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为了解毕业生就业后在实际工作中的情况,掌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和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和改进高校教学质量,完善人才培养措施,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学校课题组对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毕业生进行了质量跟踪调查。通过对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可就高校教育教学问题和就业指导工作提出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莉娟 《经济师》2012,(6):117-118
在我校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三大"教育理念的前提下,提出开展素质教育、创新实践教学内涵等辅助方法的改进实施方案。通过创新实践教学内涵、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强,就业率、就业质量提升,这是积极影响学校的知名度的关键,进而可提高学苗质量,更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3.
人才质量是高职教育的生命线.按照高职学生的培养教育过程,要保证高职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高职院校,一是要制定科学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保证人才培养的设计质量;二是实施有效的招生宣传,争取招收到高素质考生;三是坚持必要的招生条件,确保生源的基本质量;四是做好学校教育工作,保证人才培养的生产质量;五是严格毕业考核,确保获得毕业证书的学生都是合格毕业生;六是定期做好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了解毕业生毕业后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网络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教学中及时作出有效回应,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实践策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更多的大学生创业成就梦想,推动高校人才培养和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胜利 《当代经济》2009,(13):120-121
加强高校实践教学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基础.同时也是不断提高我国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水平,促进高校教学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校实践教学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6.
刘涛 《经贸实践》2016,(2):230-231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本文针对某些高校重视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创新创业教学方法单一,实践平台匮乏等问题,研究如何构建系统化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通过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形成有鲜明行业特色的、适应社会和科技发展趋势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7.
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输送所需要的人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下众多地方本科院校肩负着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使命,毕业生跟踪调查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和就业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文章以地方本科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例开展毕业生去向跟踪调查,对历届毕业生去向总体状况及变动趋势进行分析,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为我国专业调整和其他院校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赵毅 《经济研究导刊》2014,(7):261-262,291
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中国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然而,创业教育内容单一,理论脱离实际,并且缺少相关利益主体的支持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有效性。在分析中国创业教育的现状、问题的基础上,尝试着构建一个由创业理论教学体系与创业实践教学平台并重,政府、企业、学校、家庭多方联动、协同创新的创业教育新体系。  相似文献   

9.
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是衡量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主要结合毕业生跟踪调查,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阐述了我国产业结构的总体现状,提出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顺利就业的一点看法,认为高职院校应适应就业市场要求,适时调整专业方向,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在校生专业技术素质和动手能力,鼓励中小企业走进高校招聘人才,以期为高职教育研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优良的学风有助于教学这个学校中心工作的顺利实施,是人才培养质量这根学校生命线的有力保证。当前我校学生学风普遍不浓,厌学、逃学现象严重,提高认识、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改进教师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严把毕业生"出口关"等是加强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是中外教育合作的最主要目的,而其最终落脚点又在于培养更多的高质量尤其是创新型人才。近年来,我国高校围绕创新人才培养做出了一系列改革,但是效果普遍不明显。究其原因,既有学生自身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制约。中外教育交流合作背景下,大学国际化是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的必然选择。只有涉及专业、课程、教学、实践及师资等核心要素的深层次变革,并采取优化专业结构,重置课程体系;开展国际联合教学,重视学习体验;教学科研结合,培养国际化师资;加快国际化校园文化的建设,增强创新人才培养氛围等措施,才能有效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可通过建立教学检查制度、健全听课制度、建立教学督导制度、建立学生信息员制度、实施教学评价制度、建立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制度等措施,构建运行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重要保障。结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实际情况,对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实施中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荣 《经济研究导刊》2022,(28):127-129
在目前的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的创新新创业教育已经从尝试探索阶段发展到细化分层、多元化发展新阶段。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构建,在新时代环境下,大学生的教育应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不仅包括日常的知识学习,还必须包括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优化。对于毕业生的就业来讲,创新教育模式可以有效拓展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通过对新时代环境下大学生创业能力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培养策略,即优化高校教师创新能力培养的观念,提升教育认知;有效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充分把握教学前提;恰当进行创新创业课堂的构建,提升课堂质量;充分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培养平台,增加实践机会;对于创新教育的培养模式进行有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福建省的部分技工学校近两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分析,发现技工学校毕业生普遍存在"就业率高但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由此,就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成因等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提高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白玉翠  张鑫  高平 《时代经贸》2013,(20):145-145
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是衡量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主要结合毕业生跟踪调查,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阐述了我国产业结构的总体现状,提出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顺利就业的一点看法,认为高职院校应适应就业市场要求,适时调整专业方向,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在校生专业技术素质和动手能力,鼓励中小企业走进高校招聘人才,以期为高职教育研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经济师》2019,(5)
根据跨境电商发展的新形势、新特征,以及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职业综合素养的培养,素质教育的内容要融会贯通于课堂教学中,加大实践实操的比重。结合我国一些高校的成功案例,订制化人才培养、以赛促学、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等都是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应深化改革,构建综合职业素养培养体系,依据职业人才成长的规律将显性教学模块和隐性教学模块相结合,重视学生专业基础能力、专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综合素养的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实现服务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作为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新工科理念的提出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明确了高等教育当下的首要任务就是大力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此,地方高校要遵循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规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多层次的教学体系、健全实践育人模式、创设实践教学平台等,提高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效率,深入推进新工科建设,实现地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校企合作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用人需求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脱节所致,另一方面。是国家为扭转这种情况而制定的政策导向使然。校企合作是技能人才培养制度的创新,也是劳动力市场的创新,更是教育的创新。近年来,高等院校探索校企合作的实践如火如荼,各个高校都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开展校企合作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很多校企合作的新模式。这些尝试不仅提高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以及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而且满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支持。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由于各高校的扩招以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使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而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不足是就业困难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与地方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关系入手,阐述了在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由于传统观念以及传统教育思想的严重束缚,还存在实训平台构建相对滞后、实践创新活动流于形式、实践教学模式探索力度不够、应用型师资力量匮乏等缺陷,为了使经济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数量和质量得到切实的提高,需要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因此,要从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推进实训平台和实习基地建设、借力第二课堂,提升从业技能、探索实践教学新模式、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成立创新创业实验班等方面构建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切实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20.
晁洁  龚航 《经济师》2024,(3):189-190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开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校为全面落实落细创新创业教育政策,进行教育教学深化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得到明显增强,创新创业能力显著提高,也有数以万计的大学生投入到创新创业的大军中。虽然高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也取得显著成绩,但高校同样面临着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队伍缺乏,产学研合作不深入等问题。文章从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平台建设、创新创业大赛等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以期能够进一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深化改革,提升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