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人民币汇改成为近期市井议论话题。6月19日,中国央行――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发表谈话,称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中国央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为何要有弹性,  相似文献   

2.
董媛  张宗领 《现代商业》2012,(22):65-66
2005年7月21日,我国央行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10年6月19日又启动了二次汇改,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本文以这两次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为着眼点,探讨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原因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对外经贸财会》2010,(11):84-84
【启动汇改】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调2.1%,从此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逐渐形成更富弹性的汇率机制。  相似文献   

4.
自从2005年7月21日汇改之后,人民币对美元就在不断升值。但是之前人民币主要是被动性升值,而从2007年10月份开始,人民币的升值速度主动性增强。这对我国出口创汇最大、出口依存度高、产品附加值低、降价空间小的纺织服装业冲击是明显的。通过对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动因分析,从利弊两方面来考察人民币汇改对我国出口纺织服装业的影响,进而提出了我国出口纺织服装业今后应对汇率变动,优化自身结构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别用GARCH模型和EGARCH模型对中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前后中国外汇市场的核心汇率美元/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进行模拟,发现GARCH模型较EGARCH模型能够更好地模拟中国外汇市场的波动性,通过对汇改前后中国外汇市场波动性进行对比,指出汇改后中国外汇市场的有效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本文试将本次汇改与2005年汇改对我国贸易的影响作一比较,并利用我国进出口数据分析一个基本问题:人民币汇率变动能否对贸易顺差起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由于两次汇改时,我国贸易结构不同,汇改的具体部署也不一样,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产生显著影响,但对进口影响不显著,因此升值对贸易顺差的调节作用不确定。  相似文献   

7.
在制造业成本上升、外需仍然不振、内部经济力量拉动不足的情况下,人民币还将承受贬值的压力,汇改或许就是为此做准备。就在G20峰会召开前的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无预警地发布中国决定进一步推进汇率改革,加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这意味着中国自金融危机以来所采取的盯住美元的汇率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8.
刘晓丹 《商业科技》2010,(24):199-200
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立刻引发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政策的解读,分析此次汇改重启对银行、企业、居民个人的影响,同时提出了企业应对汇改的措施,以及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刘晓丹 《商场现代化》2010,(24):199-200
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立刻引发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政策的解读,分析此次汇改重启对银行、企业、居民个人的影响,同时提出了企业应对汇改的措施,以及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VAR模型考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中欧贸易动态影响。短期来看汇率升值出口减少,对进口的影响不显著;长期来看汇率升值出口、进口同时增加,对进口影响更大。另外,出口、进口对汇率的调整存在时滞,出口的调整速度比进口更快,时滞更短。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加工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辉 《国际贸易问题》2008,305(5):114-118
人民币汇率制度形成机制改革以后,人民币汇率的长期升值趋势将进一步对我国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国际贸易产生影响。本文运用协整分析、格兰因果检验和建立回归模型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对1981-2006年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加工贸易进出口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下降会刺激加工贸易进口、出口的增长,对此文章给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运用协整关系、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研究了1980年~2009年人民币双边实际汇率对外商直接投资(以下简称FDI)流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来看,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不仅不会导致FDI流入的减少,反而能够促进FDI流入的增加;中国的开放度和政策稳定性使FDI流入呈现为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汇率与中国对外出口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协整、误差修正模型、多元回归模型等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对中国内资企业出口与汇率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实际有效汇率与中国企业内资出口间没有因果关系,并且无论在长期和短期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都不能有效地解释内资出口的变动,说明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内资出口影响非常小。国际上因为贸易逆差而指责中国的汇率政策,其理由是不充分的。  相似文献   

14.
贸易模式、汇率传递与人民币汇率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中国现行贸易模式的特点,文章从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入手,采用了新政治经济学中关于汇率制度战略选择的研究方法,对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弹性和汇率升值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对汇率变动的反应弹性差异很大,不同国际贸易模式下的汇率传递系数是不同的.因此如果我国现行对外贸易依然以加工贸易为主,扩大汇率波动幅度在理论上并不会对我国社会福利产生严重影响.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加大汇率弹性更有利于丰富货币政策当局的工具选择范围,有助于国内货币政策独立性的保持,也有助于推进出口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是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方向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进出口总额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1994年1月至2005年7月、2005年8月至2006年11月这两个阶段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我国进口总额、出口总额的月度数据进行相关处理,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验证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2005年7月21日汇率制度改革的实施,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正在减小,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以改善其贸易逆差之举在实践中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1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7月21日汇改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趋势和双向波动特征,给中国进出口企业经营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如果不能成功应对,中国进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利益将无法实现。只有充分认识和重视汇率波动对企业的影响,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中国进出口企业在汇率日益波动的背景下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7.
通过1985年~2010年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额(SITC0-4)、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额(SITC6、SITC8)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额(SITC5、SITC7)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及非市场因素出口退税额的协整分析,认为出口额的汇率弹性由大到小依次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资源密集型产品,因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有利于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至少是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同时,从出口退税额前的相关系数来看,中国应转变出口退税的政策倾向,加大对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8.
汇率改革对浙江省重点行业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汇率已逐渐成为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参数。本文在调查汇改后浙江重点行业企业主要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汇率风险对不同行业企业出口的影响及企业应对汇率风险的主要手段,解释了企业的生存能力,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汇率波动是影响FDI流入的重要因素。基于1994~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本文构建带有金融危机变量的模型和利用邹氏检验法对后危机时代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与FDI流入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经过实证检验发现,金融危机改变了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与FDI流入之间原有的负相关关系,中国成为外资的"避风港"和外商规避贸易壁垒是后危机时代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有利于FDI流入的两个主要因素。同时,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波动更加贴近市场实际汇率水平,会增加FDI的流入,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稳定。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进出口商品价格具有显著传导效应,研究发现,当企业销售量下降、营业收入减少时,企业成本粘性增强,企业自由现金流下降明显,这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确实存在成本粘性行为,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是导致企业成本粘性行为之一。当企业存在成本粘性特质时,研究发现,企业收入呈负增长,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快,成本粘性加剧,企业自由现金流下降趋势更加显著,人民币汇率波动作用于微观企业现金流或通过成本粘性机制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