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科技培训》2012,(11):31+34-31,34
技术概述:超级稻“稳穗增粒”高产栽培技术结合我国现代稻作技术发展,主要针对超级稻品种特性,在研究超级稻株型、分蘖生长、物质生产、根系形成等生长发育的生态特性和产量形成特点基础上,结合超级稻生长规律,从稳定穗数、增加粒数和粒重等角度,形成超级稻栽培的高产群体模式及其肥水调控方法,发挥超级稻品种的增产潜力和生产效益,实现水稻单产再上新台阶。应用该技术可提高水稻产量,还可提高肥水利用率,减少水分用量和用药次数。  相似文献   

2.
科技展望     
寒地旱育水稻“控制灌溉”节水高产技术在我国北方黑龙江省庆安县试验获得成功。全县通过对10万亩水田进行试验后测算,亩节水约130立方米,节约抽水费用11.2元,增产22公斤。今年,全县在30万亩水田中全面推广了此项节水高产技术。水稻“控制灌溉”节水高产技术是南京河海大学研究的国家认证推广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宁乡县回龙铺乡今年连片试种示范优质早稻“中鉴100”1716亩 ,项目区亩产达435 8公斤 ,比上年亩增产87 6公斤 ,核心示范区亩产达461 2公斤 ,超额完成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规定的任务。据了解 ,被列入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的“中鉴100”、“中香1号”优质水稻生产技术体系试验示范项目 ,承担单位是中国水稻研究所 ,主管单位是湖南省农业厅 ,项目区设在主产水稻的湖南省宁乡县、湘潭县、华容县和湖北省的监利县 ,4个县各种了百亩示范田和千亩田各1个。在试验示范中 ,“中鉴100”亩均有效穗多达28万穗 ,结…  相似文献   

4.
信息短波     
我国率先大面积试种“二系杂交小麦”经过十几年努力,我国不仅在全球首创“二系杂交小麦”应用技术,而且率先实现了杂交小麦大面积试种。目前,我国“二系杂交小麦”的科研重点已从大面积试种阶段转向重大基础性和关键性技术探索。在过去几年中,“二系杂交小麦”的主要科研承担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已在北京、河北、安徽等地成功试种3万余亩,平均亩产量增加15.8%,并创下631公斤的高单产纪录。小麦是世界第一大作物,目前国际上存在化学杀雄、三系和二系3种杂交技术。其中,“二系杂交小麦”为我国首创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与其它两种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的杂交技术相比,“二系杂交小麦”最明显的优势在于成功实现了大面积试种,并有效提高了单产量。我国在杂交小麦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因此确立。  相似文献   

5.
寒地旱育水稻“控制灌溉”节水高产技术在我国北方黑龙江省庆安县试验获得成功。全县通过对10万亩水田进行试验后测算,亩节水约130立方米,节约抽水费用11.2元,增产22公斤。今年,全县在3 0万亩水田中全面推广了此项节水高产技术。水稻“控制灌溉”节水高产技术是南京河  相似文献   

6.
《农家之友》2009,(7):10-10
中新社报道:农业部日前发布了有关粮食发展有关问题的调研分析报告。调研分析报告认为,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单产提高潜力较大,到二0二0年可增加粮食面积5000万亩左右。农业部调研报告称,从目前粮食作物实际产量与潜在产量之间的“产量差”看,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实际单产仅为品种区试产量的58%~78%,为区域高产示范水平的48%~63%,因此,  相似文献   

7.
<正>从2018年江苏稻米产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总结交流会传来讯息,2018年海安全市55.785万亩水稻,统计单产641.7公斤,稻麦统计年单产1054.7公斤,连续十一年稻麦年单产过吨,连续十三年稻麦年统计单产保持全省第一,稻麦高产  相似文献   

8.
据来自四川省科委的信息,“水稻麦秸覆盖种植技术”在成都平原大面积示范成功,这一技术与现有的小麦秸秆还田技术比较,每亩可增产约100公斤。四川省农科院土肥所和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合作研究,于1997年提出了“水稻麦秸覆盖种植技术”,1999年这项技术被国家科技部门纳入星火计划项目。专家认为,该技术就地大量消化小麦秸秆,培肥土壤,能确保当季水稻丰产,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水稻麦秸覆盖种植技术大面积示范成功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对江苏省GEF项目区的调研,采用倍差法(D ifference inD ifference)对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措施的绩效进行分析和评估。研究表明,GEF项目中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措施的绩效集中体现在粮食产量上,适应性措施的实施显著地提高了项目区粮食单产水平,尤其是水稻的单产水平;适应性措施对水稻单产的净效应为42.41公斤/亩,对小麦单产的净效应为5.96公斤/亩。GEF项目的适应性措施体系可以为全国未来适应气候变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对世纪全球的热门话题。广西把改革水稻传统深水淹灌制度。实施节水增产的科学灌溉作为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举措来抓。1992年以来,由水电部门牵头在广西全区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实施“千万亩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开发”星火计划项目,取得了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实施从1992-1993两年共4造,累计推广面积2672万亩,推广面积已覆盖全自治区L4个地(市),86个县、市郊,922个乡(镇),1132个灌区,占全广西水稻保灌面积的68%。总节水量达万.31亿立方米,在不用增…  相似文献   

11.
良种良法在甘蔗生产上的应用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西是全国的最大的蔗糖生产基地,针对高产高糖甘蔗品种少,单产及含糖量较低的状况,在广西16县实施《广西100万亩甘蔗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开发研究》项目,取得的成果达国内先进水平;筛选出甘蔗良种5个,实施甘蔗良种良法面积112.76万亩,新增农业产值2.81亿元,新增工业产值5.29亿元,新增财税0.75亿元。本文对项目进行技术经济分析,阐述了筛选甘蔗良种和应用良种配套栽培良法,大面积甘蔗单产和蔗糖分均获得显著提高,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广西蔗糖生产持续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09年,蒙城县161.1万亩小麦平均单产461公斤,总产74.2万吨,其中130万亩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区平均单产503公斤,70万亩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平均单产544.1公斤,2万亩农业部高产创建核心示范区,经专家组实割实打实收,平均单产561公斤,其中,100亩超高产田平均单产659.2公斤。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特别是从 1 997年起 ,万载县通过实施 3 .5万亩国家农牧渔业丰收计划项目“稻—鱼—豆”养殖模式 ,推广应用了沟池式稻田养鱼高产新技术 ,推动了稻田养鱼的快速发展。到 2 0 0 0年 ,全县稻田养鱼面积达 1 4万亩 ,单产 2 9.8公斤 ,总产量 41 72吨 ,与 1 996年比 ,总面积增加 6.0 4万亩 ,单产增 1 5公斤 ,总产增 2 983吨 ,分别增长 76.8%、1 0 1 .4%、2 5 1 .9% ,农民人均稻田养鱼增收 83 .3元。他们的作法和体会是 :一、具体作法。 1 .组织领导。县、乡成立了稻田养鱼领导小组 ,有关领导担任正、副组长 ,下设办公室 …  相似文献   

14.
记者从全国农业科技教育工作会议上获悉:农业部正式启动小麦、玉米、水稻、大豆四大作物综合生产能力科技提升试点行动。 该行动以政府为主导,以项目为依托,以农业科研院所为支撑,坚持提高粮食综合能力与调动种粮农民积极性相结合,提高粮食现实生产能力与持续发展能力相结合,提高粮食单产与改善品质相结合,提高生产能力与改善生活、生商相结合的原则,在四大作物的13个主产省的30个县,大面积示范推广50个优质高产新品种和10项先进实用的粮食节本增效新技术,最终使示范面积达到1000万亩,辐射面积1亿亩,示范区粮食增产10%,辐射区增产5%。  相似文献   

15.
上海农技推广成效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本市农技推广条线克服早春干旱低温、“三夏”期间连续性雨天等灾害性天气对本市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粮食总产、单产上新台阶。稻麦高产创建深入推进,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启动实施。水稻单产558.6公斤,全年粮食总产达24.4亿斤。  相似文献   

16.
安东县农场是我省一个产量高、成本低、利润多、示范作用较显著的农场。1957年耕种土地336公顷(其中水田310.1公顷),单产4,821公斤,提前十年超额实现农业发展纲要指标(400斤)的60,7%,“跨过了黄河”,特别是水稻,获得了大面积的丰产,单产达5,070公斤,“接近了长江”,比全县水稻平均单产(3,000公斤)高69%。在成本方面,水稻每公顷成本676元,每公斤成本仅0.1014元(包括繁殖种子的成本在内)。1957年全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扬州市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认真组织开展粮油万亩高产增效创建活动。通过进一步创新思路、集中力量、集聚资源、强化科技支撑、加大专业化服务组织培育,有力推进了粮油生产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2013年,水稻、小麦、油菜单产屡创历史新高,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一、高产增效创建取得的主要成效1.数量显著增多。2013年全市共承担部、省粮油万亩高产增效创建示  相似文献   

18.
1998年贵州省思南县实施水稻综合增产技术示范面积16.8万亩,经测产验收统计:平均单产达522.96公斤,比前三年平均单产469.55公斤亩增稻谷53.41公斤,增长11.37%;按有效使用规模16.8万亩与前三年平均水平相比:新增总产628.1万公斤,新增总产值753.72万元(不计副产  相似文献   

19.
<正>人物小传:徐一戎(1924-2014),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终身不退休研究员。从事水稻科研工作64年,提出的寒地水稻直播高产栽培技术和寒地水稻旱育稀植"三化"栽培技术,突破了高寒地区水稻种植的禁区。他的创造性研究,为我国寒地水稻栽培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巨大动力,创造了在高寒地区水稻生产面积超千万亩,单产超千斤的奇迹,为黑龙江垦区乃至全省的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建  相似文献   

20.
<正>2022年,北大荒集团黑龙江建设农场有限公司种植农作物31.99万亩,在农业科学技术的支撑下,粮食总产超2.49亿斤,各类作物产量均创历史新高。20.27万亩大豆,最高亩单产586斤(高产攻关示范田),统管地块平均亩产460.7斤;8.95万亩玉米,平均亩产1482斤,最高亩单产1695.5斤(标准水份14%)。这些高产丰收的背后有什么“秘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