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保障农业生态安全对维护农业系统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作为数据来源,使用CiteSpace软件对以农业生态安全为主题的223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学界对于我国农业生态安全的关注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对我国农业生态评价体系的构建、农业产品的安全性研究以及农业生态保护的现代化探索。而未来该领域研究应加强耕地资源安全保护研究、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科技发展以及推进农业生态安全研究领域的多学科、多专业合作。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成为了人类社会关注的重点,为了有效整合技术结构,要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资源短缺等问题予以统筹监督和管理。其中,整合环境成本化体系,将其和技术经济以及政策体系结合在一起,建构项目建设的可行性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3.
农业生态安全评价对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以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张掖市为例,基于PSR模型构建农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综合指数法对张掖市农业生态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采用障碍度模型对影响张掖市农业生态安全的障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张掖市农业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安全等级经历了"较不安全—临界安全—较安全"的发展过程。人口密度、农膜施用强度、农药施用强度、居民受教育程度等指标是影响张掖市农业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子。张掖市以后应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缓解土地污染问题;提升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提高居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和推进,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及生态安全等诸多有关生物安全方面的问题也备受关注。文章通过系统性地阐述了与粮食安全有关的激素滥用、农药制剂残留和基因污染等食品安全问题以及生态环境破坏、生态系统破坏等生态安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与我国国情相匹配的农业格局,合理利用生物技术以提高转基因生物安全性以及加大政府监测力度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一系列对策,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以及生态安全的协调同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业绿色发展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助推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甘肃多样化的农业资源被发掘利用,气候、生态、土地、产业、物种、文化等资源潜力被进一步激活,通过不同地带性的资源类型、产业结构、组织形态、信息平台等优势,形成新的生产格局和发展势头;同时,由于农业资源利用水平低、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代价大、产业发展动能弱、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低等制约因素短期难以改观,导致新发展阶段的农业生态安全、资源安全、食物安全任务艰巨;因此,探索构建绿色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集聚政策、资源、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合力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发展,对推进甘肃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国农业生态安全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农业生态是个开放系统,这就决定农业生态安全建设与区域外环境状态有较强的关联度.全国生态环境高风险期的迫近和改革的深化,不断给我国农业生态安全建设提出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我国农业生态安全建设也必须以新的思维应对形势的新变化.本文正是基于此探讨我国农业生态安全建设问题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三维农业是生态循环农业的延伸,是用科学发展的理念,集种植业、养殖业、微生物产业于一体的生态循环高效农业产业体系的总和、从延伸概念上说,就是这个体系将循环农业产业链的各个分支有效衔接,不断不散。从内涵概念上说,就是应用微生物技术和废弃物处理技术达到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利用,最终实现农产品安全、高产、优质、高效以及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山西省农业生态安全等级,并基于此进行分区评价,以期为提高山西省生态农业安全度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运用离差最大化法对2007—2016年山西省农业生态安全作出动态评价,并基于GIS空间分析功能划分山西省各地级市农业生态安全等级。[结果]2007—2016年山西省农业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呈现波折上升的过程,期间出现短暂下降过程,其中生态、经济系统指数值呈上升态势,而社会系统指数值呈下降趋势;吕梁市、太原市和阳泉市等3市由于人口基数大等原因造成其农业生态安全等级为不安全级,大同市、忻州市及临汾市等3市等由于工业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导致其农业生态安全等级为较不安全级,朔州市、长治市及晋城市等3市由于农业污染治理及时导致其农业生态安全等级为较安全级,晋中市和运城市等2市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完善,故其农业生态安全等级为安全级。[结论]通过构建生态补偿政策及发展绿色农业体系能提高山西省农业生态安全指数。  相似文献   

9.
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实质是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间的关系问题,没有生态安全,系统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章讨论了黑龙江垦区构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基本过程和方法,提出了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压力、质量和保护整治能力三方面23项指标在内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从发展循环经济、环境综合整治、流域和区域污染防治、国土绿化、水资源优化配置、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垦区与地方合作共建、健全生态安全建设领导机制等9个方面推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建设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乡村生态振兴目标设定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灿强  付饶 《农村经济》2020,(12):42-48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乡村生态振兴实质是实现乡村生态系统服务的可持续供给。当前,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农村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制约和影响乡村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从提升乡村生态系统服务的角度出发,提出乡村生态振兴的目标体系,包括农村生态系统健康目标、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目标、农业环境污染控制目标和农民居住环境改善目标。推动乡村生态振兴要践行生态理念、重视生态规划、完善生态制度、激励生态行为、强化生态建设、创新生态科技、发展生态产业。  相似文献   

11.
浅谈绿化混凝土生态护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晖  靳燕宁 《水利经济》2006,24(5):66-68
绿化混凝土生态护坡是一种可以代替普通混凝土进行施工的生态护坡型式,可解决护砌工程劣化生态环境的问题,恢复并保护自然水环境。针对这种护坡型式的技术和效益进行研究,阐述了技术要点,介绍了施工工艺,分析了工程效益。  相似文献   

12.
福建天然林资源保护的生态经济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总结了福建天然林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运用生态经济学理论展开分析 ,认为实现生态环境管理和经济管理的有机统一是福建天然林资源保护的现实选择 ,并进一步探讨建立天然林资源保护的生态经济管理系统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土地有效供应模型库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有效供应计划研究是一个关于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的复杂系统方法,除了需要一些政策、法律法规的支持,还需要大量的定量化模型系统的支持,因此,土地有效供应研究需要建立土地有效供应计划的模型库系统,为土地有效供应计划提供定量计算和评价模型,提高土地有效供应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文系统介绍了土地有效供应计划的模型,提出了模型库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介绍了模型库系统设计的一些关键技术,如模型库字典的设计、模型库与方法库的联接、模型数据库的调用以及建模技术等。  相似文献   

14.
几十年来不遗余力地精心呵护千岛湖水环境,千岛湖成为集旅游、水资源供应、水力发电、防洪和水产养殖为一体的多功能大型人工湖泊,在生态文明被提升至前所未有高度的新时期,不可忽视千岛湖水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中产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必须着眼自然循环生态系统,立足科学发展,才能解决千岛湖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力求从水资源有效保护利用、水污染综合防治、生态系统经营、社区环境管理以及加强监测等全视野、大纵深、多层面可持续推进千岛湖生态优先前提下的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5.
沿海滩涂大规模围垦及保护关键技术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江苏沿海围垦布局、围垦工程建设、水资源保障、环境保护等问题,对围垦工程与近岸海域水动力过程的相互作用及对港口资源的影响、辐射沙脊群泥沙分布及输运、潮滩及近岸沙洲稳定性、辐射沙脊群围垦布局及监测关键技术,围垦堤防设防标准与设计方法、施工技术、围垦筑堤新材料与新工艺、蓄淡与引排工程、围垦堤防施工安全监控、质量检测及风险评估,垦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蓄淡工程优化布局、优化配置与联合调度、一体化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围垦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生态效应、生态型围垦评价方法、围垦区生态重构技术、垦区生态环境监控管理模式进行研究;进行江苏沿海滩涂大规模围垦及生态环境保护关键技术的集成和工程示范。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临沂市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临沂市农业与农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农业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农业结构,着力发展生态效益型农业;大力培植农村主导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强化宏观调控力度,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总结2020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的重点进展,展望2021年中国土地科学的发展趋势及《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研究结果:2020年国内研究主要涉及土地治理理论、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国土空间生态安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国土空间规划等方面;国外研究主要涉及土地再分配制度、土地可持续利用、土地利用情景模拟等方面;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土地产权保护、土地市场与政府行为、土地利用评价与生态保护等议题是国内外共同关注的重点。研究结论:2020年土地科学研究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土地产权保护、土地利用转型、国土空间优化、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土地资源利用管理、国土空间治理、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等基本理论与关键技术方面还有待加强。2021年,将重点关注面向国家战略的土地制度创新、耕地保护转型与保障措施、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与治理体系、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与生态保护修复等相关研究问题及选题方向。  相似文献   

18.
滨海区域生态系统不稳定,沿海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滨海地区生态区划是根据滨海区域区位、自然资源、环境条件及开发利用要求,选取相应的生态环境指标对区域状态进行评价,并划分为不同类型的生态单元的过程。文章以北戴河新区为例,从生态敏感性、建设用地适宜性和景观格局安全性等3个生态要素中共选取14个指标建立生态区划指标体系,运用GIS技术进行生态要素的空间分析,最终将北戴河新区分为生态涵养、生态旅游、生态服务和生态农业等4个生态主区以及15个生态亚区,并针对4个区分别给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和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梳理贵州省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分析二者互为矛盾的原因,找到协调贵州省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出路。[方法]文章运用文献总结法、对比分析方法,通过分析贵州省生态效益发展进程,找出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发展矛盾及其产生原因。[结果]重视暂时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导致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导致自然生态日益恶化;长期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导致农村资源损耗形势严峻。[结论]贵州省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矛盾突出,应加强贵州省顶层设计,重视制度建设;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贵州省农村资源利用率;树立正确的农村生态保护理念,为实现贵州省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农户作为土地利用的微观主体既是农地保护的重要承担者,也是解决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单元。文章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角度出发,以期构建基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农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为农业生态保护提供对策建议。[方法]以昌吉州奇台县384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为基础,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综合评价法构建基于P-S-R模型对奇台县农业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结果]奇台县农业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为0.745,农业生态环境处于一般安全的状态。[结论]农业生态环境受翻耕深度、农药使用量、森林覆盖率、化肥使用量等的影响较大;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对农业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据此,该文提出拓宽耕地保护范畴、完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节水工程、调控水盐平衡、完善耕地保护补贴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