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清 《金卡工程》2007,11(11):14-16
有人曾以"燕子形分布"来形容中国的半导体产业:燕子的两翼分别是以京、津地区和以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而燕子的头部则是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燕尾则以重庆、西安、武汉等城市为中心.长三角已成为中国半导体产业链最集中最发达的地区,集中了约70%的企业.  相似文献   

2.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一项国家战略,而推动"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则是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作为重要的国家经济金融发展战略,如何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长三角"经济金融协调发展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良性互动的局面,是本文重点研究和思考的问题。作者从"长三角"金融协调发展现状、"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作为两项国家战略的结合、"长三角"金融协调发展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有效互动的重要意义、推进"长三角"金融协调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等方面做了深入阐述。  相似文献   

3.
"一体化"和"高质量"是长三角发展的两大"关键词"。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老龄化这一难题始终横亘在前。在这片全国老龄化最严重的区域中,养老金融的高品质呈现,将会为长三角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动力。长三角的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之路也能够为全国其他地区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为解决全国老龄化难题提供范本。  相似文献   

4.
土地短缺成为制约长三角发展要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三角地区集中了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城镇密集、工农业生产发达、科技教育力量雄厚等原有的优势,同时也具有规模效益、交易成本、分工、信息、外在效应、基础设施及其服务、竞争和企业活力、要素流动性、企业和产品声誉等方面的后天优势,是当今我国经济最活跃的经济区域。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2.1%的国土面积,集中了全国1/4的经济总量和1/4以上工业总量,并且这种集中的趋势还在加强。  相似文献   

5.
张全兴  汪雨 《浙江金融》2006,(8):18-19,21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和隶属江苏、浙江的16个地级以上城市,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开放城市带和沿江产业密集带的接合部,具有得天独厚的江海交汇、南北居中的区位条件,是我国最具活力与竞争力的经济区域之一。这一区域优越的地理区位条件和相融的人文环境为经济金融合作提供了条件和可能,而内部经济与金融发展的非均衡性和差异性则成为推动长三角加强合作,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所在。近年来,以上海为龙头、江浙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不断加强地区间的交流和协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   

6.
杨毅 《时代金融》2013,(11):82-83,86
以上海为主的长三角中心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了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大幅上涨,而该地区发达的交通网又为产品和要素的流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这将大大促进长三角区域内由中心向外围的产业转移。近年来,由于这种区域内产业转移范围的扩大,学术界提出了"泛长三角"的概念,即根据区际联系的密切程度,把安徽拉入长三角同盟。从"泛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和战略布局看,对该区域内产业转移做一个实证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得中原者得天下",对于湖北省的银行业而言,可以说是"得武汉者得湖北".武汉市是湖北省省会,华中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湖北产业和生产要素最为密集、最具活力、金融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随着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为银行业带来了融资渠道拓宽、贷款需求旺盛、客户资源增多和金融产品市场扩大等现实的市场机会.  相似文献   

8.
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在推进长三角地区经济整体发展的同时,由于自身运行中的一些问题和外部金融环境中各种壁垒的存在制约着该地区的经济金融的进一步联动和融合,因此需要对这一地区的金融资源进行整合。本文通过对目前长三角金融运行存在的问题度其治理的影响因素深入分析。探索整合长三角地区金融资源的治理机制,实现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9.
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是我国的一项国家战略.而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作为世界第六大都市圈,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随着产业的升级,长三角地区对跨区域的现代金融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本文通过研究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需要长三角作为支撑,同时长三角的进一步发展又需要上海金融中心的促进这两个方面的相互关系为出发点,分析长三角目前金融合作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深入推进,长三角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在企业资金集团化运作背景下,长三角区域资金流动频繁,总部经济形成的虹吸效应可能导致金融资源向沪苏浙总部集团所在地集中,造成长三角欠发达地区的本地资金外流、金融服务空心化,进而加剧长三角区域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本文基于长三角四省市数据,研究总部经济效应对欠发达地区金融运行的影响,并结合实际从发展自身总部经济、优化区域金融资源配置、促进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提升欠发达地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等方面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坐拥"盛会的长三角地区这一面临转型的"经济高地"来说,上海世博会的机遇可谓千载难逢. 它将为刚刚走出金融危机阴影的长三角区域经济创造更多增量;同时,也有望成为催化剂和推进器,为长三角经济的转型升级进一步加码,为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协调发展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2.
有人曾以"燕子形分布"来形容中国的半导体产业:燕子的两翼分别是以京、津地区和以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而燕子的头部则是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燕尾则以重庆、西安、武汉等城市为中心。长三角已成为中国半导体产业链最集中最发达的地区,集中了约70%的企业。  相似文献   

13.
泛长三角是我国最具活力的三大经济圈之一,正在形成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在吸纳全球资源的同时,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也日益增强.作为一家总行设在上海、身处长三角前沿的大型商业银行,交通银行长期以来一直高度重视促进泛长三角地区经济金融协调发展,高度重视通过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分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交通银行将充分发挥总部在长三角的优势,继续把泛长三角作为全行经营战略的重中之重,积极配合安徽加快融入长三角的进程,拓展新的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层次,提高合作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有诸多文献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夏永祥、卢晓认为,长三角经济结构(江浙沪三地)有趋同的特点,总体看来,产业同构对长三角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有积极意义,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和重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也是金融资源最为丰富、竞争最为激烈的地区,长三角农行理应成为农行系统业务增长的“引擎”和“领跑者”。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推进以及宏观调控后续影响的逐步显现,区域经济和金融运行正在呈现越来越多的新特点。面  相似文献   

16.
《上海农村金融》2004,(3):17-19
长三角作为我国经济最活跃、人均和地均GDP最高、全球制造业正在加速向其转移集聚的地区,未来蕴藏着巨大的金融资源。据统计,2003年长三角地区创造了全国1/5的GDP、1/3的进出口,吸引了近1/2的外资。该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一体化水平最高的地区,近年来区域内地方政府的跨省市合作、  相似文献   

17.
《金融纵横》2004,(2):4-9
一、长三角地区经济金融发展的趋势分析 (一)经济发展呈超强状态以上海为龙头。江浙为两翼的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2003年1-3季度,长三角地区15城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064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20.3%。从增速来看,15城市中最高的为苏州17.6%.最低的上海11.8%,均值达到14.5%,远远超过全国8.5%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8.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正式宣布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对长三角地区的战略定位是,使长三角地区成为全国经济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引领区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因此,长三角一体化不仅仅是消除区域发展不平衡、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更重要的是要引领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三角洲地区信息化合作与发展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三角地区是一个由地域环境因素组成的城市集合体。上海要确立亚洲乃至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如果没有周边地区功能性支撑,是不可能实现的。同样,一个城市的发展必然给这个地区带来巨大的辐射效应,世博会就是一个重要的辐射源,它所带来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动力,远不是一个城市所能吸收的。它无疑将加快长三角地区国际化、信息化、市场化的步伐,成为长三角地区加快发展、深化合作、强化优势的催化剂,并在社会信息化应用、城市信息化管理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下面,笔者就长三角地区信息化的合作与发展谈两点意见:(一)长三角地区信息化的发展与合作。江苏、浙江、上海三地的城市信息化发展较快,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源市场也在不断地细分和转移,各地优势得到了进一步凸现,三地的信息产业逐渐形成了优势互补、错位竞争、形成合力的发展态势。尤其在以下领域将进一步加大合作力度:(1)信用体系资源共享。社会信用数据库是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网络服务的重要基础数据库,地区间信用数据资源的交互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来往的日益频繁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各地正在分别建设自己的信用体系,但由于标准不一,平台不同,将为今后的数据资源共享带来困难。上海可...  相似文献   

20.
珠三角是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以其强有力的经济发展辐射带动了华中、华南地区的发展。长三角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金融生态环境的强有力支持是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经济强劲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京津冀区域也越来越引起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瞩目,在以后的经济发展中势必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如何构建京津冀区域的金融生态,政府和行业应该采取怎样的政策和建议,使我们研究的关键,珠三角和长三角的金融生态的构建策略带给我们很多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