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为职业院校思政课程教学和思政教育工作实施指明方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思政素养,使其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才,为社会做出贡献。"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协同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考量。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以达到协同育人的目的,强化思政教育整体成效,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需求,以体现职业教育的价值。阐述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意义,分析协同育人中面临的问题,探索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对于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高职教育的普遍发展趋势之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并以隐性教育为主方式的思政教育依然成为高职立德育人的重要抓手。立足于思政教育的内涵和意义反思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协同育人路径策略,以期能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校在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过程中,除关注学生的技术能力培养外,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建设。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有赖于思政教学人员和高校辅导员的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尚存在相关工作人员素养不高和权责不清的问题,影响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为此,需要相关机构和有关人员从问题出发,以夯实协同育人内核基础和完善协同育人运行调节为主要措施,完成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建构,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4.
晁洁  龚航 《经济师》2023,(10):153-155
“大思政课”是我国高等教育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关键课程和必然要求,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关键的环节和重要的载体。高校要全面贯彻并落实中央“大思政课”建设方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有效增强学生社会实践的育人成效。文章探讨了“大思政课”背景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品牌项目协同育人模式,并对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达到好的育人成效,持续不断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立德树人成为教育共育的共同目标,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由此衍生,为素质教育改革提供了方向与目标。在高校中开展课程思政构建“三全育人”教育模式,发挥不同学科中的思政教育价值,促使学校全体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形成协同效应,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张凯  李静 《经济师》2024,(3):209-211
文章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提出了落实“大思政课”与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五个统筹:课程与课程的统筹、教材与时事的统筹、教学与实践的统筹、教学与创新的统筹、师资与培训的统筹。探讨了在“大思政”时代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在育人体系中的新使命。新时代建设大思政课要更加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强化实践性和实际问题导向,倡导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国际化视野,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7.
“三全育人”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得以实施的重要基础与前提,是“大思政”工作的深化与新的尝试,通过解读课程思政教育的内涵与目标,分析“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英语融入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及目前的现实困境,并从强化课程思政意识、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融合能力、注重教材思政元素的挖掘、完善课程思政指标考核体系四方面有针对性提出解决思路与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8.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引路人,思政课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以理论和实践学生成长成才为载体,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坚持以德育人的理念,使思想政治课发挥应有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根本要求,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文章阐述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对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着力点和难点进行剖析,立足芜湖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的改革与实践,提出牢固树立“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科学构建“四联四通”的育人格局,有效赋予课程思政改革新动能,形成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刘萍 《经济师》2024,(3):234-236
通过实证干预研究探索“三全育人”背景下会计类实训课程思政融入的实效性。在实训课程教学中期,采取方便取样的方式选取职业学院会计类实训课程大学生干预组30人和等待组30人,干预组接受融入思政元素的实训课程,等待组接受不融入思政元素的实训课程,两组会计类大学生在实验前后均采用会计类实训课程思政融入实效性问卷进行测评,检验“三全育人”背景下会计类实训课程思政融入的干预效果。结果表明:干预组后测与等待组后测在会计类实训课程思政融入程度、认知水平和情感态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意味着“三全育人”背景下会计类实训课程思政融入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实效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大学英语课程要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发挥协同育人作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应从“三全育人”与“课程思政”内涵出发,领悟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通过分析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现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从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视角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潜移默化地培养具备文化自信、家国情怀的国际视野双语人才。  相似文献   

12.
课程思政建设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提供了制度力量与方向遵循。课程思政与知识体系的归宿都在于“育人”,要实现二者的深度有机融合,构建与实施课程思政育人知识体系是关键。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知识逻辑,文章系统挖掘了3个核心育人元素与9个子元素,构建理性、感性与活性“三维一体”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知识体系,同时提出共识凝聚、内容重构、环境升级、活动创新、评价改革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课程思政已经成为了推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在旅游专业教学中,课程思政教育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特别是思政元素与专业课契合度不高,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落后,并没有构建完善的课程思政建设机制,造成教学工作的开展受到了一定制约。在推动旅游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要实现教师思政教学能力的提升,为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对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深入挖掘,创先教学方法与理念。因此,通过针对《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专业课程建设进行分析,探究课程思政背景下的教学改革工作,构建更为高效的课程思政体系,提升旅游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4.
却正强 《经济师》2023,(11):153-154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开设每门课程的应有之义,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创新创业课程更应该先行。目前,创新创业课程思政的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挖掘,需要从提高教师认识、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和课后强化三个维度来提升创新创业课程思政的有效性,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22,(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发挥好这个协同效应,必须首先厘清课程思政的内涵。文章以思政内涵为切入点,分析思政的概念、现代高校思政教育的功能,进而从载体、目标、范围、责任主体、实施路径和重点内容等6个方面来探析我国现代高校课程思政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在实现三全育人的过程中,如何深入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并有机地融入课程教学中,是专业教师需要认真思考与研究的问题。思政元素既要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又要选取恰当的切入点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中。以“汽车配件与管理”课程为例,从课程思政建设总体思路、育人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取、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及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并以典型案例的形式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的路径与融入点呈现出来,为其他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深入剖析安徽理工大学《智能材料》课程思政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智能材料》的进行了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针对思政教育内容不足、思政教育融合困难和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通过重新修订课程目标、重构教学设计、改革考核方式等途径将课程思政元素无痕融入教学全过程。以《智能材料》的课程教学内容为例,具体从人类文明、材料发展史、科技前言、安全教育等四个维度挖掘了适于思政教育的元素,从多角度提炼了《智能材料》知识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价值,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学过程始终,实现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8.
李常应  韦艳春 《经济师》2020,(8):153-154
高校承担教书育人的功能,高校教师是大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者,也是职业道德培养的引路人。高校教师在专业课程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注重开展课程思政,主要从挖掘课程相关的思政元素、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和时机、巧妙融入等方面,让学生在教学中潜移默化接受思政教育,从而达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高职公共英语学科应积极抢抓新时代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机遇,进行课程思政改革,不断完善并形成英语课程思政教育体系,牢固树立“立德树人”教育根本准则,就是要自上而下重视公共英语课程在课程设置、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思政融入等方面教育元素的缺失,不断增强独具中国本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度,将单纯专注高职生语言能力增强的“单轨教学”切换为更加注重立德树人和传播语言知识的“双轨教学”。基于此,对高职公共英语如何有效渗透“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校切实地将育人模式进行实践,积极地构建和完善完善思政教育育人模式,可以帮助我国高校的思政教育进行精准的定位,践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最大程度上将高校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缺少实践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使得实践和理论能够进行有机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得到稳步提升,通过社会现实、生活实践和价值理性将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完成,从而对学生的行为有着正确的指导作用.与此同时,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模式也保障了我国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