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北过大年     
陕北的年是充满黄土味的日子。陕北年关,红火中透着酣畅,天空中飘荡着的是黄土地上传来的《信天游》,锅里熬的小米粥,翻滚着黄土的灵韵,家家户户都贴上栩栩如生的窗花,女人用它来做一个不再年轻的梦,男人用它来拴住一个人的心。  相似文献   

2.
沙梁梁上站了个俏妹妹 惹得那后生不呀不想回 …… 一首脆生生亮哇哇的陕北民歌在楼栋间唱响,老人孩子们的喝彩声与掌声此起彼伏. 2012年12月27日下午,"涌泉居生态马铃薯"携手陕西广播电视台都市生活频道《社区秀》栏目走进社区,唱歌的就是最近网络上极具人气的"土豆姐姐"、涌泉居靖边农业科技服务公司董事长冯小燕女士. 冯小燕是个典型的陕北女子,坦率、真诚、敢担当、有魄力,"毛眼眼"里抒写着快乐,眉宇间充满了果敢,谈吐间更是充满了风趣.  相似文献   

3.
信天游佚话     
杨闻宇 《西部人》2003,(2):52-53
一陕北信天游,是民歌艺苑里别致的一枝。仅从抒情的角度看,其内涵是丰沛厚实的,手法是变幻多样的。和别的民歌一样,信天游率真质朴,坦荡热烈,有些章节近似于放浪形骸,打破了爱情故事在小说里、在舞台上通常呈现出的那种月暗花移、扑朔迷离的神秘境界。“半夜里想起干妹妹,狼吃在山后不后悔”;“听见哥哥唱一声,浑身打颤阳气生”;“捉着你的胳膊拉着你的手,难说难笑难开口”;“叫一声哥哥摸一摸我,浑身上下一炉火”。脱胎于村野,免不了俗气,却似乎俗得天真,俗得洁净,招人喜爱。从古以来,人们就乐于向花草、星月、高山、大…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伊始,陕北米脂县的决策者们开始筹划着如何贯彻中央决策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新的跨越。在追寻米脂的梦想中,新任县长张雁冰苦苦思索着。黄土高原的治理,这个关系千家万户的大事,教他彻夜难眠。无数次的调研,无数次的走访不断丰富着张雁冰的认识。当他又一次站在高西沟的山峁上时,眼前一下子豁亮起来:八月的高西沟,峁坡上松柏吐翠,山沟底碧波荡漾。即便是大热天,村路上也不时有驴拉车、三轮车碾过,闲不住的村民们挥舞着镢头、铁锨,正心碌着打坝、造田。好一派迷人的陕北风光!此情此景,使张雁冰精神振奋,激动不已。  相似文献   

5.
绅士缺失症     
熙熙攘攘的公交车上,身怀六甲的孕妇抓着扶手摇摇晃晃,座位上的男女老幼怡然自得,无人起身。一个30岁左右的男人在拥挤的人群中穿梭,孕妇说:“别挤我,我怀孕了。”男人却轻蔑地说:“你怀孕了跟我有什么关系?”孕妇愤愤:“你这人怎么素质这么差!”两人均不再说话。  相似文献   

6.
作平  文君 《中国西部》2005,(5):108-113
当你在黄土高原上行走,那迎面而来的每一个人——不论老人还是小孩,不论男人还是女人,只要他是这片黄土养育的高原人,你就会发现,他的微笑是那样天真,天真得没有任何杂质;而每一条渴望清清泉水滋润的喉咙,都能信口唱出最高亢最忧伤的信天游。  相似文献   

7.
关口村地处陕北佳县境内的黄河岸边,是一个有70户、265人的小村子。由于漫长的地质演变黄河及其支流下切以及极强度的水蚀作用,晋陕峡谷基岩深切,裸露的石壁石坂已上蚀到山峁的1/3以上,形成了沟壑纵横乱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西北甘肃省和陕西省交界处,在以南梁为中心地带的陇东革命老区华池县,素有“信天游”唱起不断头之说。在这里,不论是田野里的农夫,山坡上的牧童,深山里的樵夫,还是磨坊中的妇女,都能触景生情,信口唱来。你随便在一个沟岔、一道山梁、一条爬坡羊肠道上,都能听到人们为解乏、解闷、高兴而随口唱出的信天游,缠山绕水,高亢嘹亮。表达着人们的喜怒哀乐,和对这一民间艺术的钟爱。民间流传的信天游曲牌主要有《打马茹》《苦蛋蛋》、《兰花花》、《走西口》、《珍珠倒卷帘》、《绣荷包》等。内容多以古代传说、爱情故事和歌唱美好…  相似文献   

9.
女青年生玉荣,把一个已秃了顶的男朋友领到家里。那男人一见生玉荣父亲,就自我介绍:“我是锦州石油六厂供销科干部,叫张殿臣。你女儿小生人很好,我俩挺合得来的。”  相似文献   

10.
依托资源,兴办加工,强乡富民,一体开发,促进县域经济大发展。--李世清创业篇随着新世纪的到来,陕北迎来了西部大开发、山川秀美工程、重化工能源基地建设三大发展机遇。今天,当你走进这块神奇土地的时候,就会发现这里的山山峁峁之间,一条条宽阔的大路连接城乡,一座座崭新的工厂巍然挺立,直把  相似文献   

11.
武剑平  乔刚 《当代陕西》2005,(11):59-59
如今,地处陕北山区腹地的志丹县,新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昔日一座座圆秃秃的山峁被削得平平整整,成为一处处面积很大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庄稼郁郁葱葱,牧草蓬蓬勃勃,十分壮观。这一切都展示着志丹县干部群众近年来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巨大成绩。  相似文献   

12.
吴菲 《魅力中国》2010,(26):8-8
我们正处在一个全新的传媒生态中,“如果你有10个‘粉丝’,你就是一本内刊,如果你有10万‘粉丝’,你就是一份都市报,如果你的粉丝有一个亿,那你就是CCTV。”这句网上的流行语,道出了微博潜在的影响力。身处互联网时代,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在新闻媒体从业的8年里,体会颇深的是:“七分采访三分写作”的说法是相比较而言的,如果有好的采访素材,写作这“三分”弄不好,那采访所耗用的“七分”就毫无价值。  相似文献   

13.
Sun 《中国西部》2010,(9):94-95
每到夏天女人们念叨最多的关键词之就是“减肥”,相比之下,男人们似乎对这样的提法相对冷淡。但男人,你想过没有:在阳光海滩、豪华游轮、清澈泳池边,也许女人正偷瞄着身材健硕、拥有六块腹肌的男人,你嫉妒吗?你是选择放弃,任由女人肆无忌憧地嫌弃还是奋发图强做个性感尤物,想必你不得不马上行动,扯回属于你的“回头率”、“羡慕加恨”的眼光……  相似文献   

14.
<正>"再有10来天,我们就能吃上放心的自来水,不用再吃旱井水了!"听到这一喜讯,准格尔旗薛家湾镇哈拉敖包村村民张三狗激动得眼泪直在眼圈里打转,两只手一个劲儿地往裤兜上蹭。哈拉敖包村位于沟壑纵横的峁梁山区,20多户村民吃水一直是个大难题。"往1000多米的山圪梁上引水,无异于走‘蜀道’,  相似文献   

15.
陕北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从飞机上看陕北,浪涛般的山峁,蛛网般的沟壑,地形破碎得不能再破碎。土地本来就很瘠贫,严重的沙土流失每年还将数亿吨的泥沙输入黄河。 陕北高原和黄河对比都不堪重负。 面对掠夺式的沙土流失,陕北人民创造和发展了筑坝淤地这一控制沙土流失的最有效的工程措施。经过建国后几十年的努力,沟壑纵横的陕北高原,目前已成为中国淤地坝颁布最为密集的地区。扰有关资料显示,黄河流域11万座淤地坝,陕北“三分天下有其一”。 今年,水利部将淤地坝建设作为“三大亮点”工程(淤地坝、牧区水利小水电代燃料)之首提出,有着筑坝淤地历史传统、丰富经验和高度积极性的陕北高原,将借着这一东风,迎来淤地坝建设大发展的一个春天!  相似文献   

16.
“春天到了百花开,青松翠柏满坡坡栽.山山洼洼都种上树,花雀雀也高兴得唱起来……” 这是一段陕北说书,唱的是志丹县退耕还林的事.三弦的伴奏很刚劲、雄浑、苍老,说书人的嗓音很坚定、豪迈、喜悦,细听,却又都隐含着一丝丝苦涩和苍凉. 是的,事非经过不知难.没到过陕北,没到过志丹,不了解志丹山川大地今昔对比的人,很难想象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价为“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原来是什么样子,很难理解“山山洼洼都种上树,花雀雀也高兴得唱起来”是怎样一种喜悦、怎样一种感情.如今,行进在志丹3781平方公里的山山岭岭中,满眼是绵绵无尽的绿色,已完全看不到“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那种洪荒景象.1998年退耕还林以来,志丹人民爆发出移山填海、改天换地的力量,“全民动员抓生态,誓叫山河披绿装”.  相似文献   

17.
2010年,我国部分农产品先后上演“直上云霄”好戏,价格涨势凶猛,让大家记忆犹新。部分网民纷纷调侃这些平常不起眼的小宗农产品,给它们冠上了极为“威风”又不失生动的名字:“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辣翻天”……。  相似文献   

18.
易明 《宁波通讯》2011,(21):62-62
一个青年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青年便问:“这里如何?”老先生反问道:“你的家乡如何?”青年回答:“糟透了!我很讨厌。”老先生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  相似文献   

19.
王添福 《开放潮》2005,(4):36-38
有谁注意到,当您在书店里拿起一本国外畅销书津津有味地品读的时候,很可能那却是本伪书。“你听说过伪书吗?”近日记者在福州一家新华图书城,就这样试着问一个在看伪书的读者。他张大眼疑惑:“什么伪书?”“就是……你在看的是什么书?”他合上手上的书给记者看:“《执行力》啊,怎么了?”记者接过一看,果然是伪书《执行力》。于是跟她说:“这就是伪书。”没想到,那位读者还是一头雾水,半信半疑。  相似文献   

20.
在本应是“百年西部人物”的位置上发出这篇“刊志”,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期刊物孕育于一个特殊的月份:五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