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9年,瑞金县老建办拨给日东乡樟坑村2400元,种植和改造毛竹林500亩。1990年,樟坑村间伐毛竹15吨多,收入3000多元。现在,500亩毛竹林已成片成带,最大的一根毛竹就有40多公斤。按每亩最低产5吨毛竹计算,500亩毛竹产量可达2500吨,按每吨200元计算,2500吨毛竹就是50万元,除去抚育投资2万元,纯利达48万元,三年之内如此少的投  相似文献   

2.
加快安吉竹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吉县素以盛产毛竹而闻名。近十年来.全县不断加强对竹基地建设的领导,坚持抓总量扩大、抓科技兴竹、抓基地开发,竹林面积从70年代末的63万亩增加到1997年的近90万亩。特别是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全县建立毛竹笋竹两用林基地20余万亩,毛竹丰产林10万余亩,毛竹蓄积总量达到1.2亿支,居全国之首,年均商品竹砍伐量达1800万支,早园竹已发展到3万余亩。竹业已经成为安吉县的一大主导产业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3.
江西毛竹资源极为丰富,竹林总面积800多万亩,毛竹蓄积量8.8亿株,面积居全国第三位,蓄积量占全国第一。但是,毛竹资源的开发利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远没有转化为商品优势,毛竹的加工利用率仅占商品竹的20%,80%还是靠卖原竹;年产笋罐头通过外贸出口也仅1万吨左右;毛竹年产值3—4个  相似文献   

4.
<正>12月10日,在宁波海越新材料公司总控室,员工们在忙碌着工作。位于北仑区青峙社区的总投资150亿元,占地1200余亩的浙江最大回归企业——宁波海越新材料公司,投资86亿元的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可年产60万吨丙烯、60万吨工业异辛烷、4万吨甲乙酮、17万吨正丁烷等产品,工业年产值超130亿元。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异辛烷生产基地、华东最大的丙烯产销基地、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光泽县寨里笋干专业合作社成立于1997年8月,以寨里镇拥有毛竹的自然村为核心,辐射到江西省交界的贵溪县、铅山县和鹰潭市及与寨里镇接壤的周边乡镇。合作社拥有10个笋干生产基地,面积近10万亩,年产笋制品250--300吨。经过9年的经营,已由单一的笋干收购销售,发展到目前的白笋干、清水笋、冬笋等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一条龙,形成了一定的人文环境优势。  相似文献   

6.
《中国合作经济》2008,(1):46-46
合作社组建于2003年。集薯类的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有社员1000户,标准化基地10000亩。常年加工红薯3000余吨,产粉丝600余吨,销售收入近700万元。  相似文献   

7.
象山县晓塘乡地处象山半岛中南部,人口1.9万人,是个农业强乡。全镇农业以柑桔、葡萄、禽蛋、名贵水产品等为主导产业,并建有万亩省级特色林业基地。有以中华名果“象山红”为主的柑桔面积达1.65万亩,以获得浙江省精品水果金奖的“金手指”葡萄为主的葡萄基地1200亩,还有优质杨梅基地5000余亩。去年全乡农业经济总收入超  相似文献   

8.
江西万载县高村乡是个老区贫困乡。近年来,充分发挥本地优势,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这个乡有纯竹林面积33198亩,混交竹林面积3万余亩,毛竹蓄积量517万多根。过去每年有几千吨的冬春笋被用来晒干和就地市场销售,还有相当一部份在山上烂掉,没有发挥很好的经济效益。如何将这一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乡政府通过了解市场信息,认为发展以水煮笋为主的出  相似文献   

9.
兴办绿色产业是开发荒山荒地的主要举措,经过近10年的努力,截止1998年底,江西省永修县已兴办不同经营性质、不同经营层次和不等经营规模的绿色产业70余万亩,除大宗林木40余万亩外,还创办茶叶、杨梅、李子等绿色基地30余万亩,随着绿色产业的发展,林业产值逐年增长,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也逐年提高。1998年,永修林业产值13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经济林果年产量达1000余万千克,产值近3000万元,柘林的水蜜桃、三溪桥的草莓、云居山的茶叶等不仅成为地方拳头产品,且在省内外市场享有一定声誉…  相似文献   

10.
广州市在农业综合开发中逐步形成了十大农业生产基地,即优质谷基地156万亩,荔枝基地30万亩,糖蔗基地29万亩,蔬菜基地24万亩,塘鱼基地16.8万亩,肉鸡基地年产1亿只,香蕉基地12万亩,禽蛋基地年产2.46万吨,花卉基地7000亩,速生丰产林基地30万亩。上述基地呈现出三个共同特点:一是在生产经营上开始形成区域化和专业化的格局,并且已局部地收到了规模  相似文献   

11.
张启明 《老区建设》2009,(19):49-50
梁坊桥移民自然村位于江西永丰县中部,面积4平方公里,座落在永(丰)宁(都)公路省道沿线,距县城30公里处。全村51户,226人,党员7名,耕地149亩,黄桅子600余亩,苗木基地300余亩,2008年人平纯收入6000余元。  相似文献   

12.
周松岐 《广西经济》2001,(C00):33-33
柳州地区地处桂中,面积2.6万平方公里,人口400多万。她位于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带,年均气温17℃-21℃,年均降水量1200-1700毫米,加上人均耕地面积达1.26亩;居全广西之首。因此,非常适合发展糖蔗生产。但是,解放前,由于除少数农民自办的,人推牛拉的土榨外,全地区没有一家糖厂,因此,糖蔗生产也几乎等于零。直到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全地区的糖生产才获得迅速发展。不过,要说柳州地区的糖蔗生产真正步入快车道,还是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在南巡讲话的鼓舞下,柳州地区的领导们在经营深入调查研究之后,毅然把糖蔗生产确定为富民、富财政的第一支柱产业来抓,投入了的人力物力。从而使全地区的糖蔗产量成倍增长,步入了空前的辉煌。据统计部门提供的数字,到1998/1999年榨季,全地区种蔗面积达137.4万亩,比1979年增加了115.9万亩,增长249.09%;进厂原料518万吨,比1979年增加419万吨。更可喜的是,随着糖蔗生产中科技含量的提高,高糖高产良种蔗的种植面积也日益扩大。1999年高产炕糖良种的面积已达到24.8万亩,其中,新台糖16、20、22、23号分别为17.8万亩、0.57万亩,1549亩和239亩。在2-3年内高精良种要达到总面积的80-90%。糖蔗生产的大发展,促进了柳州地区制糖业的起飞。到1997/1998年榨季。全地区已有中、小型糖厂17家,日压榨能力达4.2550万吨;比1979年增加3800吨,共产糖50.32万吨,分别是1958处和1978年的1005.4和29倍。本榨季,全地区的蔗糖生产共实现税金18802万元,比1979年增加18679.11万元。糖蔗生产已成为全地区各级政府及农民收入的主要财源之一。如被国家定为全国糖料生产基地的来宾县,1997-1998年榨季共种蔗45万亩,产进厂原料168万吨,产糖17.6万吨,实现税金8000万元。同年,该县风凰镇产糖蔗24万吨,实现税金480万元,占全镇财政收入的89%。同是这个县的北五乡该年农民人均种收入收入达2041.5元,其中佳田村民委更达5671.3元。该县的“种蔗大王”黄世杰,1998年种蔗1700亩,产糖蔗7000余吨,收入超百万元。象州县石龙镇,农民人均种蔗2亩,产蔗7吨多。去年,全镇甘蔗总产值达2300余万元,为镇财政增收250万元。农民人均种蔗收入1300余元。今天,举目昔日贫穷落后的桂中大地,一栋栋被人们喜称为“甘蔗楼”的楼房,一辆辆被称之为“甘蔗车”的汽车、拖拉机、摩托车随处可见。糖蔗-这一甜蜜的产业,正在给桂中人民酿制出甜蜜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毛思洁 《宁波通讯》2023,(24):56-57
<正>尚田街道地处奉化东南面,农业是其特色。多年来,尚田不仅形成以“千亩草莓、万亩茶场”为特色的农业产业格局,而且以鳗笋、桑果、灵芝、水蜜桃、蓝莓、火龙果为代表的超万亩“彩色农业”亦是远近有名。近年来,尚田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通过深挖特色资源,培育“农业+旅游”新业态,改善旅游消费体验等,持续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信息》2007,(5):F0002-F0002,1
河南省洛宁县房地产开发总公司成立于1994年.近年来.先后开发了占地30余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的金地住宅小区:占地20余亩、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的河滨住宅小区:现正在开发洛宁县最大的住宅小区——占地面积104亩,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的“紫竹花园”。并开发了占地200余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可入住300户移民的城郊乡崛山移民新村,回族镇中原移民新村,还投资修建了洛宁县城市规划的翔梧南路和翔梧北路。  相似文献   

15.
寻乌县去年果业大丰收寻乌县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认真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实施果业工程,初步建成了以温柑为龙头,以脐橙、密李、柿、水蜜桃、甜抽、葡萄等为系列品种的果业生产基地。到去年年底止,全县果业基地总面积为9.36万亩,其中挂果面积7.56万亩...  相似文献   

16.
石门县有可开发利用的丘岗地150万亩、山地草场80万亩.几年的实践,使我们感到,开发山地资源应在效益上大做文章.调整结构,适应市场需求.近几年来,我们按照市场需求,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发展高效林业,逐步形成了一种既有近利又有远效的开发机制.根据全县地形、地貌和气候差异,将150多万亩宜林山地划分为南部、中部、北部三个开发区,在各个开发区中,部署了相应的开发项目,建立了15万亩桔检基地,6万亩茶叶基地,2万亩药材基地,5万亩干果基地,20万亩油桐基地;1994年我们还通过开发山地草场,建成马头羊、肉牛、肉兔三大养殖基地.逐步形成了  相似文献   

17.
在中原腹地豫西地区偃师市东南部有个不起眼的小镇——缑氏镇,由于它是大唐高僧玄奘故里而名噪,更由于盛产名优葡萄而闻名全国,成为河南省葡萄种植基地。目前,葡萄种植1.2万亩,带动周边乡镇种植5000余亩,形成沿207国道的绿色葡萄带,被国家林业局授予“葡萄之乡”美誉,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授予全国名优葡萄一类标准化示范区。每年几千吨的葡萄,  相似文献   

18.
《宁波经济》2010,(1):46-47
东山村地处宁海县东部偏僻山区胡陈乡,面积1.2平方公里,人口62户、202人,距中心城区近40公里。东山村村民,除外出打工的10几户人家,村内家家户户以种桃为生。该村有早、中、晚三大系列20余个品种的水蜜桃1200余亩,是宁海境内单个面积最大的桃园。东山村原本是宁海县中堡溪村一个贫困的自然村,自种植水蜜桃以后,  相似文献   

19.
以竹致富奔小康翟梓江\福建建宁县溪源乡在老区资金的扶持下.立足当地资源,相对集中,连片开发毛竹生产基地,积极发展加工配套企业,取得较好经济效益.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乡村和农户增加收入.成为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溪源乡毛竹资源丰富,全乡6万多亩毛竹山.过...  相似文献   

20.
《中国老区建设》2009,(6):49-49
陕西延安市宝塔区李渠镇石家畔村民小组,现有28户,141口人,土地1100多亩,现能够种粮的土地仅20余亩,人均仅2分多地。村里有果园310亩,挂果的有190亩。其余土地不能耕种。果园都建在山坡地,上山无路,浇水施肥都很困难,加上部分早栽的苹果品质不好,卖不上价钱。全村的收入本来就靠苹果,所以收入很少,全村不算两户进城办食堂、开出租车的,2007年,人均纯收入仅800元,2008年与上年纯收入基本差不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