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FDI对广东省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省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一直处于全国的首位.1979年到2006年广东省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773.65亿美元,约占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强.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广东投资设了10万多家子公司和研发机构,其中世界500强企业设立了400多家.强大的外资注入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从计量的角度分析外资对广东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2.
在华外资研发机构具有明显的技术和管理优势,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产生了积极影响;高校作为研发创新的重要载体与外资研发机构开展科研合作,可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应用,进而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从国家创新体系包容性视角,分析了高校与外资研发机构科研合作模式演进历程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研发机构的总量将迅速增长。随着跨国公司在华生产、经营活动的本土化进程逐步加快,研发活动也日渐本土化。外资研发机构由1997年以前不足20家,迅速上升到2002年的260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外资在美国设立研发机构与外资企业参与美国联邦政府研发项目两个方面,结合具体的统计数据与案例,研究了美国对于外资研发机构管理的相关政策。美国对外资研发机构总体开放,但针对具体情况会出台相关的限制措施。美国试图在外资研发机构的管理中达到一个最佳平衡:既充分利用外资研发机构为美国带来的智力、技术与物质资源,使其为美国的国家创新体系服务;又尽量避免其对美国国家安全及经济竞争优势带来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5.
企业研发的效率与本地区的发展水平分不开.本文从研发组织的信息获取和知识转移的角度,分析地区信息化、科技水平和技术市场发展水平对区域外资研发效率的影响.以我国25个地区的外资工业企业近年数据为样本,采用随机前沿分析的方法分析地区因素对外资研发效率的影响.研究显示:外资企业在华的研发效率普遍很低;地区间研发效率值严重不平衡: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和科技实力都与本地区外资研发效率存在正相关关系;由于我国技术市场发展不成熟,实证中技术市场对外资研发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研发全球化与跨国公司对美国研发投资集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发全球化与研发地区集群是20世纪末以来世界经济纵深发展的两个重要特征,这在世界技术创新中心-美国国内表现尤为明显.本文为此选取了1997-2006年间跨国公司在美国研发投资与地区集群的相关信息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外资R&D在美国资本与技术密集型行业投资集群效应明显,同时在区位布局上吻合美国的地区专业化分工特征.文章最后探讨了上述集群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徐红生 《经济世界》2002,(10):50-51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中国经济发达和活跃的区域——长江三角洲腹地,区域面积为77平方公里。 截止2002年6月,开发区累计批准外资企业865家,合同外资70亿美元,实际到位32亿美元,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207个,近几年,IT企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昆山开发区最主要的支柱产业,昆山已经成为长江三角洲这一新兴世界电子资讯产业带的一个重要生产基地。预计目前投资企业全部投产后,昆山开发区将  相似文献   

8.
2009年颁布的《珠三角发展纲要》把推进粤港澳区域深度经济整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其中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成为推动粤港澳经济合作战略重点转移的核心举措之一.本文以近几年颇为学术界认同的解释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变量“社会资本”为研究工具,在对粤港澳区域科技创新现状与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认为,培育区域创新网络为核心的区域社会资本是促进粤港澳科技创新发展的首要任务.理论建议是,将区域创新机构离散化;多节点发展区域创新网络:加强区域间企业的纵横关联.实践对策是:促进三地高校等研发机构的科技合作;完善粤港澳科技园与研发机构的合作机制;建立利于创新网络的信任型区域文化;建立推动粤港澳科技创新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大趋势,跨国公司的研究与开发(R&D)活动也呈现出国际化的新趋向。跨国公司打破在母国进行研发的传统模式,纷纷在海外建立研发机构,实行研发的本土化战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就已开始在我国建立研发机构,随着我国的入世及其他国际环境的变化,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地,众多跨国公司势必大举进入我国(世界500强中已有400多家在中国投资),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面临公共卫生危机与经济下行双重挑战的当下, RCEP的实施,有助于降低东亚区域内贸易和投资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促进区域贸易投资增长,优化区域分工合作,加强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对各成员国推进协作、共克时艰、促进地区和世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也成为我国稳外贸稳外资的重要抓手,促进商品流动型开放向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分布绝对差异、增长率差异、相对规模差异的现状分析,认为外资经济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经济增长点,但外商直接投资并没有均衡地进入我国各地,地区间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差异的不断扩大成为区域经济增长差距不断拉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李胜 《当代经济》2007,(17):13-14
近年来,外资并购我国企业已经成为国外投资者对华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的外资并购将愈演愈烈.但外资并购在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外资并购对我国经济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三资企业在中国发展势头迅猛。截至95年.全国已有三资企业20多万家。外资的进入,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宏观及微观效益,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另一方面又促进了体制和法制的建设。可以说中国经济能有今天的繁荣.外资功不可没。 近年来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外资并购是企业并购跨越国界的发展,它正日益成为世界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本文通过对已实施外资并购的上市公司并购前后几年经营绩效的分析,探讨了目前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就此提出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泽 《经济纵横》2007,(7):8-10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客观地分析外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进一步确定未来新的引资政策,对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利用外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外资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花俊  顾朝林  庄林德 《经济地理》2001,21(6):696-699
本文分析了我国利用外资的基本形势和区域分异,并利用Granger因果性检验法检验了我国各区域外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外资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并没有决定性的影响,而西部地区较之东部沿海地区,外资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据此,笔者从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发展的基本格局和外资的经济影响的角度给予了初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周天瑜  马勇 《经济师》2008,(10):101-101
当跨国公司(MNCs)成为全球研发活动扩张主体的同时,区域内部研发机构的聚集趋势越来越显著,研发活动逐渐具备产业化特征。研发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形成日益紧密的关联。“研发产业”的说法已逐渐被人们认识接受,其高速发展波及全球。  相似文献   

18.
借鉴生态位态势理论,在阐明新型研发机构核心能力及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态”、“势”和“态与势交界面”的新型研发机构核心能力评价模型,选取广东省177家新型研发机构,运用熵值—突变级数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提高高层次人才占比和扩大研发投入力度对提升新型研发机构核心能力较为重要;②研究对象整体核心能力水平中等偏上,但两极分化明显。同时,在“态与势交界面”上总体水平较低,机构高质量发展有待加强;③地理区位与机构核心能力水平相关性强,态势好的机构对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有一定辐射作用。最后,依据新型研发机构生态位等级提出核心能力分类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9.
国际直接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吸引了巨额外资尤其是国际直接投资。从1993年起,我国已连续成为世界发展中国家最大的FDI流入国,并且发展势头不断加强。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我国对外资的优惠政策功不可没,但近年来优惠政策的作用越来越不如以前了。那么优惠政策在国际直接投资各影响因素中到底占什么地位呢?地位下降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正在为我国各个区域走向世界,参与国际贸易、吸引世界大型企业投资、合资和充分利用外资,以及研发机构、旅游等的发展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目前的战略重点在于,全面展示我国各个区域的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包括人、财、物,走国际化区域发展之路,全面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促进本区域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2003年国际竞争力评价报告中增加了一些国家的个别地区的国际竞争力评价,包括中国浙江省、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巴西圣保罗省、德国巴伐利亚州、西班牙加泰罗尼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