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1 毫秒
1.
王小梅 《产权导刊》2021,(11):76-79
上海总商会是辛亥革命后正式定名,并得到租界当局承认的上海资产阶级的团体.它享有集会、出版等权利,拥有自己的武装,是上海工商界在政治舞台上的最高代言人.五卅期间,上海总商会拥有分帮会员383人,合帮会员122人,经济联系广泛,而掌握总商会领导权的一批名商巨贾更是身份复杂.本文旨在通过对35名会董身份,及其所代表的主要行业基本经济联系的初步考察,探讨五卅期间的上海总商会的阶级属性及其在运动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王静 《宁波通讯》2011,(9):34-36
应修人,原名应麟德,字修士,笔名丁九等。浙江宁波慈城(旧属慈溪县)人。作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学勃兴时期"最早露出头角的青年诗人",应修人的脚印不可磨灭地留在中国现代文学,特别是新诗发展的道路上。1921年,与好友创办上海通讯图书馆,是上海第一家"完全公开的图书馆。"1922年,与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在杭州结伴成社,曰:湖畔诗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个新诗社。他,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任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长。而后成为革命烈士。  相似文献   

3.
《上海经济研究》2006,(4):F0003-F0003
将军学者 黄逸峰 黄逸峰(1906—1988),江苏东台人。原名承镜又名黄澄镜,1924年到上海求学.先在中国公学大学部.后转入复旦大学商学院,1925年参加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相似文献   

4.
紫檀 《新财经》2011,(11):106-107
今年春节,旅居美国的作家李黎来到上海,约我一起参观张爱玲故居。张爱玲自1920年在上海出生至1955年离沪赴美,在上海留下六处故居,我们选中的是常德路195号爱丁顿公寓(Eddington House)。  相似文献   

5.
正【人物名片】钱树德,北仑区小港街道高河塘文化礼堂管理员。他始终坚持用文化的力量感染人、服务人,退休以后,组建老年民乐团,义务担任基层宣讲员和多个文化礼堂的顾问,全程参与高河塘文化礼堂的筹建及宣传。先后获宁波市十佳文化礼堂管理员、浙江省基层宣讲先进个人等荣誉;2015年,"钱树德老师故事会"在全区推广;2016年,荣登中国好人榜7月榜单,获"敬业奉献好人"。  相似文献   

6.
正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塘溪镇的沙氏故居,当年是鄞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诞生地,现在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宁波市党史教育基地。在这座故居里,走出了沙孟海、沙文求、沙文汉、沙文威、沙文度五兄弟。故居内的"沙氏五杰"陈列馆,给这座百年建筑刻上了深深的历史烙印。老二沙文求:建立鄞县首个中共农村党支部沙文求是沙氏五杰中的老二。1920年,沙文求到宁波效实中学读书。1925年,沙文求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7.
日前,宁波市委、市政府授予江北区及江北区农水局"2012年度农村指导员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这是对江北区农村指导员工作的肯定,也标志着江北区在八年坚持中深化农村指导员工作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肩负重任,不辱使命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国务院2011年年底一篇调研文章上曾作出过批示"选派机关干部到农村基层,  相似文献   

8.
柔石故居     
<正>柔石故居坐落在依山傍海的宁海县城关西门,是一幢在江南一带常见的旧式木结构三合院,房子坐北朝南,建筑面积325平方米,是左联五烈士之一柔石的诞生地和在家乡时学习、生活、工作的地方。柔石,1902年9月28日出生,浙江省宁海县人,姓赵,名平福,后改为平复,笔名柔石等。1923年夏天,柔石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1928年深秋,在鲁迅的帮助下,柔石和崔真吾等人一起创办了"朝花社"。柔石在为"朝花社"操劳的同时仍勤耕不辍,这一年多时间,堪称是他创  相似文献   

9.
沙氏故居     
<正>在鄞州区梅溪水库的东侧,有一个著名的沙村。沙村不仅以"沙氏五杰"闻名,而且也因其是鄞州区的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党支部的诞生地而富有历史意义,是鄞州区、奉化市革命运动的发源地,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和教育意义。沙氏故居就位于沙村,是沙氏五杰(沙孟海、沙文求、沙文汉、沙文威、沙季同)的故居。沙文求、沙文汉、沙文威、沙季同在母亲陈龄的支持下,在大革命期间相继参加革命。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以来,江北区紧紧围绕省委打造"人才强省"和市委创建"人才生态最优市"的战略目标,聚焦"四大核心功能"提升人才工作能级,为统筹推进"五大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水品质城区提供坚强的人才智力支撑。通过努力,2017年,江北区人才总量达到13.7万人,有力助推了区域经济发展。重导向拓渠道聚焦核心功能引人才江北区始终坚持立足自身特色优势,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符合地区发展要求的人才引进战略。去年,江北以"四大核心功能"为导向,通过"毕洽会""高  相似文献   

11.
正柔石(1902—1931),原名赵平复,现代革命青年作家,"左联"五烈士之一。1928年到上海从事革命文学运动,曾任《语丝》编辑,并与鲁迅同办"朝花社"。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左联"执委、常务委员、编辑部主任。1931年被杀害于上海龙华。鲁迅曾写《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悼念他和其他死难同志。柔石的代表作有《二月》《为奴隶的母亲》。《二月》出版后,被译为英、德、法、印地、泰等文字流传国外,成为中国小说中有世界影响的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12.
冯子珮(1914—2010),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人。他在慈城中城小学读书期间,随家迁居上海,1935年底毕业于香港大学,获一级荣誉工程科学学士学位,随即进入香港黄埔船坞公司下属九龙船坞设计室工作。抗战爆发后,他投笔从戎,后因服役的快艇大队解散,  相似文献   

13.
毛思洁  蒋静 《宁波通讯》2012,(22):13-15
社区治理关系着你、我、他,怎样做才能让大家都满意呢?这是很多城市思考的问题。宁波市江北区区委书记俞雷提出,加强社区管理,要敢于创新、迎难而上,在创新中探索社区管理新模式,在完善中提升社区管理水平,使社区服务更加主动有效,让居民真切感受到关怀。江北区拓宽思路、大胆创新,经过调研和试点,率先走出了一条以需求为导向的社区治理"江北模式"的新路。何为江北模式?江北区社区治理围绕社会民生主线,以"掌握社区动态,解决居民需求,  相似文献   

14.
杨贤江故居     
<正>杨贤江故居坐落于慈溪市长河镇贤江村,是一幢具有三北民宅特色的院落式砖木结构小平房,坐北朝南,七檩五柱五开间。明间、次间、稍间面宽均为3.60米,进深6.50米,有檐廊。稍间与东西伸凸柱头间连贯,平面布局呈凹字形,故居前有一块约36平方米天井。杨贤江,1895年4月11日出生,浙江慈溪人(原属浙江余姚),又名李浩吾。著  相似文献   

15.
邱彩娅 《宁波经济》2006,(7):18-18,20
第三产业是除第一、第二产业外的其他各业,亦称服务业,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从江北区的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江北区"打造都市经济强区,构建生态文化大区"发展目标的需要。"十五"期间,江北区第三产业年均增速15.2%,高于江北区生产总值(GDP)的平均增速0.6个百分点。2004年,江北区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越二  相似文献   

16.
霍元甲是清朝末年的一位武术大师,他满怀爱国激情,抱着为国雪耻,振奋民族自强精神的强烈愿望,威震西洋大力士,大长中华民族的志气,为亿万同胞钦佩。为了继承霍元甲的遗愿,同时也为了弘扬这位著名武术家的爱国精武精神,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于1986在霍元甲故里小南河村整修了霍元甲故居,修建了霍元甲园陵。1997年和2010年又先后重新修葺了霍元甲故居,扩建了霍元甲陵园,辟为"霍元甲故居纪念馆",以纪念这位名震中外的爱国武术家。  相似文献   

17.
上海人民没有辜负小平同志的希望过去五年是在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谈话后,上海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使城市面貌发生很大变化的五年。归结起来一句话,上海人民没有辜负小平同志的希望。小平同志认为上海晚开发了十年,实际上是鼓励我们抓住机遇。小平同志确实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战略家,他的南方谈话在全国掀起了改革开放的浪潮。五年来,上海人民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市委、市府领导下,抓住机遇,奋力开拓,取得了巨大成绩。上海这五年的变化就是在邓小平理论旗帜指引下取得的。这几年上海人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  相似文献   

18.
点赞宁波     
<正>江北:全省首倡"化肥农药减量"助推治水5月23日,在江北区慈城镇大龙农业基地,江北区40位种植大户率先在"化肥农药减量行动倡议书"上签字。据悉,这也是江北率先在全省首倡以"肥药减量"助推治水剿劣,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为深入开展剿劣工作,江北慈城镇尝试通过"肥药减量"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全力打赢"五水共治"攻坚战。  相似文献   

19.
"我有两双眼睛,一双是艺术家之眼,一双是商人之眼。"——邵逸夫从颜料世家到影业王国1907年,邵逸夫出生于宁波镇海庄市朱家桥老邵村一个富商家庭。邵氏世代以商为业。其父邵玉轩与当时成千上万的宁波人一样,于19世纪末前往日趋繁华的上海"淘金",并于1901年设立了一家颇具规模的"锦泰昌"颜料号。邵玉轩不仅经营有方,生意红火,而且同情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在当时的上海工商界颇为活跃。1920年他病逝上海时,康有为、虞洽卿及曾任苏浙总督的卢永祥、民国元老谭延阁等晚清与民国风云人物纷纷为其题词致哀。  相似文献   

20.
在这个春天,让我们回眸一个一生与琴相伴的"百岁"女子。琴,是她的功课,也是她的信仰,是她完成自己的方式。今年初春,偶然翻出一份已经泛黄的表格,是杨清如1989年10月5日填写的《重庆市××学会会员入会申请书》,在"出生年月"一栏,写的是"1913年4月"——2013年,是她的百年诞辰!时光倒流至67年前,中华民国卅五年(1946年)1月13日拍下的一张署有"天风琴社成立纪念"的照片,前排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