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澥浦镇位于镇海区北部,是宁波中心城区北门户,素有"千年古镇,甬商之源"之美誉。近年来,澥浦镇先后获评全国重点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浙江省旅游强镇、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首批样板镇、市级首批特色小镇。澥浦历史悠久,文化璀璨,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镇域内历史古迹众多,至今仍有古城墙月洞门、渔盐税务所勒石碑等遗迹,拥有省、市、区级文保点15个,其中闻名全国的"郑氏十七房古民宅群"属省文化保护区,为国家4A级景区,同时也是中华文化促进会的"中华传统节庆文化传承基地"。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澥浦船鼓",  相似文献   

2.
毛思洁 《宁波通讯》2011,(20):42-43
镇海澥浦镇在明、清年间是个很大的渔港,长年停靠着300多条渔船和40多艘商船,店铺、鱼市很是热闹。每逢渔船满载而归,渔民们就以“船鼓”的表演形式来庆祝丰收,可以说,澥浦船鼓是獬浦民间流传百余年的一种群众性的文艺表演形式。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9月,浙江省全面开启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宁波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以规划设计为引领,内外兼修、整管并重,走出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特色之路,带来了小城镇的美丽蝶变。据统计,2017年,宁波共启动小城镇整治项目1882个,完成投资180.02亿元。在不久前,宁波市参加达标创建的47个小城镇全部一次性通过省里组织的考核验收,其中江北慈城、余姚泗门、镇海澥浦、北仑  相似文献   

4.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思想基础,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中国人民在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要持有批判的态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从而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长期积累沉淀的精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多样的,每个地区都有属于自己地域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西方文化的影响,在本地长久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文化的多样性面临考验.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载体的县区级博物馆,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在新的环境下扛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大旗,发挥县区级博物馆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值得不断探讨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凝结和积淀而成的优秀成果,是中华文明的精华与结晶。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我们要坚持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始终把文化创新作为文化发展的战略基点和前进动力。因此,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形式下,通过文化创新来弘扬民族精神、发展民族精神,正是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7.
毛恩洁 《宁波通讯》2013,(10):82-83
在澥浦镇,有一个人——他以无私奉献的精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他以执着奋进的精神探索"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可行性,他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努力打造人水和谐的"美丽澥浦",他就是澥浦镇镇长夏卫东。"水环境整治是全镇的重点工作。"夏镇长说,澥浦镇总面积29.3平方公里,下辖8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全镇17126户,37442人,镇域内水系发达,河道呈网状分布,共有46条一般以上河道和2座小型水库,河道总长度约60公里,水域总面积约1.1平方这样  相似文献   

8.
雷锋精神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从优秀图书经典中汲取了思想精华。弘扬雷锋精神,也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优秀图书文化,是属于全人类的宝贵财产,它对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有着积极的作用。向雷锋学习不但能净化灵魂,而且会推动社会的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9.
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融入的方法主要是:分析当代大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差异产生的原因,创造性地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完善高校教育评估机制,注重理论教育和思想教育相结合;举办与传统优秀文化相关的活动,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0.
梁敏 《老区建设》2013,(4):33-35
红色旅游文化建设,是指通过旅游开发的模式,传承和弘扬革命传统文化,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江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在新形势下,探讨开发红色旅游文化,挖掘江西革命传统文化,这对弘扬革命精神、促进江西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天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魅力同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并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协调;增加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比重,发挥课堂作为传统文化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增强教育效果;构筑弘扬传统文化的多重支撑,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等。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只有做到心怀敬畏、爱我中华,大力宣讲、普及周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身体力行、从我做起这几点,才能在新时代真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将继承传统优秀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相似文献   

13.
文章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立足点,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两方面论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土壤与基础;从要立足于当代中国实际,要深入阐发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要体现民族性和世界性的有机统一等三方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升华.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也是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现实选择。二者融合的路径方式主要有:一是科学合理地设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内容;二是利用新媒体技术,引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性兴趣与理性认同;三是开展校园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构建学习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结晶,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深厚软实力。在民族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主体,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优越性。因而,努力改变学生社团存在管理机制不健全、活动资源缺乏、活动形式单一等现状,充分发挥学校引导作用,创新和丰富活动形式,加强社团自身建设,使民族高校学生社团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旅游业火热发展和信息化浪潮席卷各个行业的今天,白族传统文化正面临着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影响和冲击。本文基于当前旅游大开发形势,探讨白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提出保护、开发、传承发扬的手段方法和建议措施:加强政府导向作用;应突出白族传统文化的地域特色;应重视对贫困群众的帮扶;应坚持保护优先和适度开发的理念原则;应大力弘扬白族传统文化,发掘多元文化提升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论述了随着全球信息化技术对文化认同感消解的日益严重和大众文化对传统文化精神消解和侵蚀的日益突出,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人员,对弘扬传承传统文化责无旁贷:培养人才,明晰次第,不离师承;走进学生,点面结合,不离根本;明确定位,把握动态,不离时机.  相似文献   

18.
白利鹏 《理论观察》2002,4(2):26-27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端正民族精神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传统文化创新成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向,新媒体的传播特征和文化功能为传统文化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理论支持。在坚持群众主体、继承扬弃和开放包容的原则下,从传统文化的物质、机制、意识和实践方面开展创新研究。借助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多元载体优势和创新环境优势,可以为传统文化创新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强国"就具有了独特的时代特征和哲学诉求。实现"文化强国"具体的三个途径: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党的革命传统,提炼红色文化;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构建宽松的学术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