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从现有的法律规范进行分析,我国公司登记的审查原则是新折衷审查标准。新折衷审查标准要求公司登记机关原则上承担形式审查的义务,在特定情形下承担实质审查的义务。形式审查义务要求公司登记机关承担审查申请材料"数量上的形式"、"时间上的形式"、"内容上的形式"和"形式上的形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实质审查义务要求公司登记机关基于对申请材料的合理怀疑,裁量决定对其真实性进行核实,以审查其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2.
企业登记机关对申请材料应当采取何种审查标准,一直存在争论。200年7月1日出台的《行政许可法》,对此作了规定,使登记机关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有了法律依据。但在企业登记实践中,如何处理形式审查与实质审查的关系,如何把握企业实质审查的范围、方式,需要进一步进行探索一、企业注册登记实质审查的含义和必要性(一)企业登记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的含义正确把握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的含义,是探讨企业登记实质审查的前提。通常所说企业登记之形式审查是指登记机关对企业登记注册申请材料的形式要件是否具备进行的审查即审查申请材料是否齐全完整、…  相似文献   

3.
根据法学界主流观点,公司登记有形式审查原则与实质审查原则之分,并无审慎审查原则之说。[1]但是,人民法院在行政审判实践中,通常认为公司登记机关应当履行审慎审查义务,法学界亦有不少学者认为公司  相似文献   

4.
何乃刚 《上海房地》2001,(12):38-41
房地产登记中采用不同的审查制度,不仅是一个登记机关在登记过程中的一种程序要求,而且,关系到对房地产权利人的保护力度,也当然关系到房地产登记部门对外承担的法律责任,可谓关系重大,不可不清楚。一、登记审查制度在现实中的争议关于房地产登记过程中登记机关对登记的审查方式、审查范围的争议,在立法和实践过程中不断发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国公司登记方面的法律规范和行政诉讼方面的法律规范,公司登记机关在行政程序中对申请材料真实性的审查标准与法院在行政诉讼程序中对申请材料真实性的审查标准不尽相同,因而公司登记机关已经尽到法定审查义务的公司登记行为,往往被法院以主要证据不足或者主要事实不清为由予以撤销。这说明我国公司登记合法性审查的司法标准存在严重缺陷,需要正确协调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关系,并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进行重构:分离履行法定职责之诉与撤销公司登记之诉;当事人之间的民事纠纷,坚持民事诉讼优先。  相似文献   

6.
公司登记是指申请人在公司设立、变更、终止时,依法向工商机关提出申请,工商机关依法审查核准并记载法定登记事项的行为。公司登记行为包括申请人的申请行为和工商机关审查、核发(变更、注销)《营业执照》的行为。申请人或者第三人对公司登记行为不服时,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申请行政复议的,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时.还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因此,在公司设立、变更、注销等各环节,公司登记行为都可能接受司法审查。研究公司登记行为的司法审查,有助于工商机关强化公司登记行为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提高行政审批效能,降低行政诉讼风险。本文试从分析公司登记行为的法律属性人手,结合实践,探讨公司登记行为的司法审查原则与内容,倡导建立不同模式的公司登记司法审查机制。  相似文献   

7.
公司章程作为公司内部的“宪法”,不仅是公司组织和活动的基本规则,而且是规范公司与股东之间、股东与股东之间法律关系的主要文件,同时亦是社会公众了解公司和国家监管公司的重要依据。①公司登记申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由公司登记机关负责审查,其中包括对公司章程的审查,对此,《公司法》等法律、法规里有明确规定,但实践中有诸多不同认识。本文作些粗浅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共同推动公司登记审查工作。一、公司登记机关对公司章程负有法定审查职责公司章程不仅具有公司自治的典型特征,还具有国家强制性。这是因为“公司章程并非仅仅是制定者…  相似文献   

8.
不动产登记机关对登记申请要件的审查是不动产登记的重要环节。从世界各国立法看,根据登记过程中登记人员对于登记申请在何种范围内、具有多大限度的审查权限,可以将登记审查方式分为两类:形式审查主义与实质审查主义。  相似文献   

9.
公司登记机关要求自然人股东和法定代表人(以下统称“公司股东”)到现场签字,已经成为公司登记审查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一个存在很大争议的实践问题。一方面,公司登记机关要求公司股东到现场签字,会给公司股东带来诸多不便,股东往往不愿配合:  相似文献   

10.
正一、我国不动产登记中行政机关承担赔偿责任存在的问题1.登记机关的审查方式不明确在不动产登记过程中,不同的审查方式对登记机关赔偿责任的确定有着不同影响。登记机关如果采取实质审查方式,需要对引起不动产物权变动原因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登记资料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作为登记客体的不动产是否真实存在进行详细的审查,经确定无误后才可以予以登记,因此其审查权限相对较大,登记簿所展现出来的不动产权属状况的可信度也较高,当然对因登记错误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正长期以来,工商注册登记审查问题一直是困扰登记注册人员的一个难题。虽然2004年颁布的《行政许可法》基本确立了行政机关的形式审查原则,但在登记审查的实践中仍存在不同认识和做法。国务院《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对形式审查的再次明确,使笔者对工商登记审查问题又有了一些新的思考。一、法律规范中关于工商登记的审查规定(一)法律规定《行政许可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行政机关能够当场作出  相似文献   

12.
公司法定代表人是指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根据公司章程的规定,代表公司行使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具有管理企业职权的主要负责人。我国《公司法》规定法定代表人需要依法进行登记。公司登记审查工作实践中,公司股东间的内部纠纷也往往围绕法定代表人的登记展开。如何做好法定代表人的登记审查工作,避免公司登记机关陷入公司股东间的内部纠纷,已经成为公司登记审查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目前,企业登记行为引起的行政复议案件数量逐渐增多。这方面的复议案件与其他行政处罚的复议案件相比,有不少特点和难点。本文就企业登记行为复议案件审理中遇到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一、公司登记机关在公司登记过程中的审查责任要对公司登记行为进行复议审查,首先应当明确登记机关在公司登记过程中的审查责任。按照《行政许可法》规定,公司  相似文献   

14.
实质审查主义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登记是企业依法设立必经的法律程序。企业登记程序包括受理、审查、核准、发照、公告等五个阶段。其中,审查是企业登记管理的关键环节,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开业登记的中心内容。  相似文献   

15.
验资报告是具有法律证明效力的化。现行法规把验资报告作为企业申请设立登记、增减注册资本的变更登记和外商投资企业年度检验必须提交的件。外资企业登记管理机关对企业提交的验资报告的审查有何重要性,应怎样审查和如何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本试就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根据《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公司登记机关可以依法撤销违法作出的公司登记行为。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九十九条规定,对虚报注册资本、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公司登记.情节严重的,公司登记机关可依法撤销公司登记。  相似文献   

17.
抵押作为“担保之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房地产抵押在我国是一项较新的工作,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还没有关于房地产登记机关在抵押登记中的审查范围和审查责任的具体规定,然而抵押登记业务与防范信贷风险是密不可分的,作为房地产抵押登记机关,尽管防止骗贷、控制不良贷款等信贷风险并不是其直接责任,但房地产抵押当事人之间的种种不规范行为及其导致的后果,常常波及房地产登记机关,一些地方也出现在行政诉讼中以房地产登记机关审查不实为由,要求房地产登记机关承担责任的判例。因此,如何有效控制房地产抵押登记风险,已经成为当前登记机关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8.
申请人申请公司登记,应当如实向工商机关提交有关材料、反映真实情况。但在一些注册登记活动中,向工商机关提交的注册材料存在代替和伪造股东的签名或私刻印章的情况,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利害关系人的权益。因此,客观分析公司登记材料中签字或印章虚假(以下简称虚假签章)问题,准确把握处理原则,对防范公司注册和工商机关监管执法风险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于不动产登记审查标准的相关内容,我国《物权法》虽有涉及,但在登记生效要件主义的过程中,不动产登记的审查却难以发挥其真正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必要的立法保障。一、不动产登记的立法困境(一)立法留白,缺乏统一的审查标准目前,在不动产登记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明确的审查标准来界定登记行为的合法性,导致登记行为审查尺度宽严不一,各地登记行为产生  相似文献   

20.
房地产权属登记是依据“物权公示”这一法则进行的。然而,权属登记的主要作用(公示作用)目前还没有被社会所广泛认识,加上相关的立法不够完善,因而,在房地产权属登记中,对于登记机关应当承担哪些责任,争议较大。一、我国现行登记制度的性质难以简单地确定提起房地产权属登记机关应当承担的责任,人们很自然地会联想到登记机关对当事人的登记申请是进行实质性审查还是程序性审查。因为采用不同的审查方式,登记机关所承担的责任是不同的。采用实质性审查还是程序性审查,一般来说,应当由实行哪一种登记制度来确定。凡是权属登记都具有公示力,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