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性信任机制是吉登斯的现代性议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当前的社会学研究中,对吉登斯有关现代性思想的论述有很多,但大多是以现代性的变革和对现代性的宏观研究为主,研究现代性的发展脉络及其变革的多,解析现代性中的微观议题的少。并且很少有人从解释性和描述性的方式入手对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进行研究,本文在此方面作一尝试。  相似文献   

2.
吉登斯作为现代西方著名的社会理论学家,以"非连续主义"为前提对现代性进行了深入探讨,从资本主义、工业主义、监督和军事力量四个维度对现代性进行了阐释.并深刻地指出,现代性必将导致三个方面的后果:全球化、传统的终结和自然的终结.  相似文献   

3.
齐轶文 《黑河学刊》2009,(3):133-135
信任的讨论是吉登斯结构化理论构建中的一个核心环节。吉登斯提出三种时间类型,并从这三种时间类型来讨论信任的建立。他认为现代性信任主要发生在人为创造的条件下,在社会制度维度的推动下,人类活动范围会变得越来越广,信任才得以存在;现代性信任的核心问题是存在在于时间和空间的缺场。信任使得个体之间不仅实现了在场情境下的互动,也扩展到了不在场情境下的互动,并且实现了人与抽象系统的互动以及人与自身的互动和对自身的反思。  相似文献   

4.
对吉登斯与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比较研究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通过对两种现代性思想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入手,通过同中求异的方法比较各自理论的特色;二是通过对两种现代性思想中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阐述,具体分析各自理论提出的原因及其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   

5.
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中分析了脱域带给社会的巨大影响,这些影响在给社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使社会发展饱受诚信危机。在分析了现代性的后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现代性的后果对诚信带来的挑战,可以体现现代化社会中诚信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陈鑫 《黑河学刊》2013,(2):181-182
本文从友谊的历时性考察角度出发,阐述了吉登斯现代性思想对这一课题的启示,认为友谊从前现代到现代历经了两点重要变迁:一是不同主体驱动下的制度化到去制度化,二是期望点上工具性向情感性的倾斜。变化的根源在于现代性条件下社会关系从"具体"向"抽象"的质变。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农家乐"为主要特色的休闲农业方兴未艾,一些从事休闲农业的农民由此走上富裕道路,他们的现代性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文章在英克尔斯关于人的现代性的12个维度的基础上,提炼出6个现代性维度,对开展休闲农业的三江县丹洲村和没有开展休闲农业的净代村的农民进行现代性的量化分析。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参与休闲农业的农民在总体和6个维度上都比未参与休闲农业的农民更具有现代性,这种差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发展休闲农业不单转变传统农业单一的生产模式,促进农民的社会化,还扩展了当地农民的人际沟通范围,有助于其吸收都市生活经验。  相似文献   

8.
一个现代性西安城的诞生,不仅是一个古都现代化的问题,也是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如何与世界相处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现代性即现代化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特性,它是现代化的产物。在当今世界,现代性是先发展国家发展的新起点,是后发展国家追求的价值目标。如何建构一国的现代性问题是一个国家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当代中国的现代性建构要在弄清现代性的前提下,既要借鉴西方的经验和成果,又要善于结合本国的国情,从自己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性反思的成果中汲取智慧,结合本民族的特点,走中国特色的现代性建构之路。  相似文献   

10.
乔飞 《魅力中国》2011,(21):390-390
“书法现代性”是当前书法界提得较多的理论。它极大地影响了当代的书风,毁誉参半。本文对“书法现代性”从理论高度进行反思,期望有一个更好的全面认识,使它作为当代书法创作更好的“参照系”。  相似文献   

11.
朱觅 《魅力中国》2011,(5):266-266
从唯心辩证法到唯物辨证法,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以及后殖民主义,任何一套有影响的话语体系都是充满着怀疑和争议的。现代性作为哈贝马斯所谓的“未竞的事业”并没有被一种貌似中庸的开放性的结论掩盖其本身独特的思辨魅力,而恰恰显示出了现代性诸多命题的复杂性和深刻性。本文旨在通过对现代性中若干问题的浅探,力图找出现代性论证的根源,进而联系中国的实际,和中国现代性的境遇,从反思的角度对中国现代性进行一定程度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公共行政的起源、发展与现代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公共行政是在现代性这个宏大的叙事背景下出现并发展的,因此,要想对公共行政有一个全面透彻的研究,首先要从它的现代性基础开始,本文通过探讨公共行政与现代性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思想基础与实践基础两个方面入手,重在阐述说明影响公共行政发展的现代性基础。  相似文献   

13.
当代宗族现代性与反现代性的论争和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当代宗族现代性与和现代性理论境遇的深入剖析,指出当代宗族现代性与反现代性论争的彰显并使之陷入理论困境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冲突,而是理论自身不够成熟或存在某种缺陷以及随之而来的对传统宗族和当代宗族认识与把握上的失准,因而文章强调应对原有的研究方法加以检讨,进而对传统宗族和当代宗族进行重新审视,以期给予当代宗族一个准确的定位。  相似文献   

14.
现代文明带来的正面效应有目共睹,负面效应也无法避讳,反现代性也就成为中国现代作家的一种合理选择。迟子建大部分小说秉承的就是一种反现代性立场。这尤其表现于她对现代城市文明的全面批判中,她的小说往往把现代城市视为引人堕落的罪恶之地。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展示了现代文明对少数民族的自然家园和民族传统的全方面破坏过程,更是迟子建的反现代性立场巅峰之作。  相似文献   

15.
瞬雨 《新财经》2009,(7):70-71
时空的分离并不是单线式的发展,与所有的发展趋势一样,是辩证的双向的发展——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  相似文献   

16.
周发财 《重庆与世界》2013,(9):34-36,48
鲍曼是从一个文化马克思主义者转变为一个现代性社会理论家的。鲍曼认为秩序是现代性的首要追求,矛盾性与秩序追求如影随形,现代性是大屠杀的必要条件。后现代性是鲍曼审视现代性的外在视角。鲍曼放弃后现代性概念后,提出用流动的现代性概念描述当代社会及其主要现象:全球化、消费主义和个体化。鲍曼的社会理论是文化与社会的批判,充满了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7.
现代性已经作为"现代性问题"的角色占据着人们的视阈。就此视角看,科学发展观是对现代性问题的正面回应,是解决现代性问题尤其是中国的现代性问题的新视野新思路,为我国深化现代化进程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战略性指导,也为世界贡献了系统的发展理论,具有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该文基于英克尔斯的OM-3表编制了包括26个维度的现代性量表,根据江苏省631份问卷调查的数据,估算出当前农民总体上现代性水平较高,苏南居首,苏中次之,苏北最低。并应用DEA—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现代性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及作用机制。估计结果表明,内在涵养与开放观念对农业生产率产生显著贡献。文章提出,应通过推动农民合理有序流动、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等措施培育农民的现代性,鼓励和引导农民返乡创业和就业,促进农业生产率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韦伯、涂尔干是社会学界的三位巨匠,他们关于现代性的分析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马克思的资本主义观点、涂尔干的工业主义观点和韦伯的理性化观点都能够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能够针对具体的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指导。不同的现代性理论会有不同的基本立场和观察角度,正是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导致了在对现实的社会研究中也会形成不同的思路,从而进一步影响到由之而来的政策取向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现代性对人类的影响是空前的,一方面,伴随着现代性的蓬勃展开,过去未知的领域揭去了神秘的面纱,宗教迷信和世俗王权被从无上的祭坛上被驱逐回人间,人们获得了巨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获得了空前的解放和自由。但现代性也带来许多始料不及的后果,伴随着物质上巨大丰裕的却是精神上的空虚,伴随着自由度的增强却面临着安全感的缺失,伴随着人身束缚解放而来的却是生活意义的丧失。所有这些历史遗产,都是我们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历史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