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杠杆比率、资产价格泡沫和银行信贷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引入杠杆比率对Allen和Gale(2000)基于信贷扩张资产价格泡沫模型进行了拓展,分析了杠杆比率与资产价格泡沫、银行信贷风险的关系。分析表明杠杆比率是资产价格泡沫和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关键因素。中央银行在应对资产价格波动时,要采取信贷规模控制手段,重视信贷中杠杆比率的大小。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商业银行创造货币过程的剖析和货币供给内生性机制弱化央行调控货币供应量能力的分析,显示出当国民经济高涨促进货币需求激增时,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会与央行的货币政策形成博弈关系.对此本文认为,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应建立在与商业银行合作博弈的基础上,运用市场价格机制和价格型操作工具,引导社会公众预期;缩小存贷款利差,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取消贷存比约束,发展主动负债工具;改革准备金制度,调整商业银行的经营结构,倡导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等,以增强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16家上市商业银行从2014年第四季度到2018年第三季度的季度面板数据,采用差分广义矩估计(DGMM)方法实证分析了货币政策和杠杆率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货币调控在金融稳定方面并非风险中性,它与银行风险承担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货币政策放松会相应提高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第二,杠杆率作为资本充足率的有益补充是有效的,银行杠杆水平越低则其风险承担水平也越低,杠杆率监管会减缓或抑制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这也为2018年我国“宽货币紧信用”现象提供了合理解释。根据研究结论,本文就完善并协调货币调控、宏观审慎和微观监管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倩  赵铮 《金融研究》2018,460(10):89-105
本文基于2003-2017年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采用GMM和固定效应模型从融资角度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杠杆的顺周期性。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商业银行总体上杠杆倍数与经济波动显著正相关,但国有商业银行杠杆相对稳定,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杠杆较高且有显著顺周期性;宽松货币环境下,银行发展状况差且流动性强的银行倾向“加杠杆”,且杠杆越高,顺周期性越强。同业融资会增强杠杆的顺周期性,且股份制和城商行的卖出回购有显著的顺周期性。本文研究表明,稳杠杆的重点是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重心是控制新兴同业业务的顺周期性,需采取结构性货币政策与结构性逆周期杠杆监管。  相似文献   

5.
杠杆率新规对商业银行行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巴塞尔委员会对资本监管出台了一系列新规,业界称之为巴塞尔协议Ⅲ,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建议是对商业银行实施无风险敏感性的杠杆率限制。本文将在一定假设的基础上,运用线性规划方法,分析在杠杆率和资本充足率双重约束下商业银行的行为。本文认为,巴塞尔委员会寄希望于杠杆率约束对资本充足率约束形成有效的补充,缓释顺周期性,但这种做法同时也降低了风险敏感度,造成监管资本套利。两种约束有可能相互补充,但同时也极有可能相互抵触。  相似文献   

6.
王江渝 《银行家》2003,(6):36-39
问题银行是相对于健康银行而言的,是指因经营管理不善、突发事件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已接近或丧失流动性清偿能力或资本清偿能力,出现经营困难甚至发生挤兑或有倒闭风险的银行机构.市场退出是通过运用法律手段,终止问题银行机构的法人地位,使其丧失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从而退出市场的过程.问题银行市场退出涉及复杂而广泛的债权债务关系,处理不慎,容易引起存款人或潜在存款人对某一区域或某一类别金融机构的信任危机,导致区域性或行业性的支付危机,甚至危及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按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外资银行将逐步进入我国。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基本策略是通过与中资银行的合作来占领和扩大市场。中外资银行的合作方式多种多样,有业务合作、股权融合、信息交流、技术服务和人才培训交流等。合作可产生共赢局面,我们应提倡和鼓励中外资银行的全方位合作。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杠杆率新规对银行信贷的影响,本文选用2004-2012年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杠杆率以及其他影响银行信贷指标的变量,就杠杆率标准的实施对约束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杠杆率与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呈负相关关系,杠杆率的监管要求会导致杠杆率不达标的银行信贷增长放缓;就影响程度而言,杠杆率对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影响大于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前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非理性扩张积累了相当大的金融风险,这是内外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要使这些城市商业银行回归理性之路以降低和化解金融风险,在提高其资本金难度较大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用利率作为温和手段,干预其风险资产的上升,促使资本与风险资产的合理匹配。  相似文献   

10.
"以客为本"的流程银行管理模式正逐步为当前国际先进银行普遍采用。本文通过对流程银行发展演变过程的分析,比照当前商业银行现有组织模式,从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体制和科技支撑等方面提出构建流程银行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银行家》2002,(12):156-157
随着房地产信贷和消费信贷的不断发展,房地产按揭比例和消费信贷按揭成数不断降低,业界出现了事实上的"零首付".虽然金融监管当局明确提出不提倡按揭"零首付",但这并没有根本制止"零首付"行为的存在,只不过开发商和购房者通过一定的形式加以掩盖,名义上没有了"零首付",但它确实变相存在.  相似文献   

12.
马云飞 《银行家》2002,(5):136-139
资产总额超过160亿美元的Hibernia银行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新奥尔良的区域性银行控股公司.  相似文献   

13.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 ,虽然国有企业与国有银行产权安排的实质没有发生变化 ,但企业与银行逐渐在脱离政府的指令 ,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 ,有了各自的利益追求。然而由于转轨过程中市场规则的欠缺 ,在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不能很好衔接的情况下 ,各利益主体在利益博弈中为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标时 ,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在这样的过程中积聚起来。经济转轨过程中利益集团的形成中国的经济改革促使原有的大统一格局下单一利益主体的分解。计划经济下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和银行与中央政府具有一致的利益认知 ;随着改革的逐渐展开 ,各主体…  相似文献   

14.
《国际融资》2002,(10):16-26
计划体经济时期的中国金融部门就像是一个从不为人注意的小丫鬟.改革开放以来,金融部门突然由一潭死水沸腾而起,成为众星捧月的明星.可是,在表面的光荣和热闹下隐藏着中国金融业的困惑和惶恐.仿佛在突然之间,中国的金融部门,特别是国有银行陷进了一个尴尬的局面:金融已经成为中国改革和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5.
巴西如何引进外资银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祎 《银行家》2006,(4):105-109
在前一段有关银行改革中引入战略投资者的争论中,“拉美化”被反复提起。作为拉美主要经济体的巴西,银行业开放的过程是如何开始的, 效果如何?有何经验?  相似文献   

16.
田伟 《银行家》2004,(1):48-50
《汽车金融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将中国金融铁幕又掀开一角,却给中资商业银行的车贷业务留下一片阴翳。悲观者称车贷市场即将狼烟四起,乐观者也只能寄希望于那四五年的缓冲期,似乎谁都承认外资汽车金融公司将是未来车贷市场的主宰——至少就目前的表现而言,中资商业银行确实不堪一击。各种差距和金融体系的弊病需要解剖审视,中资商业银行亟待确立战略定位。明察取合进退之道,审时度势地参与市场竞争才是应有态度。  相似文献   

17.
从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来看,健全、良好的公司治理是商业银行健康成长、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良好的公司治理不仅有利于商业银行确立战略发展目标,确定实现目标的途径,加速决策的执行,实施有效监督;而且能够提高商业银行的信用等级,能够使商业银行赢得投资人和社会公众的充分信任。国外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当一家商业银行被认为有良好的公司治理时,通常来说会有更好的经营业绩、更强的竞争能力和更加明显的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2月,我们对京沪穗深四市的817名信用卡用户随机街访发现,中小银行要卖好信用卡应增强上门办理/推广的力度,针对消费者申请关注的因素及时调整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19.
杠杆率水平与系统性金融风险息息相关。杠杆率的高低与科技创新结构存在着密切关系,已有文献忽略了科技创新结构对杠杆率作用机理的研究。科技创新结构如何影响杠杆率?对此问题,本文进行系统性的理论分析,并以省际面板数据为对象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我国省级科技研发劳动投入比例结构,以及创新产出结构对杠杆率具有重要影响,两类创新劳动投入对于杠杆率都具有显著作用,但影响方向相反;我国省级杠杆率具有空间效应,既有共性因子,又存在异质性特征。以上发现对于现阶段降低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特别是为从创新的角度设计、制定和完善我国有关杠杆率的金融政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实证证据。  相似文献   

20.
林宏 《银行家》2003,(12):112-115
香港银行界普遍认为:银行是实实在在的服务行业,无论银行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无论客户有多少存款和贷款,银行都是以中介的身份介入到商业运行之中的,它只能以服务来赢得客户.服务渗透于银行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工种,无论是存贷款利差,还是手续费,都是通过服务换来的.因此,在"银行多过米铺"的香港,银行界有一句名言:"服务是银行的惟一产品."然而,尽管香港的各家银行为保证服务质量,在服务宣传、服务营销、售后服务等方面使出了浑身解数,还是因为种种原因而不断遭到投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