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张汉亚 《中国金融》2004,(16):13-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完善政府对全社会投资的宏观调控,规范政府投资的管理,建立投资主体责任约束机制,拓展融资渠道,推进投资项目决策科学化、建设实施领域市场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却一直没有解决投资资源优化配置的问题。投资规模、投资结构一直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和约束,投资效益低  相似文献   

2.
投资体制改革对企业的影响张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资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变了过去管得过死、缺乏活力的格局,引入了市场机制,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和投资来源多样化体系,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迅速增加。据统计,1985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2543.1...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对农业投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扶农的政策和措施,加大了对农业投资的力度,但是,长期以来农业投资与其他产业投资的差距越来越大,农业投入资金严重不足,已成为农业基础脆弱、发展滞后的关键性因素。在农业投资中,财政投资具有特殊的作用,因此研究财政农业投资问题,对我国农业发展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外汇局近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企业“走出去”的外汇管理政策,大大简化了境内审批手续,而且境内机构可以向境外投资企业放款,解决境外投资企业“定出去”后遇到的境外融资难和资金紧张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2003年5月,《科学投资》在“特别策划”栏目发表了《藏富——西藏概念展示全新投资机会》的文章,对包括藏饰在内的一系列“西藏概念”产品在未来几年内的投资机会和投资方法进行了详细解析.事实证明,《科学投资》的预测是完全正确的。2年8个月后。据《科学投资》最新了解,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投资者需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对自己的投资策略作出及时的调整,以免遭受损失。  相似文献   

6.
财政部财基字[1996]145号文件关于加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若干意见近年来,国家为加强基本建设投资领域的宏观调控和管理,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目前基本建设投资领域仍存在着规模过大、浪费严重、结构不合理、投资效益不高、基建财务管理弱...  相似文献   

7.
2008年11月,为了减轻世界经济危机引起的外贸急剧减少对我国经济的巨大冲击,国家公布了4万亿元扩大内需的投资计划及相关政策,各省(市)相继出台的投资计划规模更大,资金来源除了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投资以外,主要依靠资本市场和银行间接融资。中国人民银行、监管部门为了配合扩大内需,出台了一系列货币信贷政策和监管政策。  相似文献   

8.
1997年以来,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内“软着陆”政策的时滞作用,加上1998年诸如失业、医疗、住房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出台等原因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形势由通货膨胀转为通货紧缩,对此,宏观经济调控部门一方面采取了扩大内需的总需求刺激政策,如通过增发国债的财政政策和多次降息的货币政策,加上一系列有效刺激消费、投资和出口的货币政策,加上一系列有效刺激消费,投资和出口的措施;另一方面采取了总供给管理政策,如深化国企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等,这些政策的制订考虑到了我国的国情,同时具备较强的针对性和前瞻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999年来,我国经济已逐步从低谷中走出,保持了7%以上的较高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9.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拥有令人惊叹的外汇储备存量。中国政府和有关机构运用外汇储备对外进行多方面的投资,但是国际投资市场风起云涌,不确定性和风险性陡增,给中国运用外汇储备对外投资造成严峻冲击和挑战。本文将从阐述当前中国运用外汇储备进行对外投资面临较大风险入手,从而提出一系列防范和化解储备投资风险的对策,以有利于中国今后对外投资活动的开展,确保国家外汇储备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东南沿海向西部地区延伸,经历了一个快速、稳健的发展过程,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为鼓励和吸引更多的外商来华投资,我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鼓励外商来华投资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