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3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的国有企业亏损越来越严重,国有银行也进入了亏损的阶段。国内外的许多经济学家和投资者对中国改革与增长前景的怀疑不断加重,中国会不会不久也会陷入危机?与此同时,从1998年起,我国政府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通过扩大财政赤字、增加发行政府债券来扩大基础设施投资。这种增加政府债务的做法,也引起了人们对我国经济金融风险的疑虑。  相似文献   

2.
建立防火墙纾困欧债危机 增加全球投资推进经济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美企业投资与合作论坛上,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午餐会发表主题演讲,认为当前世界经济面临挑战的焦点在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为应对危机和风险蔓延,欧洲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建立了防火墙,目的在于增加全球投资者应对危机挑战的信心。全球经济的稳定恢复还有待于增加投资,尤其是增加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改善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  相似文献   

3.
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断升级,失业率居高不下,伴随而来的是我国物价上涨压力较大,经济持续动荡,房地产价格高居不下,国内中小企业面临债务危机,民间借贷潜在风险加大。预计2012年中国GDP增速将延续放缓走势,房地产投资和出口增长将进一步下滑,中小企业将面临更大的危机,因此当前经济形势下,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爆发以来,有关国家和国际金融机构先后提出多项计划和措施,试图加以消除。然而,危机仍然不断加深。进入90年代,债务问题仍将困扰着世界许多国家,不仅威胁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且对全球政治、经济形势产生消极影响。一、近年来削减国际债务的计划与措施1.削减国际债务计划的提出。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后遗症”与中国对外投资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由危机本身或其应对政策所引起的一系列“后遗症”,对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发展形成了阻碍.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出口增长受到外需增长慢的抑制;二是国际主权债务危机加剧了中国外汇储备风险;三是全球流动性过剩增大了中国通胀压力.中国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促进产能和资金向国外转移,而加快对外投资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然选择.因此,中国应该进一步放松对对外投资的审批和监管;扩大主权财富基金对外投资规模;加快实施技术追赶型对外投资;继续鼓励资源获取型对外投资;在对外投资过程中注意抓住低碳经济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6.
投资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工程项目投资控制就是在经过国家批准的计划投资的基础上,通过严格控制项目建设各个阶段的投资、最终达到实际投资不超过计划投资额的目的。为此,应抓好以下主要阶段的投资控制。  相似文献   

7.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快速膨胀。本文构建工业投资者-地方政府模型,从债务的双重引资作用角度分析地方政府举债冲动难以遏制的原因。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论证了以下机制:债务作为地方政府动用资金能力的体现,不仅表现为以直接投资的形式增加GDP,而且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压低工业用地价格双重渠道吸引工业投资,对当地工业增长起到杠杆作用。同时,对于不同经济发展条件与禀赋的地区来说,以债务推动工业增长的发展模式面临两类风险:1)禀赋较差的地区在引资竞争中处于劣势,未来土地出让收入可能不足以偿还债务;2)禀赋较好的地区在引资竞争中将土地资源过度配置到工业部门,导致商住用地资源紧缺、房价快速上涨。  相似文献   

8.
李斌 《发展研究》2000,(4):12-13
一、民间投资现状 据统计,至2000年1月,我国居民储蓄已达6.02万亿,而民间投资增长率(非国有投资)却从20年前的27.3%下降到1998年的1.1%。1998年民间投资仅占全社会投资的45%.为1.28万亿,民间投资萎缩与高储蓄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缺乏具有发展前景、管理运作规范的投资项目。首先,在当前经济景气低潮和严重买方市场条件下,不少产业投资回报率极低,  相似文献   

9.
与会专家认为,中国企业在美并购投资过程中,不太重视公关沟通的作用,如果做好与众多利益攸关方的沟通工作,成为当地企业公民,投资的风险和阻力就会小很多。虽然美国基础设施重建面临的资金缺口很大,中国资金有很多进入机会,但若政策层面的沟通处理不好,将会遇到很多麻烦。  相似文献   

10.
江时学 《经济》2012,(10):77
欧洲债务危机爆发后,中国及时地伸出了援助之手.除了购买一些国家的国债以外,中国还在欧洲进行了直接投资,以帮助欧洲早日实现经济的良性增长. 毫无疑问,中国在欧洲的投资是双赢的.否则,中国或许不会愿意在欧洲进行投资,欧洲或许会将中国投资拒之门外.谁也不会做傻瓜.  相似文献   

11.
记者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改委获悉:2013年兵团将继续开展好投资促进年活动,确定2013年以加快推进一批事关兵团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促进经济跨越发展。2013年将实施十大建设领域58个重点推进项目建设,计划年度投资954亿  相似文献   

12.
《新经济导刊》2012,(8):88-89
欧洲债务危机仍未有实质解决方案,欧美经济增长及就业、消费隐忧仍存..尽管中国进出口增速略超预期,但投资、消费增速回落,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稳增长政策加码可期。  相似文献   

13.
高喆  顾江  顾朝林  翟炜 《经济地理》2019,39(10):6-13
在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剧的背景下,基础设施投资已成为各国中央、地方政府稳增长的主要着力点。美国于2018年2月发布了《美国重建基础设施立法纲要》,与过去联邦基建项目相比,本轮投资计划在规模、资助领域、激励设计、审查程序上都有较大变化,呈现新的特征,将深刻影响未来十年乃至长远美国城乡发展进程。文章系统地介绍了交通、水资源给水和排水系统、下一代能源基础设施、农村基础设施、缓解社会问题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创新转型项目、刺激基础设施投资的创新融资九方面计划,探讨了其特征与可能带来的就业市场影响,指出与以往基建投资相比,本轮基建计划的重点在于发挥联邦基金的"引导"与"杠杆"作用,激励州政府、地方政府与民营资本进入一直以来由联邦政府占主导的基建市场,建立全新的公私合作模式,并明确效率优先、风险共担的开发原则。同时,计划的实施短期内会对劳动力市场结构产生影响,复兴蓝领经济,但长期上依然会面临劳动力转型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BOT--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力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1、引言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对道路、铁路、电力、水处理以及通讯等项目的投入。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国家进一步提出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要求。然而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政府的资金短缺。目前我国一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利用私营力量发展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积累了不少经验,其中BOT就是目前在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5.
龚昕 《经济论坛》2009,(15):48-49
为防止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我国计划4万亿建设投资,上海也计划5千亿工程投资,这些都有相当一部分投于基础设施。本文通过计量分析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来判断这笔投资将会对经济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私募股权基金可成为保险资金运用的重要渠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力  冯科 《新经济》2007,(5):86-89
2006年初,国务院批准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和渤海产业投资基金,1被认为是保险业拓宽投资渠道的重大政策突破。近两年来,欧美国家的私募股权基金纷纷进入中国,积极分享中国经济成长的高额回报,如新桥入主深发展、凯雷收购徐工及  相似文献   

17.
江时学 《经济月刊》2012,(10):77-77
欧洲债务危机爆发后,中国及时地伸出了援助之手。除了购买一些国家的国债以外,中国还在欧洲进行了直接投资,以帮助欧洲早日实现经济的良胜增长。毫无疑问,中国在欧洲的投资是双赢的。否则,中国或许不会愿意在欧洲进行投资,欧洲或许会将中国投资拒之门外。谁也不会做傻瓜。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后危机时代,继续加大各产业部门的国家投资是巩固前阶段经济刺激政策成果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了分析分部门投资政策的经济影响,文章构建了一个包含8个产业部门和8个区域的中国多区域宏观经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通过分析典型分部门投资情景的政策模拟结果,文章提出了三种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约束下的投资部门指向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22年,国际和地区形势深刻复杂演变,粮食、能源、债务多重危机同步显现,经济衰退风险和金融条件收紧改变投资者预期,跨国投资总体疲软。中国有力应对超预期因素影响,对外投资大国地位稳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扎实推进,对外投资结构和产业布局不断优化,积极参与全球投资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稳步拓展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领域投资合作新亮点,与东道国互利共赢效果显著。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对外投资经营需妥善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把握潜在发展机遇,更好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服务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广西政府公共投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公共投资是指以政府为主体,从公共利益出发,对具有经济外部性或社会效益的领域所进行的投资活动,最终形成有利于增进本地区乃至整个社会福利的公益性资产。2008年年底以来,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政府公共投资在促进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的过程中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