腹地经济型和西北经济型等四种经济类型。  相似文献   

5.
经济发展是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根本前提,坚实的物质基础对于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是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保证;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人为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6.
幸福指数与以人为本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昌森 《江南论坛》2005,(11):18-20
一、幸福指数与人本思想相随相伴趋利避害、趋乐避苦是人的本能。在世界一切事物中,幸福似乎是人人都想要的东西。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富强可以用GDP来衡量,那么幸福用什么来衡量?如何反映人们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满意度?如何反映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7.
我国GDP高速增长的同时存在诸多问题,高增长率依靠的是投资推动、扭曲的政绩观、资源的粗放投入,高增长率带来的则是经济结构的不合理、贫富分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由此可见,GDP并不真实代表国家的综合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人民财富的增长,盲目崇拜GDP则有可能步入发达国家设置的经济陷阱。  相似文献   

8.
经济实力的增强是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根本。没有经济发展作支撑,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要牢牢把握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使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才有条件去解决提升百姓幸福指数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9.
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所谓“幸福指数”,就是衡量民众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幸福指数”的概念起源十30多年前,最早是由不丹国王提出并付诸实践的。20多年来,在人均GDP仅为700多美元的小国不丹,国民总体生活得较幸福。“不丹模式”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近年来,美国、英国、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都丌始了幸福指数的研究,并创设了不同模式的幸福指数。如果说GDP、GNP是衡量国富、民富的标准,那么,百姓幸福指数就可以成为一个衡量百姓幸福感的标准。百姓幸福指数与GDP一样重要,一方面,它可以临控经济社会运行态势;另一方面,它可以了解民众的生活满意度。可以说,作为最重要的非经济因素,它是社会运行状况和民众牛活状态的“晴雨表”,也是社会发展和民心向背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10.
程晨 《时代经贸》2007,5(12X):129-129,131
GDP是一个我们离不开的重要经济指标,但它不是上帝,不是万能的,本文从告别GDP崇拜的必要性谈到中国应逐步开展和完善的绿色GDP核算体系,为GDP的未来和我们的幸福寻找另一个出口。  相似文献   

11.
不丹,一个人口百万,国土面积才3万8千平方公里的小国,经济也不发达,在175个中等发展中国家里名列136位,人均GDP仅为700多美元,可是近年来突然声名鹊起,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不丹的经济发展走的是“另类”的经济学之路,作为“幸福指数”的“原创”者,不丹的发展模式引起了人们深刻的反省,美国、英国、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开始了幸福指数的研究,并创设了不同模式的幸福指数。据媒体报道我国国家统计局也在研究制定国民幸福指数等统计指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每个人都想获得幸福,每个人生活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追求幸福,可是到底什么才是幸福?目前我国人均GDP逐年增长,可是我国居民的幸福感指数却没有与之对应的增长,甚至还有一定的下降趋势,这一调查足以表明,金钱不是幸福感的唯一决定因素。在此,笔者将对我国人均GDP增长速度与居民幸福感指数增长速度的不对应现象进行探究,寻找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并就此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程晨 《时代经贸》2007,5(12):129
GDP是一个我们离不开的重要经济指标,但它不是上帝,不是万能的,本文从告别GDP崇拜的必要性谈到中国应逐步开展和完善的绿色GDP核算体系,为GDP的未来和我们的幸福寻找另一个出口.  相似文献   

14.
包志清 《经济师》2004,(2):256-257
文章介绍了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两项重要指标GDP与人均GDP的作用及关系 ,由此引出经济增长的 70规则及其成立的数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GDP增长与幸福指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GDP平均增长率达到9%以上,但随着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人们也在工作与生活中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如何反映人们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满意程度,幸福指数被提出并得以应用。  相似文献   

16.
GDP在衡量经济增长的核心指标,而现行的GDP体现不了当今社会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在论述了现行GDP及其缺陷的情况下,分别阐述绿色GDP和可持续发展内涵,指出绿色GDP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建立科学、规范的绿色GDP核算体系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的重要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问富山东     
张韶天 《商周刊》2011,(5):26-30
策划前言“十二五”号声响起,中央透露出明确的转型信号——种种调整落于一点,从唯GDP参照系,变成以民富程度和幸福指数双向考量。  相似文献   

18.
绿色GDP核算在墨西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绿色GDP克服了GDP固有的忽略资源环境成本的缺陷,已成为21世纪衡量未来经济增长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在可持续发展概念下,绿色GDP不仅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水平,而且能体现经济增长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程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就绿色核算体系的构建,特别是绿色GDP核算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1993年联合国会同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总结各国实践的基础上出版了《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手册》(SEEA),其中包括绿色GDP核算,以及自然资源环境具有国际可比性的统计标准和规范及估价方法。墨西哥是接受这一绿色概念的试点国家。  相似文献   

19.
GDP崇拜退潮     
秦晓鹰 《商周刊》2011,(7):24-24
今天,一种以城乡居民“幸福指数”来衡量经济社会进步的舆论,正在形成。对此,笔者暂时只能表示谨慎的乐观。乐观,是因为“幸福指数”至少比GDP更贴近公众的生活,更具人性化。谨慎,是因为它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很难加以量化。  相似文献   

20.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体现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准的综合性指标.将GDP年度序列数据中的周期趋势分离出来,不仅是一个统计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研究经济运行规律的方法问题.按定基指数调整后的真实GDP年度序列在去除时间趋势之后存在明显的周期性波动,这种周期波动与我国转型阶段制度供给的阶段性高度吻合,制度供给是经济系统运行周期波动的内生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