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从利益相关者对慈善捐赠动机认知的视角出发,以沪深两市235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对企业慈善动机被利益相关者认知的过程分析,探讨企业基本社会责任调节慈善捐赠与企业绩效关系的作用机制,寻求慈善捐赠与企业绩效实证结果不确定性的根源。研究表明,企业基本社会责任履行状况影响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慈善行为动机的判断,慈善捐赠与企业绩效的关系随企业履行基本社会责任状况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化的结果。同时,基本社会责任履行状况的调节效应对处于竞争激烈行业的企业更加显著。研究结论对现有慈善捐赠文献进行了有益的拓展和补充,为企业慈善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最近几年,特别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中国人的慈善热情被空前地激发出来,企业捐赠也开始日益被人们所重视,企业捐赠的好坏也成为公众热烈探讨的话题。就此,首先阐述了慈善捐赠和企业绩效的相关概念及企业进行慈善捐赠的形式,重点研究了慈善捐赠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构建了以管理绩效、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为核心的企业慈善捐赠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对企业履行的社会责任必须与其具有的企业能力相匹配作了简要分析;最后对企业现在及将来如何进行慈善捐赠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进程中,污染企业正逐渐成为慈善捐赠的主力军。以2009-2016年A股污染类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基于制度理论研究了环境保护政策对污染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有效性,探讨了由雾霾引发的环境质量变化对污染企业的慈善捐赠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雾霾污染程度越大,污染企业开展慈善捐赠活动的可能性越低,并且捐赠投入会更少;污染企业的慈善捐赠行为不受政府环境规制压力的影响,重污染与非重污染企业在社会责任承担方面的表现没有明显差别;此外,污染企业无论是否受到环境规制均不会影响雾霾对其慈善捐赠行为的规避作用。上述结果表明,污染企业在雾霾污染持续加剧的情景下,反而会表现出逐渐弱化其社会责任行为的"异常"现象,相较于慈善捐赠带来的声誉效应(即"雪中送炭"),污染企业的慈善捐赠行为更多存在为减少公众关注(即"雪上加霜")的隐匿动机。同时,由于政府环保政策产生的管控压力不足,重污染企业未能被促使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4.
作为承担社会责任的有效方式,企业慈善捐赠逐渐兴起。在清晰界定企业慈善捐赠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捐赠金额、捐赠方式以及捐赠领域来探求企业慈善捐赠的结构,以期为企业慈善战略的选择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企业捐赠非营利组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雪莹 《经济论坛》2007,(8):105-106
20世纪80年代开始,非营利组织的兴起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股浪潮,并在政府部门和营利性组织之间发挥着协调、辅助和补充的功能。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也要求企业在追逐经济利益的同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随着全球商业竞争的加剧,企业开始改变传统的社会公益行为,转而将公益慈善整合到企业总体战略规划之中,意图实现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双赢,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有效的表现形式,企业捐赠非营利组织的行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近年来,企业捐赠涉及的领域更为广泛,包括教育、文化艺术、医疗卫生等,捐赠资源也非常丰富,除了资金之外,还包括产品、设备、人员等,且更注重捐赠成效,企业都希望其慈善捐赠可以达到预期目标。我国企业虽然在公益捐赠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慈善意识落后,并未将捐赠计划与企业的发展战略联系起来,也未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捐赠管理机制。因此,从理论高度评价企业捐赠行为,探讨良好的捐赠管理和决策制度,为我国企业的慈善捐赠行为提供经验借鉴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企业成长过程中,社会公众会对企业慈善责任的履行倍加关注,企业慈善已成为企业和社会的双赢选择。民营企业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慈善,主要取决于企业负责人的财富观和价值观,对2007—2009年"中国慈善排行榜"中上榜民营企业领导者及所在企业慈善捐赠数据的研究表明:民营企业领导者价值观对企业慈善行为有着直接影响,其影响民营企业的慈善行为意向、慈善行为形式和慈善行为领域。  相似文献   

7.
商会作为典型的社会网络组织,能够通过企业家商会任职的方式对企业决策行为产生影响。本文以我国证券市场2004—2021年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民营企业家(董事长或CEO)商会任职与企业连续慈善捐赠行为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企业家商会任职会促使民营企业从事连续慈善捐赠活动且捐赠规模更大,而且企业家任职商会种类越多,这一促进效应越明显;在分析师关注度较低、企业家兼职较少以及非国有企业等改制而来的民营企业中,企业家商会任职对连续慈善捐赠行为的促进作用更明显;企业家在工商联或行业协会、国家级或市县级及以下商会中担任关键职位,更可能进行连续慈善捐赠且捐赠规模更大。渠道分析表明,民营企业家商会任职通过将商会会规和宗旨融入企业经营活动以及维护企业声誉两个渠道促进企业连续慈善捐赠行为。本研究揭示了企业家商会关系网络对民营企业连续慈善捐赠行为的积极影响,提供了企业非功利性连续慈善捐赠行为驱动机制的经验证据,同时为我国商会组织有效地参与公司治理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8.
以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基于企业与校研机构资源交换视角,利用2010—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企业慈善捐赠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慈善捐赠有利于企业创新产出,校企关联和企业地域位置在企业捐赠与创新绩效之间起着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以上结论验证了慈善捐赠已成为企业与高校等科研机构建立及维持合作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进一步打开了慈善捐赠与企业创新之间的黑箱,丰富了战略慈善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9.
从研究内容看,慈善经济学主要围绕捐赠者、政府和慈善组织这三个主体展开,相应形成慈善行为经济学、慈善公共经济学、慈善组织经济学三个理论分支。慈善行为经济学主要探讨捐赠行为的动机和模式,现已较系统地形成公共物品理论、温暖理论、社会偏好理论、社会规范理论、身份经济学和信号传递理论。慈善公共经济学主要探索最优慈善政策,包括税收优惠率、税收优惠方式、政府对慈善组织的补助以及社会福利支出等。慈善组织经济学主要探究慈善组织在慈善市场中与捐赠者、政府的互动策略及其影响效果,包括慈善组织的资源动员策略和可持续发展策略。从研究方法看,慈善经济学研究将更多地结合心理学,采用实验经济学的方法来进行。虽然慈善经济学研究在一些基础问题上还没有形成共识,但仍能给我国的慈善事业研究和实践带来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同群行为是影响企业慈善捐赠的重要因素.基于社会嵌入理论,文章从董事网络嵌入角度研究了企业慈善捐赠的同群效应.研究发现:(1)当企业嵌入董事网络时,联结企业之间的慈善捐赠行为存在显著的同群效应.(2)受同群效应影响的慈善捐赠为管理层攫取私利提供了便利,具体表现为:国有企业管理层享受到更高的非货币性收益,而民营企业管理层获取了更高的货币性收益.(3)受同群效应影响的慈善捐赠并未带来政府补助的增加,但企业绩效却得到显著提升.因此,企业应理性对待董事网络,选择性地学习和模仿联结企业的慈善捐赠经验,以免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11.
公司慈善捐赠信息披露问题在国内外存在很大争议。是否要求公司强制披露慈善捐赠信息要考虑公司慈善捐赠对理性投资者的影响以及公司保护自身商业秘密的需求,而公司慈善捐赠信息披露对伦理投资者的投资选择也有重大影响。公司具有自愿披露慈善捐赠信息的动机,但在我国建立以强制性信息披露为主的慈善捐赠信息披露制度。是为了保护公司利益相关者的知情权、规制公司经营者在慈善捐赠中可能出现的自利行为和不负责行为。当前我国公司慈善捐赠信息披露还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不一致性,我国《公司法》、《征券法l-》应明确规定公司慈善捐赠信息披露的形式、内容,要求公司强制披露重大慈善捐赠的决策主体、决议程序、捐赠数额、捐赠对象、受赠人与公司经营层的关系等信息,并建立信息披露豁免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2009-2012年中国亏损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社会网络理论,分析和检验了高管的政治关联对亏损企业通过慈善捐赠行为获得政府补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有政治关联的亏损企业比无政治关联的亏损企业更容易出于获取政府支持而进行慈善捐赠,高管的政治关联广度相对于其政治关联深度对亏损企业慈善捐赠的正向影响更大,同时高管的地方政治关联相对于其中央政治关联对亏损企业慈善捐赠的正向影响也更大;第二,基于“利益互惠”的原则以及对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鼓励,政府通常会倾向于对进行慈善捐赠的企业给予更多的补助;第三,相对于无政治关联的亏损企业,有政治关联的亏损企业的慈善捐赠能够帮助其获得更多的政府补助,相对于中央政治关联,地方政治关联对亏损企业通过慈善捐赠获得政府补助的“支持效应”更加明显,同时政治关联广度更宽的亏损企业也通过慈善捐赠获得了更多的政府补助。文章的研究结论深化了对中国亏损上市公司慈善捐赠的动机及其经济后果的认识,为相关部门规范企业慈善行为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是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前因。以沪深股市58家食品饮料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扎根理论探索构建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模型,显示企业文化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在前置驱动因素,质量改进和经济绩效是调节“文化-责任”关系的内部情境因素,企业荣誉是调节“文化-责任”关系的外部情境因素。  相似文献   

14.
社会公众对学者道德角色的期待、学术职业工作内容与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在长期的师德传承塑造了学者高尚的道德观念和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学者型CEO推动了企业实施更多利他倾向的慈善捐赠行为。以2004—2016年沪深股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本文实证检验结果为该假设提供了较为充分的证据支持。笔者发现,当CEO拥有学术经历时,其所在企业的慈善捐赠水平更高。以汶川大地震为外生事件的研究结果为本文的研究结论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此外,笔者还从经济动机、政治动机和私利动机假说等方面排除了本文发现的其他可能解释。本文较好地丰富了高层梯队理论和慈善捐赠动机领域的文献。  相似文献   

15.
以我国化工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手工收集关键高管的代表委员类和政府官员类政治关联的数据,实证检验不同政治关联方式对企业社会责任整体及其各维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代表委员类政治关联能提高企业社会责任的整体表现,而政府官员类政治关联对其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代表委员类政治关联能提高股东责任、债权人责任和公众责任,但对政府责任、员工责任没有显著影响;政府官员类政治关联,除政府责任外,对企业其他维度的社会责任没有显著影响。政治关联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过程中具有战略选择现象,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政治关联企业的监管。  相似文献   

16.
5·12汶川大地震的社会捐赠,因其捐赠主体范围广、捐赠额度大,受到社会各界的空前关注,也对我国现行社会捐赠制度设计进行了整体透视.在慈善事业相关立法、慈善组织管理体制、税收政策等诸多制度性缺陷充分显现的同时,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也面临着严峻考验.本文从完善社会捐赠相关立法、改变政府在慈善事业中的主导地位、建立慈善组织的评价、监督与信息披露机制,以及规范社会捐赠的税收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激励与保护社会捐赠,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由于受传统文化、激励机制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滞后的影响,中国的富人慈善事业存在着捐赠量较小、捐赠领域不均衡、慈善载体公信力不足等问题,未充分发挥其在实现社会公平方面的作用。文章利用社会交换理论,分析了从事社会慈善事业给富人自身及其拥有的企业、基金会等带来的内在和外在的收益,并有针对性地对其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Is the income elasticity of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s less than one?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We estimated the income elasticity of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s for a number of European data-sets. The value of this parameter is consistently found to be less than one, with few exceptions. Our findings are compared with state-of-the-art contingent valuation studies from other countries. We also compared our findings with those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on charitable donations and corporate donations. These studies show a similar pattern; donations decrease as a percentage of income, as income increases.  相似文献   

19.
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已经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从其诞生之日起,人们便围绕其概念、合理性与内容等方面展开了长时期的争论,理解和把握这些争论是全面解析企业社会责任的必由之路。此外,在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演化与引入过程进行梳理后,总结和评析现阶段学者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成果以期更全面地把握企业社会责任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