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寅飞 《中国经贸》2011,(14):14-15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后,国家主权金融危机随即在各国肆虐,尤以欧元区为最。从最初的冰岛危机、希腊危机到“PIIGS”的经济下滑,债台高筑,信用降级,主权债务危机已在欧元区蔓延开来,甚至有向世界范围波及的倾向,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为历史罕见。此次危机的产生于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第一,统一的货币政策极大地限制了欧元区各国运用经济政策发展本国经济的空间。第二,“生产性”缺失使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下降。第三,国家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限制了欧元区的经济发展潜力。第四,复杂的决策机制使欧元区很难在危机面前迅速做出反应并对危机国实施救助。主权债务危机的产生及放大,不仅对欧洲,而且对世界经济的复苏都将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冰岛到希腊再到欧洲,成为金融危机后遗症的主权债务危机正在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或将对全球尤其是欧元区国家经济复苏造成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3.
张锐 《沪港经济》2011,(11):32-34
尽管欧盟和欧元区国家的领导人,挖空心思试图缓解主权债务危机,但这一金融病魔依然死死折磨着欧洲经济。时至今日,不仅希腊等欧元区外围国家险象环生,而且诸如意大利等欧元区核心成员国也是警报不断。无奈之下,欧洲人急中生智,试图推出欧元债券以对欧债危机作一个了断。然而,由于很难得到欧洲国家的一致睦认同,加之缺少必要的制度和技术支...  相似文献   

4.
欧元区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欧元及欧盟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认为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基本性质属于南欧国家寅吃卯粮所导致的财政危机,但是由于欧元区在制度设置和运行机制上存在缺陷,使债务危机演变成欧元的信任危机。欧元区成员国和欧盟业已认识到欧洲货币联盟的不足,通过加强财政政策一体化来克服欧元区的内在矛盾似乎不可避免。欧元不会因为主权债务危机的冲击而垮台,但是欧洲经济将受到债务危机的拖累,增长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5.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欧元区经济:困境、根源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纯  王磊 《西部论丛》2010,(3):22-24
后危机时期欧元区经济的表现和遭遇的政策两难 2008年9月爆发的金融危机对欧洲,尤其是欧元区国家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此次冲击可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8年9月到2009年4月),金融危机迅速向欧洲大陆蔓延,主要表现为部分金融企业最先受到危机冲击,然后,开始蔓延到实体经济,造成欧元区经济全面下滑,而经济结构中金融比例较高的英国、冰岛和爱尔兰首当其冲,对外资依赖重、部分转型未遂的中东欧国家则深陷债务危机之中,各成员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进行应对。  相似文献   

6.
“欧猪五国”主权债务危机及欧元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当全球经济刚刚走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而进入复苏之际,从希腊开始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又给世界经济以巨大冲击。本文以"欧猪五国"为切入点,从危机国家自身经济结构、欧元体制和外部冲击三方面探讨"欧猪五国"债务危机发生的原因,并分析其对"欧猪五国"发展、欧元区生存、欧盟一体化进程和全球经济复苏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各方救助,目前"欧猪五国"的主权债务危机已有所缓解,断言危机国家将退出欧元区并因此而最终导致欧元崩溃缺乏根据,但这些国家要重新达到欧元区财政趋同标准必须经过痛苦的调整过程。  相似文献   

7.
我谈一下欧债危机的影响以及进一步发展中欧经贸关系的考量。中欧经贸领域的合作有很多机遇现在欧债危机的高峰已经过去了,但我想再说一点,欧洲部分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并不是欧元的危机,也不是欧元区的危机,更不会导致欧元区的解体或者是欧盟的解体。我们相信,欧盟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上还会进一步发展。同时,欧洲部分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也不同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以及进而引发的经济危机。但欧洲部  相似文献   

8.
倪舒 《中国经贸》2012,(7):30-31
赋予欧洲稳定机制(ESM)"最终贷款人"角色、在欧洲建立统一的银行监管体制和一揽子刺激经济增长计划,就愈演愈烈的债务问题,6月底刚刚落幕的欧盟峰会终于拿出了突破性解决方案。可已错过最佳时机的欧元区,再希冀依靠"过期"的突破性决定力挽狂澜,似乎有些痴人说梦。果然,欧盟峰会结果的积极影响只停留了几天时间,之后市场再次转向继续唱衰欧元区,就细节执行无章可循再次质疑欧盟方面的执行力,欧债危机阴云依旧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9.
2008年爆发的西方金融危机代表着全球治理的转折点。欧洲一直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居于"霸权"地位:欧洲自1945年以来主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在二十国集团占据多数就说明了这一点。但是,有两大因素改变着欧洲在全球治理的主导地位:第一,欧洲地区一体化(欧洲地区治理)的危机尤其是目前的欧元区危机严重弱化了欧洲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第二,世界政治经济中的"权力转移"尤其是新兴大国在全球治理中作用的上升,必然导致欧洲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相对下降。自主权债务危机爆发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三驾马车"之一的身份与欧盟委员会、欧洲央行一道介入欧元区危机。二十国集团也在欧债危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以前,欧洲和西方通过多边制度介入了非西方世界的经济治理。但是现在,新兴大国通过加强现有国际经济制度历史性地介入了欧洲的经济治理。在未来,西方和非西方之间的相互治理进程能够进一步促进全球治理的转型。二十国集团已经建立的宏观经济政策合作机制,即"相互评估进程"具有启发意义。以此为基础,西方大国和非西方大国可以就形成"相互治理进程"进行谈判。  相似文献   

10.
李钢 《中国经贸》2012,(9):36-36
我谈一下欧债危机的影响以及进一步发展中欧经贸关系的考量。 中欧经贸领域的合作有很多机遇 现在欧债危机的高峰已经过去了,但我想再说一点,欧洲部分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并不是欧元的危机,也不是欧元区的危机,更不会导致欧元区的解体或者是欧盟的解体。我们相信,欧盟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上还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