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中国化纤行业里屈指可数的大企业之一,荣盛的发展模式和每一步的战略行动都可堪称为行业经典。从1998年的"放弃织造、上马化纤"到2010年"深交所挂牌上市";从确定向上游走后开始不断投资的宁波、大连、海南PTA项目,到近期的上游石化项目;从为了适应新时代建设的"盛元差别化纤维"项目到该项目大手笔的"机器换人",荣盛在中国制造业的民营企业榜单中一步步裱新着自己的行业地位,掷地有声的传递着对未来的信心。  相似文献   

2.
翁国娟 《化工管理》2014,(28):62-63
在全球经济增长普遍趋缓之际,中国作为全球化纤的制造基地,如何才能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国内化纤业界近期就此进行了调查研讨,形成了"以科技创新和产业链合作驱动化纤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共识。据笔者了解,高性能纤维是全球化纤工业的发展趋势。近10年间,全球化纤产量以年均3%的速度增长,而高性能纤维以接近30%的速度在增长,未来5-10年将是高性能纤维发展的黄金期。  相似文献   

3.
牛方 《中国纺织》2014,(12):32-33
从2014年行业运行呈现出的三大变化可以看到,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化纤工业的发展已经无法按照过去依靠量的增长的发展模式再继续下一个五年,乃至十年了。2014年是中国化纤工业进入调整期的第三年。"十二五"以来,尤其是从2012年开始,行业整体步入下行通道,需求日渐低迷、成本日渐上升、利润日渐下滑......  相似文献   

4.
牛方 《中国纺织》2014,(10):46-50
中国化纤工业在经历了高速发展的"十五"、"十一五",奠定了全球化纤生产国的地位之后,踏入"十二五"以来,就遭遇了一年接一年的行业低迷,持续的两位数的下降着实让人有些失望和突然。然而,这并非仅仅是化纤工业出现的变化。全球化从"峰值"转入了"回潮",每一个参与其中的经济体都出现了发展环境的不同演变。中国,按照近期铺天盖地的言论:"我们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常态’"。"新常态",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慢"。行业发展会慢下来,产能增长会慢下来,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目前废旧化纤材料的来源以及回收利用的现状出发,对目前废旧化纤材料再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废旧化纤材料在回收、再利用工艺技术优缺点;着重分析在共混改性工艺技术存在的瓶颈;最后展望了废旧化纤材料回收利用新技术,提出将废弃的化纤材料做成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高分子新材料并形成产能,必将促进废弃化纤材料回收与再利用整个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上,《2011~2015年:中国化纤行业发展规划研究》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化纤产业的六大发展方向:替代棉花等天然纤维资源的高仿真功能性纤维、产业用化纤、航空航天特种防护等需求的高性能化纤、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及循环利用、加大市场推广。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化纤行业高速发展的是成长之痛,受原料成本高企、常规产品趋同性发展、下游纺织业景气程度下降等影响,许多化纤企业陷入为日益微薄的“蝇头小利”而挣扎的境地。差别化发展这一概念并非陌生,  相似文献   

8.
梁瑞丽 《中国纺织》2013,(11):74-76
10月23日,以"建立废旧纺织品回收及利用体系,实现纺织业永续循环发展"为主题的"废旧纺织品回收及利用"论坛在北京服装学院成功召开.会上,与会领导、专家及学者一致认为,在我国开展废旧纺织品回收及综合利用前景广阔、意义深远,但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政府的支持是第一位的,有了政府的支持,这个行业才能有更长远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有俗语叫做:"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放在企业经营领域也是万分恰当。 化纤行业低谷运行已经持续了两三年,期间每个企业都是使劲各种解数力挽当下的颓势,"盈利"成为了头等大事。然而有些企业却在同行不断降价、贱卖、争抢客户的面红耳赤中思考着如何"发展"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牛方 《中国纺织》2013,(1):30-30
2012年对于中国化纤行业而言,"利润明显下滑"无疑是整个年度的焦点话题,引发了一系列的关注、热议、分析、乃至猜测。尽管这样的下滑是行业周期性规律的必然历程,是行业逐渐回归理性的客观表现,但是两位数的下降幅度也着实夺人眼球,而其背后更掩藏着诸多化纤企业的苦楚。作为中国化纤协会会长的端小平,在这一年也不得不频繁地被问及"中国经济会好吗?"、"还有创新的机会吗?""未来的路要如何走?"等一个个盘结在企业家心中的问号。  相似文献   

11.
化纤行业是纺织服装行业的源头,化纤产品的创新能为后道行业的创新提供有力支撑。在即将召开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上,针织、产业用、家纺、印染、面料等行业的相关领导,将齐聚吴江,论剑化纤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粘胶短纤维行业市场形势可谓瞬息万变,2007年的“疯狂”、2008年的“跳水”、2009年的“回升”,今年粘胶短纤维市场整体呈现“盘整”态势,产品售价先扬后抑,而后又有小幅上调,市场起伏不定。唐山三友集团兴达化纤有限公司在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取得了长远的发展,其发展模式以及新产品研发、新技术应用等值得业内企业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3.
《中国纺织》2011,(2):38-39
2010年,我国化纤产业以优异的表现走出危机。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未来化纤行业必将进入一个新的上升周期。"十二五"期间,在"自主创新"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指导思想框架下,根据国际上经济、产业、技术工程发展的大趋势,结合我国工业经济现阶段的情况及发展态势,中国化纤行业将在规模化、差别化、新兴材料化、生物质纤维和生化原料4个方向上有所突破,最终在实现低碳、绿色经济的战略目标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牛方 《中国纺织》2021,(3):90-91
对于今天的化纤生产制造来说,原液着色已经是一个相当成熟的技术.成品即为有色纤维,免去后道染色可能会产生的废气、废水等难以消减的“环境三废”,从逻辑上来看,原液着色纤维的绿色属性“完美无瑕”.但,满足市场需求远不止于此. 一根纤维的市场价值需要多种技术叠加赋予,原液着色只能算是“基底”,在此基础上的“差别化”产品开发才是...  相似文献   

15.
牛方 《中国纺织》2012,(9):39-42,44,45
2012年是贯彻落实纺织化纤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是实现"十二五"目标而夯实基础的重要一年。在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持续低迷,行业运营成本逐年上升的背景下,化纤工业依靠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行业亟待寻求新的出路,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第十八届国际化纤会议召开之际,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接受本刊记者采访,围绕本次会议主题"高成本时代化纤行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当前化纤行业的发展现状、遇到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出路做了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中国纺织》2005,(10):68-68
中国台湾纺织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化纤业.在纺织纤维的比例中.2004年.化纤的比例占到87.4%.棉花的比例占到11.5%.台湾化纤业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2003年.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聚酯纤维发展的排序中.台湾仅次于大陆.排名第二。台湾能够在竞争中生存.主要依靠差别化纤维的发展.依靠纤维精制化和功能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牛方 《中国纺织》2014,(7):33-35
在全球化纤界中,"制造大国"的交椅非中国莫属。"占据世界产量的70%",仅凭这一点称之为"大国"绝对名副其实。但是大国也有自己的尴尬。化纤产量、消费量世界第一的中国,在学术理论研究领域却非全球主阵地。差距与责任近日,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化纤专业委员会、国家纺织化纤产品开发中心共同组织的"2014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化纤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天津召开。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化纤工业不断强调发展模式要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的今天,永盛新材料打出了:"聚焦差异化,创新谋发展"的企业发展口号。2015年3月18日,在上海,2015年中国国际纺织纱线(春夏)展览会的现场,永盛新材料举办了新品发布会,发布会的主题就是:"聚焦差异化、创新谋发展"。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高勇副会长,徐文英副会长,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消费品司陈新伟处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端小平会  相似文献   

19.
纺织日历     
《中国纺织》2014,(7):6-6
6月14日农历五月十七星期六"旧衣零抛弃"促行业绿色发展6月14日,由民政部指导,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主办的"旧衣零抛弃——品牌服装企业旧衣回收活动"在波司登北京复兴商业城旗舰店举行。"旧衣零抛弃"活动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资源综合利用和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相结合的一项创新举措。通过品牌企业自主回收旧衣物,将产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社会慈善公益事业结合起来,实现互利共赢。目前,我国每年在生产和消费环节产生2000万吨左右废旧纺织品,再利用率不到14%,如果全部能回收利用,年可提供化学纤维1200万吨、天然纤维600万吨,相当于节约原油2400万吨.  相似文献   

20.
去年,由于棉花等天然纤维价格高涨,化纤企业迎来了十几年不遇的好年景,化纤产品价格接连翻番,但同时,由于今年银根紧缩,电荒、用工荒,不少企业似乎又岌岌可危,多方因素影响下,化纤企业的现状和走向不免让局外人看不清楚。不论是怎样的大形势,具体到每一个个体,都会为同一个问题递交上不同的答案。后危机时代的种种复杂现象没有给企业家陈建华作出决策造成困扰,他带领江苏恒力集团专注于科技创新,填补多项国际空白,在国际化纤领域稳步上行,为中国化纤企业赢得了话语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