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1 毫秒
1.
目前,国家正在积极对房价进行调控,并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但由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双方调控收益方面的差异,使得调控政策执行还未完全发挥其最大效果。通过博弈论的方法分析在不同信息条件下中央与地方政府对房价政策的博弈可以看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规制的成本过高,是我国高房价难以制止的原因;通过引入公众参与机制,同时加强制度约束等方式可以降低规制成本;通过减少中央政府调控成本、合理建立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等途径,可以改善我国现有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效果。  相似文献   

2.
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是中央政府对整个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是协调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财力的一种必要措施。本文通过对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以及两地方政府对于中央资源争夺的博弈模型进行分析,认为应当确立公共产品和服务均等化与转移支付制度的发展方向,将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范围划分制度化,并促进政府信息的公开化,以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单一制度下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因而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要受到中央政府的制约.在现如今的国情下,我国的经济制度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存在着明显的利益冲突.而处理政府之间的财政矛盾与冲突的最有利,最有效的工具就是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了,它是经济手段与政治手段的有机结合体.  相似文献   

4.
鄢毅 《消费导刊》2009,(24):79-79
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在分税制基础上实行的一种财政调节制度,是协调中央和地方财政分配关系、强化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重要手段。由于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制度设计方面存在缺陷,地方政府在与中央政府的利益博弈过程中过分追求本位利益最大化,从而影响到了制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一、地方政府间竞争类似于区域垄断公司之间的竞争 探讨地方政府间的竞争关系,必须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说起。在分税制改革之前,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属于“死乱循环”,即“一放就乱,一乱就抓,一抓就死,一死就放”。从这个循环逻辑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点:一是尽管存在地方利益,但是这种利益分配机制并没有制度化,中央政府可以较为随意地下放(放)或上收(抓)地方公共资源;二是由于市场发育水平较低,地方政府之间对流动性市场资源的竞争不如现在这么激烈。但是在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之后,从财权与事权划分上,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有了相对稳固的合同契约关系,地方政府按税种获得法定收入,  相似文献   

6.
经过近10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央政府高等教育投资占的比例有所下降,并形成了中央和地方分别投资于高等教育中不同层级部分的分工格局,中央政府更加集中于投资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高级部分。本文证实了中央政府的高等教育投资对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投资具有替代作用,中央政府直接投资举办高校替代了发达地区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发展高等教育的责任,应该主要交给地方政府。中央教育投资的功能应该向“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转变,中央财政的教育职能首要的是解决地区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促进实现教育机会的平等,应该把更多的中央财政资金用于农村和贫困地区举办义务教育、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7.
《四川物价》2003,(3):42-43
魏杰在访谈中指出,我国现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国有资产归中央所有,地方分级管理,也就是地方政府没有所有权,只有管理权。这样做的一个严重结果,就是导致了国有资产在交易上的较高社会成本,例如,因为任何地方政府都只有管理权而没有国有资产的交易权,只有中央政府才有权批准进行国有资产的交易,  相似文献   

8.
陈晨 《商业时代》2012,(27):101-102
和谐行政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保证。我国正处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的发展、地方自主权限的扩大、新的社会、经济、政治环境使得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本文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角度出发,分析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中不和谐因素的表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理想的和谐行政目标,以及行政和谐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1994年我国开始实施财税分税权制度,分税制改革旨在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提高中央政府与地方财权与事权的匹配,刺激地方经济的发展以及使地方之间财力得到合理均衡。分税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理顺了中央与地方财政的关系,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在这十几年的运作中出现了一些列的矛盾与新问题,该文意在对中国现行分税制中出现的重要问题进行探讨,对分税制改革的展望。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省际民族聚居区地方政府现状以及我国现有地方政府合作机制中的互利模式、大行政单位主导模式和中央诱导模式三种模式的特点,得出省际民族聚居区地方政府跨界协作适用于中央诱导模式,最后提出实施该模式的对策建议,即中央政府应对跨界协作行为进行引导和激励、限制地方政府间过度竞争、设立专门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土地市场化过程中的三方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小玲 《财贸经济》2005,(11):64-68
土地市场化配置对于合理利用稀缺的土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中央政府希望通过从上到下强制性制度变迁行动,达到土地市场化的目标;而随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灶吃饭"和"财政分权"等政策的实施,地方政府逐步演变成为具有自身效用函数的政治经济组织;土地的实际占有者也不再是政府部门可以任意支配的机构,随着"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等改革措施的实行而成长为市场体制下的微观经济主体,要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因此,中央政府的供给型制度创新行动并不必然转变成地方政府,特别是土地占有者的自觉行为.于是,在政策传递的过程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土地实际占有者之间的博弈便产生了.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角度,运用博弈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土地市场发育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土地实际占有者三方博弈的过程、结果及其对土地市场化配置的影响,阐明我国土地市场发育迟缓的制度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中央与地方国有控股公司现金持有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将政府作为终极控制人下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再分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控股公司,在相关的理论定性分析基础上,实证分析了中央与地方国有控股公司现金持有量的价值效应。分析表明,中央与地方国有控股公司的现金持有量的价值效应差异较大,中央政府控制的公司现金持有的市场价值更高。对这种差异形成的解读,除了已有理论对此诠释外,文章认为中央与地方国有控股公司占有资源的禀赋差异也是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中国式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膨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婉 《财经论丛》2010,(3):24-30
本文通过理论和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仅就预算外收入问题本身并不能解决预算外收入膨胀。从根源上说,它受我国中央和地方间的财政分配模式的影响。如果要降低地方政府对预算外收入的依赖,中央政府必须考虑,把更多的收入资源和收入权力让渡给地方政府,减少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依赖,增加其财政的自给程度。在支出方面,需要增加地方政府的支出规模。  相似文献   

14.
从一般的经济理论来分析,粮食宏观调控主体应该是中央政府,并构建以中央政府为主、地方政府参与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但是我国目前的粮食宏观调控却通过省长负责制,演变成了以地方政府为主,中央政府参与指导的多元化、分散式调控体系。这种调控体系导致了调控权利分散、调控责任不清,调控成本增大。文章通过对这种分散式的、多元化调控体系的分析,提出了选择粮食调控主体的一般基本要求,并对在新的调控体系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调控权利和责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乔新生 《商界名家》2006,(11):77-78
关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产关系问题。目前存在着两种学说:一种是财政联邦主义:一种是财政集权主义。前者试图通过宪法和法律,将中央政府财政与地方政府财政进行适当的区隔,并且用地方财政权约束和抗衡中央财政权。在联邦制国家,宪法和法律一般将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进行明确的划分。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法定权限内增加税收或者减免税赋。不过.在不同国家财政联邦主义的含义有所不同.有些国家的学者认为财政联邦主义只是宪法的理论描述,中央政府可以随时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后者是一种强调中央政府起支配性作用的财政分配理论。财政集权主义主张“先集中、后返还”.实行收支两条线。地方政府的财政权受制于中央政府的财政权。地方政府不能根据当地生产力发展需要.主动制定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16.
吴昊 《现代商业》2011,(32):50+49
社会保障的顺利实施是一项十分复杂的过程,其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是厘清在社会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目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职责划分尚存很多模糊之处,对社会保障制度有效运行和长远发展构成了一定的影响。对国家社会保障事权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划分就显的尤为重要,而集权与分权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应用能够为其提供具体的思路与路径。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单一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地方政府的政治管理及经济管理都受到中央管理的影响。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既是一种政治管理手段,也是一种经济管理制度,能有效缓解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的矛盾,推进我国财政体制的进一步完善。良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能建立中央与地方的和谐关系,调节各方面的利益冲突,实现中央的财政目标,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此,以我国当前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为例,就其中的问题及相关的利益冲突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刘燕  孙海涛  曾雄丰  刘娜 《商》2014,(4):255-255
近年来,在中央政府的宏观政策指导下,地方政府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地方政府改革的动因很多,包括地方政府自身改革的需要、社会制度环境的变化、改革主体自身的利益和价值追求等。本文将从地方政府改革主体的视角,分析在中央政府授权和强制推动、地方政府自主改革和社会力量推动下改革主体的不同动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我国地方政府改革主体的I—CLS利益动因模型,以期能对我国地方政府改革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转变政府职能是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政府,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有共性的一面,也有差异的一面。其中一个最大的差异是前者考虑社会总体利益,后者关注局部利益。这种利益格局使历次宏观调控都多少有一些地方与中央博弈的味道。这里不能简单地讲地方政府这种做法对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财政转移支付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转移支付体制在改善政府间财政关系、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现实中我国转移支付体制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从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现状分析入手,进而应用博弈论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转移支付方面的财政行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范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改善地方政府财政行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