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和建设我国企业文化的意义 企业文化是以形成最佳的经营管理机制为目的,以人为管理的主体,以企业精神的共识为核心,以群体行为为基础的企业管理学说。它作为一个新的管理学概念,作为世界管理思想的一种新的学派理论,是80年代初美国管理学者总结比较了日本与美国企业管理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企业文化这门新兴的管理科学自80年代初在西方兴起到1986年传入我国,已倍受我国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广泛重视。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就自然地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一、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企业文化理论是美国人于80年代初,在比较、研究日本成功企业经验时提出来的。因此  相似文献   

3.
周名立 《华北电业》2002,(12):24-26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种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新的管理理论和以这种理论为指导的新型管理方式———现代企业安全文化,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广泛重视,这是一种全新的企业文化理论和企业文化管理方式。这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的出现标志着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标志着一种新兴管理科学的诞生。一、企业安全文化的由来与涵义企业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方面的管理文化,它的由来是伴随着企业文化而产生的。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管理学界研究战后日本企业能够取得经营成功的…  相似文献   

4.
一、“优胜基准”管理的含义 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时美国施乐公司总裁发现日本的复印机与自己的产品功能相同,但价格却大大低于施乐的产品,致使施乐的市场占有率从70年代中期的80%降到了70年代末的30%。施乐公司总裁不是简单地以压低原材料及产品价格来解决问题,而是派团到日本参观学习,了解日本厂商从原材料供应到生产制造的全过程,想从中找到一个“参照点”,从而明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基准管理”风靡全球,对世界企业管理经营管理理论与实践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重大影响。 基准管理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向日本的学习运动。首开基准管理先河的是施乐公司,1976年以后,  相似文献   

6.
企业文化不是“企业”+“文化”,更不是附庸风雅借以装饰企业的文化,它原本是一个舶来品,发轫于日本,成就于美国,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传入中国后,适应了我国“计划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转轨,渐成燎原之势而备受推崇。但是,具体做起来却使人有无所措手的茫然之感。这样的现实给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活动提出了广阔的思  相似文献   

7.
企业文化是80年代初由美国学者提出来的一个新概念,蓬勃兴起于我国电力系统并形成特色始于党的十四大之后。可以说,党的十四大是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里程碑。电力企业文化兴起时间虽短,但是在推动企业发展、激活企业活力、加强d等方面却发挥了积极作用,了强大的生命力.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和理解。我国电力系统业文化的理论研究也未艾,D始形成有我医电力企业特色的理论体系,成为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d力工业取得巨;就的百甲的一朵奇葩。走出误区是坦途80年代中末期,企业一”文化在电力系统兴起时,它的价值和功能并不能被大多数…  相似文献   

8.
蔡芬 《武钢政工》2006,(2):23-24
企业文化是80年代初美国学者在比较日美成功企业的经验后提出的经营管理新理论。作为企业管理的一种新观念,它是指企业等经济实体在生产经营中,伴随着自身的经济繁荣而逐步形成和确立并深深植根于企业每一个成员头脑中的独特的精神成果和思想观念,是企业的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新的管理理论、技术、方法和思想不断出现。进入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和日本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热点,这就是企业文化。它开辟了管理的新领域,向人们昭示,生产率不仅仅是与生产、供应、销售紧密相联,而与企业文化的联系更加密切。实践证明,优秀的企业文化,要比雄厚的资金、先进的设备更加重要。它是企业进行科学管理,走向现代化的十分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0.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无疑是经济不发达国家赶上和超过经济发达国家的捷径。这一点已被日本、南朝鲜等国家的实践所证明。日本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发展本国经济是最成功的,这是世界公认的。在50年代初期,日本的经济技术水平较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美国要落后25~35年。经过引进各国的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实现国产化,到了60年代初,其差距已经缩小到10~15年;到70年代初,多数项目已消除了差距,其中有些项  相似文献   

11.
<正>企业文化是上世纪70年代末在企业管理学科延伸出来的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是企业科学管理的一个里程碑。它作为一种观念、一种微观上层建筑作用于职工的内心世界,贯穿于企业的每一个管理层面和环节,使职工与企业形成一种命运、利益的共同体,产生一种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能很好地培育职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相似文献   

12.
蓝宗群 《广西电业》2003,(12):53-56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在企业内部或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以群体形式表现出来的独特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和首先规范为主体的文化综合体。它是80年代初由美国学者提出来的一个新概念,蓬勃兴起于我国电力系统并形成特色始于党的十四大之后。电力企业文化兴起时间虽短,但是在推动企业发展、激活企业活力、加强企业文明建设等方面却发挥了积极作用,展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也逐渐被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3.
企业文化源自于美国企业界和管理学家对日本企业创造经济奇迹的总结和发现。我国经济学家于光远说过:“国家富强靠经济,经济繁荣靠企业,企业兴旺靠管理,管理关键在文化”。那么,何谓企业文化呢?一、企业文化的概念就“文化”而言:大到一个民族文化、国家文化、区域文化,小到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具体到茶文化、酒文化,等等,“文化”渗透到社会每个角落。各种文化都有它自己的属性,而作为企业的文化,一般是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它是一种信念、价值观、理想、最高目标、行为准则、传统、风…  相似文献   

14.
陈春花 《IT经理世界》2011,(14):107-107
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讲,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我们接触到了非常多的理论,从上世纪40年代的人际关系理论、50年代德鲁克提出的目标管理、60年代的分权化管理、70年代的战略管理、80年代的企业文化、90年代的电子商务一直到21世纪的管理创新理论。不论哪一个时代,所有这些管理的理论都对我们的管理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企业在30年间学习并实践了以上几乎所有的管理理论和工具,但是回过头来看看,我们得到了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从钢铁工业发展历程看,世界钢铁经历4次大规模联合重组,确立了美国、日本和欧洲钢铁强势地位,出现了巨型钢铁企业。第一次大规模重组是在20世纪初的美国,造就了美国钢铁公司。第二次是20世纪70年代的新日铁,使日本跃居世界钢铁大国。第三次是20世纪90年代发生在欧洲的重组,成就了安塞乐。  相似文献   

16.
精益生产方式(Lean Production)原意是“瘦型”生产方式,是美国管理界在研究了日本丰田生产方式后提出的。50年代,丰田在对传统的大量生产方式及其缺陷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结合日本的基本国情,提出精益生产的思想,从60年代初在全公司推广。这一思想及管理模式的推行,使丰田的生产经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尤其70年代初的石油危机后,丰田公司造出了高质量、低成本的汽车,率先打入了美国市场,使日本跨入了世界汽车生产大国的行列。  相似文献   

17.
一、企业文化的由来和内涵(一)企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重视企业文化的研究和实践,是谋求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人类“工业文明”的推进,管理学说开始引入了文化要素。人们发现,原先被战争夷为一片废墟的日本,战后经济迅猛发展,仅用了30多年的时间,就成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这引起了许多国家的关注。尤其是美国,派出了许多管理专家和企业家,对日本优秀企业进行精心考察,对美日企业管理进行比较研究。终于揭开了日本企业创造超过美国4倍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原因之———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8.
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感情,从而在企业中形成一种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和睦气氛,强化团体意识,使企业职工之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的价值观念形成共同的目标和理想,职工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把本职工作看成是实现共同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企业步调一致,形成统一的整体,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力量。一、把握企业文化的科学性从上个世纪的70年代起,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经过研究,学者发现成功的企业管理是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本差异表现在,日本企业不但重视"硬件"管理,更注重"软件"管理,即注重企业中的文化因素,注重全体职工共有的价值观念,注重强化职工对本企业的向心力,尤其注重企业中  相似文献   

19.
企业文化(Corporate Culture)作为管理的理念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美国的管理学界和企业界在研究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企业拥有自己独特的凝聚员工的文化时提出的。它之所以引起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根本原因是由于它给企业注入的生命活力,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和社会的双重效益。建设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提升竞争力,目前已成为企业关注的重要问题。如何结合企业实际,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管理者思考、探索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是一个有百年历史的世界知名企业,是世界最大的电气设备制造公司,2002年全球百强排名第9,其前身是1878年创立的爱迪生电气公司。除生产经营一般电气设备、家用电器外,还生产电站设备、工业自动化系统、电子计算机、宇航设备、核反应堆和导弹等。通用电气公司在美国和全球市场自领风骚数十年后,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遇到国际市场上竞争对手的强力挑战。善于吸收和消化西方先进技术的日本,经济迅速起飞,生产的电器、汽车等工业产品,以成本低廉、竞争力强的优势纷纷打入美国市场,给一些美国企业造成巨大威胁,有的被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