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宓汝成先生(1924-2015),著名经济史学家。1924年1月出生于浙江慈溪。1944年冬,正在高中求学的宓先生毅然投笔从戎,入伍于青年远征军,为炮兵上士。日本投降后复员,弃武习文。1946年考入私立燕京大学新闻系,旋转学于国立北京大学政治系。毕业后于1950年秋人北京大学研究生部经济学部,专攻中国近代经济史。1953年2月,进入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今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先后任实习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4):176-176
1.本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的专业学术刊物,刊登有关经济史的理论论著,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以及中国现代经济史的论著,中外比较经济史研究论著,中国经济史的专题研究资料,有关中国经济史著作的评介,国内外中国经济史研究动态信息,并适当刊登中国经济思想史等方面的论著。  相似文献   

3.
2009年时值新中国建立60周年,研究60年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著述繁多。这类成果总体上有5个特点:1.对于1949年以来中国经济体制两次大的变迁之间的关联有了新的认识。2.对资源环境与经济关系的研究增多。3.长期经济增长分析受到重视。4.产业史研究在开拓。5.经济变迁研究与政治经济学说史研究交织。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3):175-176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著名经济史学家吴承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7月8日15时45分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逝世,享年94岁。  相似文献   

5.
我虽然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教授,但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作为一个学生参加这个会,欣喜地看到新著的出版发行,表示由衷的祝贺!新著"磨剑"13年之久,我有幸先睹为快,是一种难得的幸福。我的发言只谈两点。第一,《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的学术意义;第二,这本书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经济政策民国时期南京、汉口、北平等城市为缓解低收入市民居住困难,由政府出资,选定地块,兴建租金低廉的平民住宅。然而由于政府财力所限,平民住宅出现供应严重不足等问题,其建设没能坚持和扩大,其制度也逐渐形同虚设。唐博以北平为中心对这一制度进行了研究。①彭南生以近代江南地区的碑刻资料为分析基础,讨论了晚清江南地区地方官署对民间经济活动的管理,他认为管理活动中新旧共存的过渡特色,导致了政策与执行之间的落差。  相似文献   

7.
2017年3月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史学会中国现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等单位组织的“2017年中国现代经济史学科研究动态与前沿问题”讨论会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8.
9.
2010年是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启动之年,又是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要求之年。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者围绕科学发展这条主线,深化研究,开拓了诸多有价值的分析视角和创新性的探索。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现代中国经济发展史中的一些内容,诸如“后发国家的赶超战略”、“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资源有效并行”、  相似文献   

10.
11.
总体性研究李伯重选取1823—1829年的华亭—娄县地区,使用生产法和收入法,对1820年代华娄地区主要产业部门的增加值进行分析,获得了对1820年代华娄地区GDP、就业状况、贸易等情况的直观认识,进一步指出,19世纪初期的华娄地区经济乃至江南经济已经是早期的近代经济,这是我们认识今天的"江南经济奇迹"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彭刚指出,20世纪西方史学理论中关于历史学性质、历史学家工作与过往历史实在之间关系的看法,可以区分为重构论、建构论与解构论三种观点。在重构论看来,历史学家的历史是尽可能逼近历史实在;在建构论看来,历史学家的历史是以特定历史学家的特定视角呈现史家对历史某个面相的理解;解构论则认定,人们无从突破史料的限制或者说是文本性的限制而触及到过去本身。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方行教授论文集《中国古代经济论稿))2015年8月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方行教授曾出版论文集《中国封建经济论稿》(商务印书馆2004年4月)和《清代经济论稿》(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12月)。本书是方行教授在前两部论文集基础上,从历年发表的论文中重新选编,包括新近发表的若干论文,共收录论文29篇,43万字。本书全部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8篇,大致是有关中国地主制经济的论文,包括中国封建社会发展阶段、中国地主制经济及有关地租等问题的论文。第二部分12篇论文,  相似文献   

14.
农业与农村张玮以1942年张闻天调查为中心,研究了抗战时期晋西北的地租、租率的变动。①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决定实行"二五减租"。李德英认为四川的减租运动激化了租佃关系,中小地主和佃农生存均出现了问题。②陈安定等首次利用家谱资料,详细考察了近代以来义乌族田的管理经营状况。③张少筠对近代苏南族田的保护进行了专门研究。④王志龙通过分析指出安徽族田在来源渠道的多寡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16.
总论蓝 鸥  本年度中国经济史研究续有发展。学者们对史学理论与方法的研讨兴致未减 ,回溯上个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热情空前高涨。另外 ,如何评价中国传统经济的发展也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经济史理论与方法 经济史理论与方法是近年学界讨论的热点之一。吴承明专文阐释经济史学的历史观与方法论 ,追溯经济史学发展 ,比较中西方的历史观 ,探究理性主义的发展道路 ,并对理性主义作了深刻的反思 ,着重论述了人与自然及人与人的关系、理性化或现代化、历史一元论与中心论、历史的连续性等问题 ;他还对实证主义、经济学理论、结构主义、经济计…  相似文献   

17.
18.
2009年学界在先秦秦汉经济史研究方面成就显著,发表论文两百余篇,总体研究水平进一步提高,研究视野进一步拓展。兹分述如下:总体性论述冯天瑜认为,厘清"封建"概念,为中国"封建社会"定位是一项关乎中国史研究大局的无法回避的课题。考之中国古史实际,殷商、西周形成"宗法封建社会",东周进入由"宗法封建"向"专制帝制"的转换期,  相似文献   

19.
总论 马涛从地理环境、政治制度、经济政策等方面试图回答18世纪中西方历史发展出现大分流的疑问。①刘逖指出由于统计技术、方法论等问题,麦迪森高估了前近代中国的GDP,并对1600--1840年中国的总量经济进行了估算,对前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和工业化转型困境进行了探讨。②陈春声、刘志伟从与制度、物质生活相关的角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全面整理和利用已有中国经济史研究成果,完善学科基础建设,为E-SCIENCE的实现作准备,是经济史数据库群的急切任务。这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需要实践、总结、规划。依托本单位的丰富数据资源,先行开发一两个数据库,在数据、技术、管理、服务等方面进行探索是必要的。本文介绍了正在进行中的数据库建设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