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相对于整个高校毕业生群体,虽然人数比重较小,但就业难度更大,服务个性化要求更高,蕴涵着万户家庭未来的希望。为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江西省人社厅积极发挥牵头作用,协调教育、财政等部门,着眼全局与长远,坚持继承与创新,打开政策措施研究制定的大门,邀请高校及其毕业生参与,推出"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计划"、"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专项活动计划",综合运用实名制登记、就业援助等各项政策措施和服务手段,实施万人技能培训、提供万个就业岗位、开发万个公  相似文献   

2.
《企业技术开发》2016,(12):127-128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90后"高职毕业生告别传统的"毕业就工作"模式成为"慢就业族",但是高职毕业生"慢就业"更多的是因为比其他本科毕业生面临更多就业困惑,其就业心理也面临着更多的问题。文章通过对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进行探析,对不良的心理进行诊治,有助于高职毕业生树立良好的就业心态,从容就业。  相似文献   

3.
《中国劳动保障》2012,(5):57-5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福建省公务员局:201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依然很大,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任务仍很艰巨。做好就业服务工作,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环节。各地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16号),进一步创新就业服务方式,完善就业服务措施,面向离校前高校毕业生广泛开展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进校园活动,面向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深入推进实名制就业服务,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现就做好201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特别是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以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为重点,以建立健全实名制台账为突破口,以强化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为手段,全力以赴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2011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对湖北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八项措施"高度肯定,批示"在促进就业工作中,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总结湖北等地经验,千方百计帮助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5.
《中国就业》2013,(2):18-19
近两年来,安徽省通过加强与高校和教育部门的合作共同建立了工作联动机制,着力做好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后的信息衔接和服务接续工作,探索建立对离校后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实名制就业管理服务机制,逐级分解信息、实施动态管理、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创业服务和援助,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取得了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6.
《中国就业》2008,(2):59-59
近日,《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管理办法》正式出台。为提高毕业生工作技能和就业竞争力,江苏省在省内具有一定规模、社会信誉良好的企事业单位建立见习基地。毕业后两年内未就业的江苏籍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可申请进入省级毕业生见习基地“充电”。列入计划的见习人员每人每月发放500元见习生活补贴。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今年将有699万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比去年增加19万,再创历史新高。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已成为当前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中央高度重视,地方积极行动,相关部门协同推进,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效果不可谓不著,高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稳定在了90%左右这样一个相对高的水平就是明证。  相似文献   

8.
正为响应济宁市人社局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1+1"专项招聘服务活动的要求,建立现场招聘与职业指导、岗位推荐相结合的"1+1"就业服务新机制,近日,梁山县人社局在人力资源市场成功举办了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旨在解决2014年应届未就业的毕业生和往届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参会企业共57家,提供就  相似文献   

9.
正甘肃省张掖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了以政府投入引导、企业搭台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探索了新路径。"感谢就业见习,让我们积累了实践经验,发挥了专业特长,增强了就业本领,为我们毕业生成功就业开辟了绿色通道。"何好卿毕业以来,虽然参加过多次招聘会,但都因缺乏工作经验而失败。如今通过参加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他顺利地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0.
司奋飞 《中国就业》2013,(11):21-21
近日,新密市举行了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专场招聘会。进场企业29家,提供岗位1100余个,其中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岗位达到520个,涉及市场营销、行政文员、设计、耐材、计算机应用、金融管理等专业,达成就业意向112人。  相似文献   

11.
袁义斌 《中国就业》2010,(10):62-62
为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湖南张家界市劳动就业部门加强了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宣传、信息发布、职业介绍、创业培训、就业帮扶等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努力为大学毕业生创造公平有序的就业环境,9月8日.在全市启动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  相似文献   

12.
李玲  江维 《中国就业》2013,(10):11-11
9月24日,泸州市人社局在江阳区白塔广场举办"泸州市创业服务暨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项服务活动",为高校毕业生专场组织开展就业创业网络服务、职业指导、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服务。各级人社部门努力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高效便捷的各项服务,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集中帮助那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创业。该市各类高校积极响应参加,活动现场为进场高校毕业生等各类群体提供了就业招聘、就业创业政策咨询和就业创业专项服务。力求做到基础管理到位、跟踪服务到位、政策落实到位,使每一名  相似文献   

13.
进入2006年以来,我们不断看到“就业形势及其严峻”、“大学生预期薪酬降至1000”等相关新闻见诸报端。中科院专家此前表示,2006年中国就业压力达到峰值,据人事部《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及2006年需求情况调查分析》显示,2006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不乐观。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1415,2003年第一批扩招本科生进入就业市场后毕业生成倍增长,愈212万;2005年和2006年的高校毕业生各增长到330万和413万,分别是2001年的近3倍、近4倍,2006比较之2005年又增加了22%。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宜春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创新服务工作模式,开展就业创业服务“六进高校”活动,有效帮扶了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创业。仅2009年,促进高校毕业生成功对接就业创业4684人,组织高校毕业生参加职业见习519人,组织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134人,为宜春建设“亚洲锂都、宜居城市、森林宜春、月亮之都”提供了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5.
正开展一次调查。组织街道社保所工作人员、社区干部等进社区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采取查阅资料、访问群众等形式,将辖区应届高校毕业生基本信息和就业动向摸准、摸实。设立一个窗口。在街道社保大厅设立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窗口,专岗专人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职业介  相似文献   

16.
2011年底,湖北省襄阳市举办了"2011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型专场招聘会"。从此次招聘会所反馈的信息看,用人单位招聘意向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都出现了一定的变化。用人单位更加"现实",不注重名牌效应,而更加注重实用型人才。高校毕业生虽然开始理性"回归",但是对基层就业岗位还是持有抵触心理。这些变化或许正是全国人力资源市场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7.
必森 《企业世界》2006,(1):47-47
从江苏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获悉,江苏省将设立100家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帮助毕业生提高就业技能,目前基地申报工作已正式开始。  相似文献   

18.
对于社会来说,高校毕业生就业一直是热门话题;对于就业服务部门,高校毕业生工作一直是重中之重。如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提高其就业率?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人力资源局通过实施三大“计划”,扩宽大学生就业渠道,推进大学生创业就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就业》2015,(3):59
不当"上班族",而是开网店、自由撰稿、全职做家教……这些"非传统"的就业形式越来越受到"90后"高校毕业生的青睐。专家指出,"隐性就业"正成为部分"90后"高校毕业生的一大就业趋势。之所以称为"隐性就业"是因为他们的职业状态并未反映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统计、记录或其他管理劳动就业的形式中。隐性就业,能否  相似文献   

20.
冯涛 《物流科技》2012,(12):52-53,56
文章研究的目的是思考探索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良好策略,促进物流企业吸纳优秀人才和物流专业毕业生充分就业,实现双赢;研究方法是文献参阅和调研分析,了解高校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在物流市场需求大量物流人才背景下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研究结论是为使高校物流专业毕业生充分对口就业,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自身都应作出相应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