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简称"示范区")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一个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也是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取得成效最好的地区之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持续低迷,我国经济增速不断放缓,而以皖江示范区为代表的一部分中西部地区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2.
皖江城市带是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于安徽以及全国的经济发展、实现工业经济的跨越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民营企业的发展情况与当前产业转移的结构和趋势,从全国及安徽省民营企业发展状况、民营企业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的作用及民营企业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的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于长三角如何加快向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辐射和中部崛起,起到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率先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良好机会,实现了快速发展,已进入工业化高级、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拓展阶段,加之土地、劳动力、能源等供给趋紧,企业商务成本升高,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日趋明显。为了推进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快速大规模转移,  相似文献   

4.
秦柳 《北方经济》2011,(17):54-55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成立一年多来,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文章在分析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扩大和优化产业转移承接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2010年1月12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正式获国务院批准设立,标志着产业梯度转移上升成为了国家战略。示范区的设立对于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途径和新模式,加快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皖江城市带城市产业基础和要素禀赋差异较大,产业承接能力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6.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安徽第一个进入国家战略层面的规划,也是国家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而制定的第一个专项规划,是国家促进产业转移、加速中部崛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而采取的重大举措,将为安徽发展带来重大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7.
鲁艳萍 《中国经贸》2010,(13):28-29
2010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国家级战略。皖江城市带规划的实施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区域合作发展,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和新模式的重要举措。为此,  相似文献   

8.
左年文 《乡镇经济》2011,2(3):95-96
2010年1月2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作为首个获批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安徽省特别是示范区规划范围内的59个县(市、区)的加速崛起迎来了重大战略机遇。据了解,一年多来示范区内各县区发展进程明显加快,发展势头进一步迅猛,主要经济指标普遍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但是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9.
程霞珍 《乡镇经济》2010,1(4):69-74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大幕已正式拉开,其所受政策支持力度正不断加大,载体逐步成形,步伐明显加快,成效日益显现。但与此同时,受产业转移区域粘性、产业综合配套不足、两大省管集中区建设中面,晦挑战等因素制约,产业承接也面临诸多问题。为加快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必须用足先行先试的权利,坚持自主探索与政策支持相结合;充分挖掘比较优势,培育产业特色和产业集群;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加大宣传推介,改善产业承接软环境。  相似文献   

10.
孟丽  潘理权 《乡镇经济》2010,1(3):107-111
建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国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规划。通过采用SWOT法分析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对进一步认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内外部环境具有现实指导作用。最后,为推进和加快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面临着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需要大量资金。而目前地方融资平台又因为国家严格审查和清理陷入融资困境。文章运用相关经济理论,结合我国目前融资平台运作的有关政策法规,从资金来源、筹资渠道、制度建设和关系协调四个方面创新融资平台模式,为示范区建设和我国同类型经济区域建设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产业转移是企业在为应对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等条件的变化,对其经济活动区位进行重新抉择的过程。制造和装配等价值链低端企业会偏好于要素价格、运输成本低的欠发达地区,产品研发和销售服务等价值链高端企业则偏好于低商务成本的发达地区。随着泛高铁时代的到来,皖江城市带的产业结构向研发和服务阶段升级的潜力巨大,现有的产业转移承接策略应着眼于为未来的发展预留空间。  相似文献   

13.
赵强 《乡镇经济》2011,2(3):91-92,94
承接产业转移是现阶段欠发达地区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途径,2010年1月,国务院批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安徽历史上第一个进入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也是国家第一个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而制定的专门性规划,  相似文献   

14.
伍万云 《乡镇经济》2011,2(2):45-50
文章在认真研究长三角产业转移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宣城承接产业转移的选择。实证分析证明,宣城示范区与长三角存在产业发展层次的互补。基于此,文章提出加强自身吸纳与承载能力建设,把握好转移产业的层次与承接地优势产业的配套,培育转移产业发展的支撑点和平台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情省力》2010,(4):34-35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一轴双核两翼”的空间布局展现在安徽版图上,像一只蓄势腾飞的雄鹰。这是我省历史上第一个“国”字号示范区,也是全国唯一的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战略规划,更是我市奋进崛起的一一个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16.
程必定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4):24-27
产业转移具有区域相关性,同时也存在着“区域粘性”,而后者往往被人们所忽视。针对产业转移的“区域粘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战略思路,一是提升产业水平,调整振兴“存量产业”,大力发展“增量产业”;二要优化空间布局,整合城市资源配置,加快城市群建设,从产业和空间两个方面培育产业承接能力。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今年年初批准实施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规划》,是全国唯一一个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战略规划,这给安徽率先崛起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顺应了当前第三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承接产业转移,讲的是双赢、凭的是实力、  相似文献   

18.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是第一个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规划,是国家第一个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规划。浙江应借助安徽实施皖江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历史性机遇,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国企和有意愿的民企到皖江去投资兴业.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分析了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背景环境,进而延伸出皖江城市带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对皖江城市带装备制造业的优劣势分析,最后就其发展前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立足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构建实证分析模型研究示范区环境信息披露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示范区环境信息披露数量与质量呈上升趋势,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的污染程度呈显著正相关,企业污染程度是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要促进示范区的环境保护,政府应完善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监督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程度;要更新企业环保观念,提升企业环境披露的主动性;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关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