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晨  井韦 《中国保险》2008,(1):46-50
国际银保合作的主要模式比较随着金融全能化、超市化的发展趋势,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逐渐建立起新型的合作关系,银行保险引起了金融服务领域的广泛关注。银行保险是指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合作和融合,通过银行渠道向客户提供保险产品和服务。银行保险合作模式是指银行保险业务开展的不同渠道和方式,是不同金融行业业务交叉的具体表现形式。按照不同的特性,如所有权、产品、客户数据库等,可以对银保合作模式采取不同的分类。  相似文献   

2.
我国银行保险内存不足。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财务危机”和“利率替代”两种假说进行实证检验后得出:短期利率波动对银行保险退保影响不显著,长期利率波动对银行保险退保影响较显著,失业对银行保险退保短期影响较显著,证券投资波动对银行保险退保影响最为显著。为了降低我国银行保险的退保率,要深化银保合作机制,为了降低市场因素带来的影响,可适当提高银保产品的收益率,银保产品不要过于理财化,可适当增加一些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3.
关于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银行保险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实践中也暴露出许多不足和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进一步健全促进银保业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银保双赢的战略合作机制,加大银行保险产品的开发,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银保销售队伍,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技术支持系统,创新银行保险的监管模式,是推动我国银行保险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袁宜 《浙江金融》2002,(10):42-42,38
银保合作的理论基础和形式 一、银保合作的理论基础.根据Hoschka(1994,p.1)的定义,银行保险(bancassurance)主要是指银行通过各种方式向客户提供保险产品从而进入保险领域的一体化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5.
朱虹 《新金融》2004,(7):24-28
一、银保合作的内涵 及原因分析 1、银保合作的内涵 银保合作亦称为银行保险。狭义的理解,是指保险公司通过银行来销售保险产品、代收代付保险费,也就是银行作为保险公司的兼业代理人实现保险分销。广义的银保合作除了作为保险公司的保险中介人代理保险产品外,银行既可以通  相似文献   

6.
黎晨曦 《中国外资》2009,(24):27-27
银保合作在中国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但一直处于以代理保险为主的协议合作阶段。2006年9月21日,保监会出台了《关于保险机构投资商业银行股权的通知》,允许保险机构投资境内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等未上市银行的股权。中国人寿等几大保险机构开始对银行的股权进行投资。2008年1月16日《中国银监会与中国证监会关于加强银保深层次合作和跨业监管合作谅解》出台。银行、保险两大行业的合作愈加深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研究了银保合作定价问题,首次引入纳什议价模型来制定银行代理费用。通过比较银保间不同定价模式发现,先保险定价后议价银行代理费用模式(BA)是银保合作最优定价模式,是银行斯坦伯格模式(BS)的帕累托改进。当存在激励行为时,保险定价会升高,而无论是银行利润还是保险公司利润都会优于不存在激励时的情况。当存在保险价格竞争时,保险定价和银行代理费用都会变高,但价格竞争也会提高银保合作整体效率。研究结果为更好提高银保合作效率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透视银保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行与保险纷纷牵手 对金融混业经营的严格限制,使得国内的银行保险起步比较晚.1996年,平安保险公司率先开始关注银行保险,先后与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建立了银保合作关系,2000年仅在上海通过银行渠道销售实现的保费就约3.5亿元.平安在银行保险取得的骄人成绩,让不少其它保险公司感到兴奋和压力.2000年开始,其它保险公司陆续跟进,纷纷涉足银行保险领域.这一年不断地有银保合作签约的消息传出.合作协议既有分行和分公司间的、也有总行和总部间的,既有框架性的战略合作协议,也有具体的兼业代理等操作性协议.协议的内容包括了保费代收、兼业代理、客户介绍、对帐单直邮、保单质押贷款、发行联名卡、电子商务、保险金代付、资金运用等诸多方面.平安、泰康等保险公司还成立了银行业务部,专门负责开展银行保险和银保合作.银行保险业务逐渐与个人业务、团体业务成三足鼎立之势.  相似文献   

9.
<正>一、银保融通的概念及特点(一)银保融通的概念银保融通又称银保合作,是一种金融创新。发达国家将其称为银行保险(bancassurance),随着银行融通深入的发展,学界对其定义也是各种各样,分别从不同方面阐述了其特点、模  相似文献   

10.
一、银保合作的制度缺陷 我国银保合作的法制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银保合作存在法律障碍 在资本融合方面,我国现行法律明确规定,银行、保险、证券三个行业实行分业经营。正是由于我国法律的规定,使得商业银行投资保险业、与保险公司合作成立专门经营银行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以银行名义销售银行保险产品都是禁止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
银行保险已成为我国寿险业主要渠道之一,2011年监管部门颁布新政,规范银保经营,国内银保业增速明显放缓,银保合作出现以银行为主导的并购发展趋势,银行系保险公司异军突起,开始了混业经营的探索.在新型合作机制下,银保产品结构、营销模式、经营理念均发生了相应转变,以银行系保险公司为主导的混业经营模式成为国内银保业发展的大势所趋.银保合作下的金融集团化趋势将给监管部门带来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在国外,银行保险是指保险业务通过银行渠道实现销售。在国内,由于有关法规规定银行从事保险业务是兼业代理,银行保险被称为银保合作业务。目前。银保合作业务在我国正处于蓬勃向上的发展阶段。如何把握保险市场快速发展的机遇。积极开展银保合作业务,是农业银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战略部署,而发展银保合作业务是我行在现行金融体制下介入保险领域最为现实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银保合作对于银行和保险公司来说是双赢之举,由于我国银保合作起步晚,以至于银保合作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积累也极大的影响了银行保险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银行保险是金融合作的产物,是一种目前国际上流行的金融服务。我国银行保险销售模式由于银保双方利益难以统一、销售误导、银保自身的因素等原因,导致我国银行保险业存在不少问题,如银保合作松散、产品单一、销售队伍不专、退保金同比大幅上升、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制约银行保险发展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安玉雪 《河北金融》2012,(12):59-60
银行保险作为一种金融服务融合和创新的产物,20世纪90年代后在我国逐步发展起来,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银行保险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银保合作松散、服务不到位、产品结构单一等等。今后,银保合作模式将实现突破,内涵将不断扩大,并将更加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16.
银保合作对于银行和保险公司来说是双赢之举,由于我国银保合作起步晚,以至于银保合作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积累也极大的影响了银行保险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烨  黄海峰 《金融与经济》2007,47(12):25-28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银保融合已成为国际金融业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因此各金融机构选择适应自身条件的银行保险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界定银行保险内涵的基础上,分析金融机构内外部因素对选择银行保险发展模式的影响,建立了银行保险发展模式内外部因素分析框架,对于不同金融机构选择银行保险发展模式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进程的加快,银行保险合作(以下简称银保合作)必将成为推动我国金融业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我国的银保合作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双方的合作也仅停留于兼业代理层次,且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收入不多,还没有体现出银保合作的价值和作用。本文通过阐述当前加强银保合作的意义,分析其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银保合作的有关对策建议,探索实现银保互利双赢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王伟 《中国保险》2014,(7):12-18
作为保险营销的四大渠道之一,银行保险的点滴变化都汇聚成市场的热点。201 0年以来,银行保险营销渠道的阻滞,银行系保险公司的异军突起,2014年银保新规的出台与实施,标志着我国银行保险领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银行系保险公司的现状、优势与策略如何,银保联动将走向何方?请看本期焦点文章。  相似文献   

20.
苏皓 《中国金融》2013,(3):74-75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以及新资本协议的实施,重视保险业务日益成为商业银行的战略选择。我国银行保险起步晚、发展迅速,但是模式粗放,销售误导、商业贿赂等问题层出不穷,损伤了银行保险机构潜在运营效能,不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监管和系统性风险隐患较重。当下,唯有厘清银行保险的发展由来,化危为机,才能从根本上扭转银保颓势,取得多赢成效。银保积弊当前银行保险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基层银行网点单独申请兼业代理保险业务资格,具有较强的独立谈判和经营权;金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