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沈阳宏采房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采公司)被大股东抽逃资金1.4亿元,几成空壳,而大股东早已逃之夭夭。国内股份公司类似的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抽逃资金的事情,早已算不得新闻,但它所反映出的我国公司内部治理、政府监管和法律法规方面的诸多漏洞,却值得深入解剖、研究。抽逃,怎么就管不住呢?外商抽逃资金5年之久,中方股东竟蒙鼓里宏采公司中方股东之一、现任公司总经理季斌承认,在这件事上,中方股东失于缺乏警惕性。2002年9月11日,刚当上总经理不久的季斌发现和自己同住一所住宅的宏采公司外商代表廖信雄在烧文件,还把一包东西神秘地交给…  相似文献   

2.
定向增发对象主要是大股东和机构投资者,大股东参与认购表明大股东对公司未来发展看好,定向增发方案更加具有可行性,募集资金在外部市场环境变化不大时,不会轻易变更。在公司治理较差时,大股东为了私利改变募集资金投向,投资更利于大股东利益的项目,相比较只有外部投资者认购的定向增发,大股东参与认购的公司募集资金变更比例更高,变更次数多且变更较快。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过程中,根据企业财务会计制度,高速公路公司有大量运营收入无法分配给股东,造成大量资金闲置,实践中出现了股东从公司借款的情况。针对股东借款是否构成我国法律禁止的抽逃出资问题,本文对高速公路公司股东借款与抽逃出资作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4.
随着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深入开展,工商部门对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越来越大,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实际效果仍不够理想,目前对抽逃出资案件的查处具有相当的难度。一、抽逃出资行为的认定与特征根据《公司法》第209条的规定,抽逃出资行为是指公司发起人、股东在公司依法成立后,以撤回、转移、混同、冲抵等手段抽逃其出资,违反公司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其基本特征为:(一)行为主体是已实际出资的公司发起人或公司股东。没有出资的或虚假出资的人不构成该违法行为的主体。虚报但实…  相似文献   

5.
荣成市工商局结合企业年度检验工作,大力开展整顿规范公司出资行为,严厉打击企业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和抽逃出资的违法行为。日前,已查处抽逃出资公司20多家,抽逃注册资本3000多万元。在整顿规范出资工作中,他们对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和抽逃出资情节轻微的,给予从轻或免予处罚并指导其在限期内补足出资,办理相关手续。重点是查处那些以虚假注册资本来申办许可证、  相似文献   

6.
6月23日,证监会召开的系统视频会议强调,要加大对大股东违法占用、挪用上市公司资金行为的查处,防止反弹,并要求各证监局开展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的专项检查,各地证监局展开围剿大股东占款总动员,严防大股东占款问题“死灰复燃”。笔者在此介绍快速发现地下占资及入市资金(含委托理财)的经验,供监管部门、审计师及独董等公司内外治理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7.
(一)大股东占用资金阻碍正常生产经营 大股东的"掏空行为"是导致企业资金流紧张的根源,企业股权集中度越高,该现象就越明显.有的大股东与经营者合谋,大量占用企业资金,导致企业经营陷入困境,严重侵害中小股东利益.例如,某公司上市之初,因大股东拥有绝对控股权,其以周转借款、拖欠货款的形式陆续占用公司资金,导致公司资金流严重紧缺,只能从银行贷款以弥补生产经营所需资金,增加公司债务融资,为公司逐步陷入财务困境埋下了"地雷".  相似文献   

8.
一、资金不实的主要表现形式1. 抽逃、转移资金,此类行为主要表现为将公司资金抽走或转借他人,转移他用:如中马克设备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出资人为3人,共注册资金50万无,在公司验资登记后,其中投资人仲某和张某分别抽走资金10万元和5万元,两人共抽走资金15万元.  相似文献   

9.
一、大股东违规原因分析 1、大股东控股比例过高。公司虽然改制了,但“一股独大”仍是国有控股公司的普遍现象,这为大股东进行违规操作提供了先天的权力基础。一旦公司上市成功,大股东便堂而皇之地从上市公司套取资金、输送利益,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小股东退出机制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制是人类对企业组织形式的一项重大发明。自从有了公司,就存在股权结构、股份比例和小股东。资本多数原则无疑确立了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控制地位。无论英美法系的一元治理模式,还是大陆法系的二元治理模式,都不可否认地支持并应用大股东控制权概念。然而,控制权又常常使大股东因利益驱动等原因出现管理失效、利益流失、内部人控制、投资决策失误等“病症”,甚至出现违规担保、大股东占用资金、关联交易、以股抵债等恶意侵害小股东利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
以虚假出资方式设立企业违背市场经济资本信誉制度,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企业设立或变更验资报告所具有的限定性对企业注册资本的证明力极为有限。出资人通过提供虚假文件,虚报注册资本或企业注册成功后抽逃资金增加了会计师事务所的验资风险。对此,监管部门应在出资资金所有权、登记是否到位、登记后是否抽逃等方面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2.
《中外企业文化》2002,(2):36-38
由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上存在问题,大股东大量占用并掏空上市公司资金的现象在我国证券市场时有发生。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三九医药)大股东及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超过25亿元,占公司净资产96%2001年8月27日,中国证监会对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及董事长赵新先等14名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并立案稽查8月29日,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  相似文献   

13.
一、基本模型在建立模型前,本文先给出一些假设:假设1:公司大股东掌握公司控制权。不考虑管理者持有控制权的情况。假设2:大股东控制权收益由占用公司资金收益、债务担保收益、关联交易收益组成。上述假设是为了简  相似文献   

14.
在大股东占用非经营性资金问题屡禁不止的背景下,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控制权收益理论,通过分析大股东违规占用资金的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进而分析大股东资金占用对证券市场、中小股东和上市公司的影响;最后针对公司股权结构、内部制衡机制和第三方监管机构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日臻繁荣,各种社会组织大量出现,于是民法中不仅确立了自然人的民事主体资格,也确立了法人的民事主体资格,从而赋予多数自然人组成的团体以独立的人格,因而产生了“法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法人独立人格在现实生活中出现异化,出现了滥用法人人格从事违法活动的行为,如虚假出资、滥设子公司,抽逃资金,逃避债务,使公司成为“空壳”,从而严重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在上市公司中,出现了大股东损害小股东(如股民)的利益的现象。这些法人人格的异化破坏了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也破坏了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平衡,更有悖于公平与正义,而法人人格的否认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2008年4月13日,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爆出一桩中国航运界罕见的财务丑闻。中海集团驻韩国釜山公司的巨额运费收入及部分投资款,在春节前后查出被公司内部人非法截留转移。目前已确认的抽逃资金总金额大约4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亿元),主要涉案人员中海集团韩国控股的财务部负责人兼审计李克江在逃。  相似文献   

17.
人物     
吴定富:严查资金违规行为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日前表示,要严肃查处抽逃资本金、侵占和挪用资金、通过非法关联交易转移公司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在日前召开的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吴定富表示,要切实防范资金运用风险,加强保险资金管理制度建设,制定保险资金管理办法、保险资产管理监管办法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资本市场建立的时间并不长,所以为了规范和引导资本市场的发展,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但是上市公司财务信息造假、抽逃资金、挪用公司资产等舞弊行为依然层出不穷,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深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总资产这个指标反映大股东资金侵占情况,用资产收益率反映上市公司盈利情况,具体分析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侵占情况和公司盈利情况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能够显著改善上市公司的资金侵占情况,同时能显著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  相似文献   

20.
抽逃出资是指在公司验资注册后,股东将所缴出资暗中撤回,却仍保留股东身份和原有出资数额的一种欺诈性违法行为。抽逃出资与抽回出资是不同的概念。抽回出资是明示行为,实际上是股东退股,发起人或股东抽回出资后,即失去了相应的股份份额,它可能发生在公司成立前,也可能发生在公司成立后,依据法定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