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工商行政管理》2000,(9):34-35
第一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商标管理部门查处的商标违法案件主要包括 :(一)商标侵权及假冒案件 ;(二)商标违法使用案件 ;(三)非法印制或者买卖商标标识案件 ;(四)商标使用许可违法案件 ;(五)其他违反商标法律法规及规章的案件。根据《商标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 ,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局是对商标使用人使用注册商标和未注册商标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的行政执法部门。其中 ,查处商标违法案件 ,是县级以上工商局的主要任务和职责。所谓“商标违法案件” ,主要是指工商机关处理的对当事人违反商标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有关规定使用商标…  相似文献   

2.
《工商行政管理》2000,(9):33-34
1983年实施的《商标法》 ,赋予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商标行政执法的重任。17年来的风雨历程已证明 ,工商机关的商标行政执法工作对保护商标专用权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仅以1999年为例 ,全国各级工商机关共查处各类商标违法案件32298件 ,其中商标侵权假冒案件16938件 ,商标一般违法案件15360件 ,收缴和消除商标违法标识2 .06亿件(套) ,收缴直接用于商标侵权的模具、印版和其他作案工具4403件 ,罚款总额达1 .06亿元 ,责令侵权人赔偿被侵权人经济损失571 .7万元 ,移送…  相似文献   

3.
《工商行政管理》2010,(19):56-56
近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一批驰名商标,包括在商标管理案件中认定的217件驰名商标、在商标异议案件中认定的11件驰名商标以及在商标异议复审、争议案件中认定的68件驰名商标。  相似文献   

4.
如何区分商标印制与一般意义上的印刷、制作 ,是正确判断非法印制商标案件的关键问题。首先看一看实施商标印制监管的目的。八十年代开始 ,我国商品生产与流通日趋繁荣 ,但商标侵权假冒案件也随之大量出现。与侵权假冒商品密不可分的侵害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包装及包装装潢印刷、制作 ,成为制作侵权假冒商品的首要环节。从源头打击和制止为生产加工侵权假冒商标的商品印刷、制作侵权假冒商标的商标标识及带有商标的标签、说明书、包装物等行为 ,成为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效、有力的行政管理措施。为切实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 ,规范商标印制…  相似文献   

5.
李娟 《现代商业》2007,(6Z):174-174,173
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迅速,然而随着发达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有关知识产权的争端也越来越多,其中商标纠纷尤为严重,侵权案件层出不穷。我国在商标权方面可谓厉经坎坷,遭遇颇多。本文从一实际案件出发,着重分析侵权责任的划分,商标侵权的主要形式,商标侵权带来的危害,以及如何防范商标侵权。  相似文献   

6.
《工商行政管理》2013,(16):71-72
第五届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期间,中华商标协会发布了“2011-2012年度公众推选最具影响力的十件商标大事”。这是在今年5月公众对33件候选大事投票基础上进行集中评审后产生的。推选活动旨在对2011年至2012年底商标领域发生的一系列有影响力的重大事件、案件进行梳理和回顾,宣传我国商标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树立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形象,增强公众商标意识。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迅速,然而随着发达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有关知识产权的争端也越来越多,其中商标纠纷尤为严重,侵权案件层出不穷.我国在商标权方面可谓厉经坎坷,遭遇颇多.本文从一实际案件出发,着重分析侵权责任的划分,商标侵权的主要形式,商标侵权带来的危害,以及如何防范商标侵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迅速,然而随着发达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有关知识产权的争端也越来越多,其中商标纠纷尤为严重,侵权案件层出不穷。我国在商标权方面可谓厉经坎坷,遭遇颇多。本文从一实际案件出发,着重分析侵权责任的划分,商标侵权的主要形式,商标侵权带来的危害,以及如何防范商标侵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山西省运城市工商局盐湖分局把打击商标侵权行为、保护知识产权作为实施商标战略、促进运城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通过巡查抓案源,严格执法,取得一定成效。2012年共下达《商标违规警示书》16份,纠正商标轻微违法行为21件;查办商标侵权案件32起,收缴罚没款21万元,其中万元以上大案13起。1.加强领导,确定重点,责任到人。  相似文献   

10.
《商标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申请注册的商标,凡不符合本法有关规定或者同他人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已经注册的或者初步审定的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由商标局驳回申请,不予注册。《商标法》第二十八条是当事人在商标评审案件中援引最多的法条之一,从商标本身的角度来讲,如果系争商标与他人在先商标构成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标,应不予核准注册或撤销注册,但亦有例外。  相似文献   

11.
《工商行政管理》2014,(3):66-66
《商标通讯》是由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主办的全国工商系统商标业务交流刊物。现长期征集商标典型案例分析、各地商标工作经验交流、商标工作研究报告、商标工作动态等方面的稿件。欢迎各级工商部门工作人员,商标法律研究专家学者,知识产权案件执法人员,知识产权相关从业人员积极投稿。  相似文献   

12.
涉外定牌加工行为是否构成商标侵权在国际条约和我国国内法上没有直接的规定。我国司法机关早期以商标权地域性为基础,认为受托方加工相同产品、贴附相同商标并交付至境外的行为构成商标侵权,后来逐渐转变态度,认定受托方的行为属于“非商标使用”,不构成商标侵权。“非商标使用”虽然为认定受托方不构成商标侵权提供了理论便利,但与常识相悖,也难以自洽。在面对日益复杂的涉外定牌加工案件时,以该理论全面替代混淆性判断,无法精细平衡涉外定牌加工委托方和商标权人之间的利益。我国法院近年考察涉外定牌加工受托方的必要审查注意义务,则是将涉外定牌加工受托方定位为商标侵权的帮助者,这与其倡导的“非商标使用”思路自相矛盾,进一步导致法律适用的混乱。应限制“非商标使用”理论的适用,回归传统的商标侵权认定。  相似文献   

13.
刘彬  陈圻 《商业研究》2005,(13):187-189
自2001年以来,商标侵权假冒案件数量及其在全部商标违法案件中所占的比例存在持续走高的现象,从博弈的角度分析其中三个要素,即打击侵权的成本、罚款数额和非法经营额。结果表明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罚款数额与非法经营额相关关系弱,罚款数额不足以对商标违法起到惩戒作用。  相似文献   

14.
虎!虎!虎!     
《中国海关》2007,(5):1-1
3月27日,一批没在报关单上写商标品牌的手电筒被黄埔海关盯上。4月5日,经权利人——广州市电筒工业公司现场确认,这10万多支出口手电筒是假冒的“虎头”牌电筒。黄埔海关查获的这宗案件是近年来海关系统查获的最大宗侵犯“虎头”牌商标专用权的案件。  相似文献   

15.
舒迎 《大经贸》2006,(3):40-41
在广交会蓬勃发展的同时,商标侵权行为也与日俱增。任有关部门加大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之后,近几届交易会出现的商标侵权行为还是屡禁不止,其形式之多样,涵盖领域之广泛,远远超过了一般企业之想像。侵权形式五花八门,侵权结果令人哭笑不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共同回顾以往一些典型而有趣的商标侵权案件,让参展的企业在商标保护方面有更多的警醒。  相似文献   

16.
郑淑霞 《商业科技》2007,(2X):282-283
商标和商号在使用的过程中,都可以起到区别商品产源的作用,近年来,关于企业字号被抢注成注册商标、与注册商标相近或相似的文字被登记为企业字号等类纠纷在全国发生多起。而我国目前的立法现状尚不能有效地预防及减少该类案件的发生。本文试就商标与商号权利冲突的表现形式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预防和解决此类冲突案件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英文商标的近似认定是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中的难点,作为法律现象和语言现象的综合体,不仅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更需要在认知语言学视域下审视,才能弥补形式语言学的缺陷,契合以"相关公众是否误认"作为商标侵权标准的法理精神。  相似文献   

18.
商标和商号在使用的过程中,都可以起到区别商品产源的作用,近年来,关于企业字号被抢注成注册商标、与注册商标相近或相似的文字被登记为企业字号等类纠纷在全国发生多起。而我国目前的立法现状尚不能有效地预防及减少该类案件的发生。本文试就商标与商号权利冲突的表现形式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预防和解决此类冲突案件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王仁富 《商业时代》2007,(10):50-52
企业为了争夺市场、扩大影响,致使商标与商号冲突现象不断发生,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因此,如何完善商标、商号立法及相互间的协调,寻求商标与商号冲突的解决途径,就成为重要问题。本文从商标与商号的关系着手,就两者冲突的表现形式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此类冲突案件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论商标平行进口问题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标平行进口问题一直争议较大 ,在我国情况也是如此。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及实践中这类案件发生呈上升趋势的形势 ,这一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对商标平行进口问题及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进行分析 ,提出以“原则上禁止商标平行进口行为的同时 ,一定条件下例外地允许平行进口。”为指导完善我国相关法律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