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每位公民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在行使环境权利的同时,还应自觉履行各项环境保护义务。守法的义务。公众应当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环境法治意识。对涉及维护自身环境权益的,应按照国家环境、信访等法律法规规定与要求,采取投诉、诉讼等合法程序维护自身环境权益,而不应采取封堵道路、围堵大门等极端方式。对环境法律法规规定禁止的行为,如《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禁止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游泳、垂钓,又如《大  相似文献   

2.
正环境保护作为国家意志,是人民意志的凝聚,那么,环境保护人民意志是如何由人民体现的?环境保护作为民主意志,是公众利益的体现,那么,环境保护公共利益是怎样由公众体现的?在这本质统一的两个层面之间,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成为了一座行动的桥梁。要发起全民环保攻坚的战役,打造全民环保强势的行动。强化公众环境意识,拨扭社会环境观念,维护公众环境权益,伸张社会环保正义,由公众自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环境公益保护制度的现状环境权益历来是各国环境保护制度的核心。环境权益具有公益权益和个体权益的双重属性,就其保护制度各国采用了不同的体例。个体权益的保护一般均纳入私权的保护范畴,各国无大差异。但是对环境公益的保护则不一致,一部分国家采取单轨式的公权保护方法,环境公益的保护是国家的责任,仅由代表公共利益的国家机关作为主体对损害环境公益的行为追究责任,其他社会个体成员不作为环境公益的保护主体。其他大多数国家如美、法、日等,在对环境公益的保护问题上采取双轨式的保护制度,除明确国家为环境公益的保护主体外,…  相似文献   

4.
21世纪的今天,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制约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之一.世界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法律构建环境法制,以减少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权作为一项公民的基本权利,在保障公民环境权益、控制环境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环境权的法律保护机制上,行政法保护与传统的民、刑法保护相比,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且根据我国既有的环境法制建设,结合我国行政法制的发展前景,可以看出行政法对于环境权的保护具有现实上的可行性.但我国对于环境权研究时间较短,因此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对公民环境权进行行政法保护还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公民环境权利是环境保护的基础,同时也是环境保护的目的和手段.公民环境权利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理论关注,而且不少国家的法律做出积极回应.倚重行政环境权力而轻视公民环境权利是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律体制的基本特点,这很不利于我国的环境保护.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应当确立公民在环境保护中的主体地位,并且具体确认公民的环境权利.法律确认公民环境权利应当两条进路并行:与环境保护的公权力结合和与传统私权利融合.  相似文献   

6.
陈勇 《经济研究导刊》2014,(32):310-312
随着中国公众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获取环境信息已成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维护环境权益的重要手段。环境信息公开旨在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维护公共利益,而商业秘密则以保护私体权益为目的,因此二者存在必然的冲突。要解决这一冲突,首要的是对环境信息公开中商业秘密作出判定。  相似文献   

7.
近日,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在 “世界环境名人聚会北京探讨科学发展观”大会上提出,公众应该成为环境污染事件中的诉讼主体,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让任何公民、团体和国家机关都能与污染环境者在法庭上一论高低。据潘岳介绍,环境权益并不仅仅属于私人,它更多地属于社会公益,而要加大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惩治力度,环境诉讼的主体就应从直接的受害者扩大到政府环境保护部门、环保组织、公众,把污染企业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并形成污染企业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态势,从根本上扭转污染反弹的现象。去年,北京市环保局将屡次违反的9家企业…  相似文献   

8.
《环境经济》2006,(B03):23-24
2005年6月至9月,环保总局、监察部、海洋局、交通部、农业部、全军环办六部门联合组织开展了以“保护海洋环境,整治违法行为,维护群众环境权益”为主题的海洋环境保护专项执法检查。现将本次专项执法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构建新时期环境保护战略.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0.
和谐消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和谐消费的自然环境方面,必须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使消费者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实现“生态良好”的目标。根据和谐观念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人类应善待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了环境保护的目的和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应该严格限制破坏自然环境资源的经济行为,严格保护涉及环境消费的自然资源与公民环境权。  相似文献   

11.
董琴 《经济研究导刊》2009,(29):106-107
环境权是环境法的核心问题。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环境权作为与环境破坏、环境污染作斗争的重要法律武器,其地位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我们应从公民环境权的实现所面临的问题出发,针对我国现有环境权实现模式理论的不足,国家或政府环境管理职责的加强、环境诉讼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对我国立法和司法中缺失环境权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2.
环境标准体现了环境保护工作的技术性要求,是环境法制建设的基础。在以“三个转变”指导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新阶段,提高环境标准、完善环境标准体系更是改善经济发展质量的催化剂,是用环境保护的要求来优化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民生存的迫切需要,是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是解决农村社会矛盾的迫切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障碍主要是农民环境权的缺失,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意识欠缺,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不健全,农村专门领域立法缺失,农村环境执法管理体制缺陷。因此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对策包括明确公民的环境权,加强生态环保法制宣传,强化农民的意识,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执法体制。  相似文献   

14.
环境损害赔偿范围确定是环境损害赔偿的关键性环节。传统环境损害赔偿范围限定于人身损害、财产损害、精神损害,从而难以对于潜在的环境损害及生态环境自身的损害实行有效补救,也难以实现保护公民环境权益及公共环境利益的目标。公共信托理论、环境权理论与损害赔偿社会化理论为环境损害赔偿范围的拓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我国应在传统环境损害赔偿范围基础上,将生态环境等自身损害纳入赔偿范围,并通过相关制度构建来保障环境损害赔偿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环境责任保险是调控社会和企业环境责任负担,更好地保护环境资源和受害者权益的一种环境权益救济和责任社会化的手段。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不断制度化,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建设过程中,政府有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起主导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环境污染的损害对象有时是具体的个体,更多的时候损害对象是群体性的,即损害的是国家利益和公众利益。对国家和公众的环境权益损害,目前还没有一个具体的主体作为公众或国家环境权益的代表人,承担国家或公众环境权益损害赔偿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17.
“贵州现象”与“浙江现象”本质差异在于体制变迁路径及其实施环境的不同。“贵州现象”的根源不仅在于体制创新差距,还在于其实施环境和条件的差距。贵州省体制改革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变革的正式约束与滞后的非正式约束长期对抗,导致体制转换过程中“功能耗损”和“成本加大”。“浙江现象”的源动力来自于制度创新,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传统产权制度变革和经济社会管理制度创新是浙江经济得以持续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制度创新有效地调整了所有制结构和利益分配关系,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和活力;通过推进市场化进程,促进了经济运行机制的转变,提高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8.
李蕾 《环境经济》2007,(5):27-30
为有效、整体地推动全国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在现有的条件下,必须继续完善城市环境管理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以“城考”和“创模”为抓手,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基本原则,分级管理,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19.
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约束与突破贯穿了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从“增减挂钩”到“三权分置”的变迁过程。其间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由早期政府主导逐渐过渡到农民机会公平,宅基地用益物权属性逐渐彰显,但同一时期各地宅基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市场化程度存在差异。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演变内在动因在于产权公共域下的制度失衡及利益主体围绕宅基地产权中非专有性价值利益开展的行为选择,由此形成一个不断放松宅基地产权结构管制,降低租值耗散程度的过程。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改革演进方向应明晰宅基地“三权”归属与权能配置、减少产权公共域,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建立合理增值分配制度,因地施策、政策分类治理化。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阶段环境权没有入宪,使得环境保护面临缺乏宪法保障,部门法不能很好地解决环境危机的问题,理想的途径就是推动环境权入宪。环境权入宪的法理基础决定着环境权是否能够进入宪法规范,而环境权入宪的规范路径分析则解决其条文设计的问题。文章将从环境权宪法规范不足的原因,环境权入宪的法理基础和环境权入宪的路径进行论证,达到推动环境权入宪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