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电信业》2003,(8):74-74
面对飞速发展的中国电信市场,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和北京邮电大学日前宣布,双方共同建设的下一代电信网络(NGN)联合实验室正式启动,为中国电信运营商部署和利用下一代电信网络提供了充分的技术、平台与服务保障。联合成立的下一代电信网络实验室是把全球领先的IIP电信平台与北邮卓越的下一代电信网络软件进行完美的结合,共同在中国电信市场推动下一代网络的应用。全球电信行业的专家一致认为,下代电信网络将在未来几年得到全面发展。现在,消费者通过掌上电脑、移动电话以  相似文献   

2.
1999年开始,原中国电信经过两次拆分重组,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两大固网运营商从2004年开始就步入了历史上最艰难的时期。在这样的形势下,除继续争取宏观环境的改善,两大固网运营商亟需寻找降低网络成本、增加业务收入、开发业务的战略性新途径,而下一代通信网络(NGN)概念的形成和相关技术的发展为两大固网运营商提供了一次重要的战略转型和发展的机遇。而作为固定电信市场的后进入者,新兴电信运营商通过NGN进行技术创新和差异化服务,彰显新进入者优势,解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共同打造中国下一代网络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耀理 《当代通信》2004,(11):37-40
为有效推进下一代阿络(NGN)在中国的发展.在中国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和指导下,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主办的“2004全球NGN高峰论坛”于2004年4月26日-28日在京召开。此次高峰会在以”共同打造中国下一代网络未来”为主题的大旗下,来自lTU的高官和国内、外的专家、运营商以及知名的设备厂商齐聚一堂,围绕NGN的背景与定义.技术体制、演进路线.发展现状,技术趋势.业务应用和市场前景等几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局局长赵厚麟亲率ITU—T11组,13组和TSAG组等相关研究组的主席.副主席参加研讨.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院士、中国电信集团总工程师韦乐平教授.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原总工程师雷震洲教授等30多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在会上发表了演讲.会议就中国NGN的发展方向和未来的研究重点、下一代网的核心技术.下一代网的发展方向.软交换的组网技术等组织了三场精英论坛。通过讨论专家们认为:在国际未来NGN各层面技术的发展趋势、运营商传统网络向高性能可盈利NGN的演进方式及下一代新业务的开发和运营模式等倍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上。中国在NGN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将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4.
我们进入一个多彩的信息社会,在无处不在的网络世界中,通过互联网、电话网、移动通信网自由的沟通,第一代网络影响并且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憧憬着下一代网络能够带来更多的飞跃。下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和NGN正在向我们走来:业界关注的3G网络测试已经完成,通信设备制造商正在摩拳擦掌,期待3G网络建设早日动工。备受瞩目的以IPv6协议为核心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项目启动已经一年,而被通信产业寄予厚望的NGN也正在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5.
我国运营商和制造商对IPv6的技术与应用部署、实践可以追溯到2001年。2001年5月份,中国电信就开始了《IPv6总体技术方案》项目的研究工作。2002年初,中国电信集团湖南电信与天地互连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中国湖南电信IPv6商业实验网”,在IPv6网络建设、运营维护、应用系统开发及商业推广等方面全面合作。  相似文献   

6.
《中国电信业》2005,(12):68-69
随着电信市场竞争的日趋加剧以及用户对数据业务需求的不断扩大,电信运营商加快了迈向基于 IP 的下一代网络(IP NGN)的步伐,希望通过构建融语音、数据、视频于一体的下一代网络,快速部署创新的业务和应用,同时有效降低整体拥有成本。为此,电信运营商需要融合的基础设施,在提高现有业务供应水准的同时,为未来的业务提供生命力更长久的框架,同时拥有提供增值化和个性化的手段,从而为用户带来全新的通信体验。IP NGN 意味着电信运营商网络和业务观念的彻底变革;它不能简单地通过购买获得,而是需要创新的思维和方法,通过不断地演进适应客户变化的需求以及未来技术带来的更多机遇。为此,思科不仅提供了较业内许多厂商更具有观念先进性和系统综合性的 IP NGN 解决方案,而且设计出完善的思科电信运营商战略,致力于帮助电信运营商借助全新的服务扩大收入,最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相似文献   

7.
目前,作为全球通信新技术和应用的主要市场,中国IPv6的发展正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作为下一代网络的基础核心协议,IPv6已经成为各国抢夺下一代网络话语权的焦点。在我国,尽早实施以IPv6为基础核心协议的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战略和建立高起点、开放性的大规模IPv6实验平台已经迫在眉睫,以IPv6为核心技术的下一代网络以及应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为使读者更加系统、全面地了解IPv6技术及其应用,了解IPv6在产业界的最新进展以及全球IPv6发展与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快IPv6在我国的商业应用,探讨运营商未来基于IPv6的成熟商业模式,我们将从本期开始开设'IPv6视野”栏目,由北京英纳特网络研究所所长刘东从网络、产业标准、应用、产业合作、创新、国际合作”等方面全面系统介绍IPv6的发展状况。作为中国第一家互联网产业研究与技术开发的专业机构——北京英纳特网络研究所的所长和BII集团公司总裁,刘东曾参与政府制订IT政策提案,担任国际互联网域名与地址管理机构(ICANN)的中国政府代表顾问等职务现致力于下一代网络——中国第一个商用IPv6实验网的建设运营。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信业》2008,(7):81-81
美国国土安全部以及中国移动将与其他运营商和学术研究机构合作,于今年晚些时候进行全球下一代网络(NGN)的互通试验。“GMI(全球多业务互通)2008”计划在今年10月20日至31日举行。英国电信、中国移动和沃达丰等运营商以及美国国土安全部运营的国家通信系统将为下一代网络互通提供一个测试平台。  相似文献   

9.
IPv6自1995年被IETF首次提出后,在全球范围内一直受到普遍关注。尤其随着IPv6协议的各项技术和商用实验网构架的逐渐成熟,进行大范围全面推进IPv6的商业化部署成为IPv6发展的又一个重点。如何在各地区成功部署IPv6?如何成功推动IPv6的产业化和商业化进程?尤其是对于中国而言,如何推动中国IPv6商业化进程并推动中国信息产业的整体发展?带着这些思考,全球和中国通信产业的各路精英将聚首北京“2003全球IPv6高峰论坛”,在会上将分别就IPv6产品与服务、移动IPv6、 IPv6研发、各国各地区IPv6项目及活动、商业IPv6网络部署以及面向下一代P电信网解决方案进行阐述。当前全球与中国网络通信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基于IPv6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下一代网络对于整个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这也使得“2003全球IPv6高峰论坛”的召开更加意义非凡。基于IPv6产业化对于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本刊记者日前分别对国际电信联盟(ITU)电信标准局局长赵厚麟、全球IPv6论坛主席Ladif Ladid以及我国较早倡导和呼吁发展IPv6的北京英纳特网络研究所所长刘东等几位IPv6方面的权威人士进行了采访,就IPv6产业化进程与今后的发展、标准的制订以及在推动信息化方面的作用等问题与各位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到的普遍共识是,IPv6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广泛部署,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现在的通信环境,为电信运营商带来更多商机。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电信业》2003,(9):60-62
从2002年开始,我国主要电信运营商相继启动IPv6实验网络项目。2003年中,大规模下一代互联网示范项目全面启动,国家牵头并投入专项支持资金,明确提出必须采用IPv6技术建立下一代互联网络,并实现与国际下一代互联网的高速连接。这一大规模下一代互联网项目对于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标志着国家对以IPv6为基础核心协议的下一代互联网产业的支持到了一个实质性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