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秋蚕发病的主要原因桑蚕饲养一般分为春蚕、夏蚕、早秋和晚秋蚕,四茬蚕中早秋、晚秋蚕的发病率最高。其主要原因:一是养蚕环境病菌增加。二是桑树进入缓慢生长期,桑叶易老化,加之桑病不同程度发生,致使秋季桑叶叶质差。三是秋季气  相似文献   

2.
吴士平 《致富天地》2007,(10):27-27
近几年,中晚秋蚕的产量一直不稳,究其原因,主要是发生了“血液型脓病”。怎样防治中晚秋蚕“血液型脓病”呢?现将基本方法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杨慧 《致富天地》2007,(1):27-27
晚秋蚕饲养结束后,在桑园套种一季豌豆,采收青荚上市。每亩可增加收入500-600元。桑园套种豌豆,要求豌豆品种早熟,植株矮生直立。中豌6号开花、成熟早.结荚整齐。灌浆鼓粒快,直立性好,适合在桑园套种。[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杨慧 《致富天地》2005,(6):34-34
在高温闷热的环境中养蚕,蚕容易发生中肠型脓病和病毒性软化病。这两种蚕病发病规律相似,一批蚕种往往同时发生,蚕农把它们统称为“白口病”。蚕患病后群体大小不一,眠起不齐,发育缓慢,个体瘦小,食桑量减少,行动不活泼,粪便变形并有粘液。5龄蚕患病后多表现为假热,常爬散到蚕座四周静伏不动,排出微绿色或带白色的粘粪,临死前吐出大量胃液。可采取以下措施预防这两种病: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不少蚕农在防治蚕病时,因求治心切,用药常是超剂量、超常规,其结果却使蚕儿药物中毒、病势加重等,造成养蚕生产中不应有的损失。笔者将养蚕期用药常见的五大误区介绍如下,供广大蚕农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日照不足叶栽植过密,或栽在遮荫地的桑树,桑叶长期日照不足,用于喂蚕,蚕儿生长缓慢,体质虚弱,易诱发蚕病。[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多重PCR快速检测四种蚕微粒子病原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 蚕微粒子病(pebrine disease of chinese silkworm,PDS)又称为锈病、斑病、微孢子病等,是由原生动物孢子虫纲的微孢子虫(microsporidia)寄生引起的一类蚕的传染性原虫病。普遍发生的家蚕微粒子病的病原是属原生动物门,孢子虫纲,微孢子虫目,微孢子虫科,微孢子虫属: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 naegeli)。微粒子病的第一次流行是1845年发生于法国,后来传遍意大利、西班牙、叙利亚及罗马尼亚。  相似文献   

8.
小蚕期(1—3龄)是养蚕生产的一段关键时期,只有精心饲喂、科学管理,才能为后阶段无病高产打下良好基础。农村养蚕生产中,一些蚕农怕麻烦、图省事,小蚕期.仍大多采用全叶喂蚕,结果造成幼蚕发育参差不齐,桑叶严重浪费现象。  相似文献   

9.
蚕蛆蝇是完全变态昆虫。产卵寄生在蚕体上,孵化成蚕蝇蛆后,便钻人蚕体内,破坏蚕的内部组织,体外则形成黑色病斑。当这种蚕蝇蛆早期寄生于蚕体时,会使蚕染病死去;在五龄后期寄生于蚕体时,会在蚕结茧后从茧的一端钻出,茧上出现蛆孔,不能缫丝。因此,蚕蛆蝇对养蚕业危害很大,必须杀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论蚕丛与蜀     
“蜀”是蚕丛族的图腾,其原始形象为野蚕,后代追忆蚕丛则为吐丝的蚕。据《蜀王本纪》所记,古蜀曾历时三、四千年之久,蚕丛时代距今约6000年左右,这个时间与茂县营盘山遗址的考古结果也基本吻合。考古证据表明,“蚕”是表意,“丛”是表音。  相似文献   

11.
一、落实消毒防病卫生制度1.蚕前消毒。一扫二洗三消毒。消毒前打扫好蚕室、储桑室及周围环境卫生,然后洗净所有的养蚕用具,再用配好的消特灵或漂白粉液对蚕室、储桑室、周围环境、用具彻底消毒,不留死角。一袋漂白粉或消特灵兑水25千克,现配现用。  相似文献   

12.
周应良 《致富天地》2009,(12):33-33
一、简易活动蚕台的制作 1.蚕台规格 一般有2.5×1.2米或3×1米两种规格,每层3平方米实用面积,10层为一组,蚕座总面积30平方米,可饲养一张蚕种。应根据蚕房宽、窄和养蚕多少适当调整规格。  相似文献   

13.
1.病原方面的原因 无疑没有病原微生物也就没有疫病的发生,而病原微生物易于对付也就不存在防治难的问题。疫病防治难与病原的特点息息相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育雏中雏禽死亡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环境温度不当,笼(栏)内群体过大,垛堆压死;二是环境及用具消毒不好引起疾病,加之病后用药不当造成死亡;三是管理不当造成意外伤害。为此,必须抓好以下八个关键环节:一是选养优良品种选养优良品种,—要充分认识选择品种的重要  相似文献   

15.
所谓漏空透气蚕座育蚕,就是利用聚乙烯塑料折簇铺垫形成漏空透气蚕座,辅之以塑料薄膜覆盖防干,达到3~4龄蚕一日给桑一回的目的。这样育蚕还可以起到桑叶与蚕粪分离、减少除沙次数、提高饲育密度、实行自动扩座等效果,从而比平面一日三回育蚕节省作业工时50%,节省蚕座面积50%左右,节省桑叶15%左右。蚕茧产量与质量明显提高。一、漏空透气蚕座的设置在蚕台育已经搭架好的芦帘上,铺设一层聚乙烯塑料薄膜或塑料编织布,并在芦帘四周围成高20~24厘米的边框,形成一个多层的大型饲  相似文献   

16.
每年有大批的高校毕业生进入企业,企业如何用好这些专业人才,留住专业人才,成为一个新的课题。一般而言,企业能否赢得员工全身心投入的关键因素在于其能否为员工创造环境和条件,使得员工在获得物质回报的同时,得到获取成就感和自我实现感的职业机会。该文从电力控股企业目前存在的留人难这一问题出发,探索如何进行新进大学生入职规划管理,留住人才、留住人心。  相似文献   

17.
白僵蚕是我国传统的中药,具有润肺化痰,解痉止血等作用。我们采用塑料大棚人工生产白僵蚕,不但可以大批量地生产白僵蚕,而且质量好,效益高,一张蚕种生产白僵蚕是卖茧收入的3倍以上。该技术可防止白僵菌对养蚕地区环境的污染。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桑粉虱是桑树的主要虫害之一。阴雨绵绵的秋季,是桑粉虱发生较为严重的季节。被桑粉虱危害过的桑叶多引发煤污病,成为桑园主要虫害,严重影响养蚕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9.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口蹄疫主要侵害偶蹄动物,偶见于人和其他动物,易感动物达70多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我国将其列入一类动物疫病。口蹄疫的特点牛尤其是犊牛对口蹄疫病毒最易感,骆驼、绵羊、山羊次之,猪也可感染发病。该病具有流行快、传播广、发病急、危害大等流行病学特点,疫区发病率可达50%~100%.  相似文献   

20.
番木瓜花叶病毒病是近年来番木瓜产地普遍发生的毁灭性病害。植株一种下后就会发病,叶片上出现斑驳型黄色花点,新叶密集紧束,迅速失绿并变硬脆,易折断,其后不发新根,不长新叶,植株越长越小,并逐渐枯萎死亡。感病植株无法开花结瓜,产量低,品质差,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