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实现了飞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使我国人口预期寿命逐渐延长,但同时也导致了人口老龄化、养老金支付压力加大等社会问题。就我国目前的经济水平和社会体制而言,延迟退休年龄对我国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分析得出我国延迟退休年龄具有必然性,并客观地分析延迟退休年龄对我国经济和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提出规范提前退休、实施弹性退休政策、适当提高女性退休年龄等措施确保退休年龄调整顺利推行。  相似文献   

2.
以人口生育率持续下降和人口老龄化为特征的人口转变已经发生。就如何拓展劳动力市场、应对过快上升的劳动力价格以及维护中国劳动力市场稳定而言,延迟退休和放开二胎成为改善未来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两大焦点。本文也是从这个角度论证其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发现延迟退休和放开二胎都可以增加未来中国劳动力供给,改善未来中国潜在劳动力市场,但是单个政策实施作用有限,延迟退休和放开二胎共同实施对劳动力市场改善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3.
在老龄化日益严峻和人口红利逐渐式微的社会发展现状下,为确保社会保障政策的可持续,延迟退休政策应运提出.国内外诸多研究从社会经济发展与政策匹配、教育水平逐渐提高、人口平均寿命增长、青年就业挤出等方面对延迟退休政策的社会效果提出了双向论证.北欧、日韩等国家通过逐步提高退休年龄、保障退休人口的二次就业、完善就业保障制度法规等方式渐进式推进延迟退休政策.通过对我国退休政策的梳理发现,从社会政策发展方面看,政策环境、政策依据、政策制定和实施等方面存在诸多挑战;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产业结构、人口结构、行业阶层与延迟退休政策的施行存在现实矛盾;从劳动者个体角度来看,易出现身体劳损、利益受损、获得感剥夺等问题.必须加强引导,通过科学论证和人文情理兼顾推动政策"合法化"过程,增进共识,促进政府、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协同,方能达成社会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退休年龄延迟和内生生育率的世代交叠模型,探讨了社保缴费率和退休年龄延迟对就业率和养老金替代率的影响,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和敏感性分析。研究发现:退休年龄延迟能够有效改善社保缴费率下降所产生的两难困境,退休年龄延迟与社保缴费率之间存在最优组合;进一步利用我国31个省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社保缴费率在退休年龄延迟与就业率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这一机制,退休年龄延迟能够通过降低社保缴费率进而增加就业率。政府应“小步渐进式”地推行退休年龄延迟政策及实行弹性退休制度,构建社保缴费率与退休年龄相联动的调整机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同时改革养老金制度,并采取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为退休年龄延迟政策的实施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延迟退休年龄已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普遍采取的对策。然而,由于担心延迟退休年龄会增加失业,这一举措也遭到延迟退休国家民众的普遍反对。那么,延迟退休年龄究竟对就业有何影响?如何找到延迟退休年龄与就业市场需求之间的均衡点?我们从充分就业和劳动经济学理论出发,构建了延迟退休年龄与就业关系的计量模型,揭示了延迟退休年龄与就业、经济发展之间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给付确定的养老制度下,构建一个动态优化模型,模拟延迟退休方案对劳动人口福利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相比不延迟退休,推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不仅没有挤占当前和未来的劳动人口福利,相反改善了劳动人口福利,并且这个结果对于参数和养老制度的改变是稳健的,而其中的机制是,延迟退休通过提高未来的人均产出和降低单个劳动人口的抚养和赡养负担,进而提高劳动人口福利水平。为应对60后婴儿潮促发的养老潮,宜尽快出台延迟退休方案,但是为保障未来延迟退休方案不降低劳动人口福利,要适当控制生育成本和养老金替代率的上升幅度。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延长,使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明显,养老压力巨大。而我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已实施了60年,早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急需对此进行改革。文章全面分析了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给付确定的养老制度下,构建一个动态优化模型,模拟延迟退休方案对劳动人口福利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相比不延迟退休,推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不仅没有挤占当前和未来的劳动人口福利,相反改善了劳动人口福利,并且这个结果对于参数和养老制度的改变是稳健的,而其中的机制是,延迟退休通过提高未来的人均产出和降低单个劳动人口的抚养和赡养负担,进而提高劳动人口福利水平。为应对60后婴儿潮促发的养老潮,宜尽快出台延迟退休方案,但是为保障未来延迟退休方案不降低劳动人口福利,要适当控制生育成本和养老金替代率的上升幅度。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社会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为背景,分析我国现行退休年龄制度的弊端。借鉴国外退休年龄制度改革的有益经验,结合上海的柔性退休制度,提出我国实行弹性退休年龄制度的若干建议,包括逐步延迟职工退休年龄、弹性退休与激励机制相结合、提高劳动起点年龄、设定最低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缩小男女退休年龄差距等。  相似文献   

10.
当下,延迟退休已是必然的政策选择,而退休制度的整体化改革对延迟退休的稳步推进意义重大。近年来,由于我国退休制度在制度构成、理念传承及群体适用等方面存在发展片面性,导致退休法律制度、退休年龄偏好、区域退休待遇及退休保障机制均存在短板。在延迟退休的时代需求下,建议通过“规范法律制度的整体设计、制定弹性延退的整体战略、完善退休保障的整体布局”等来构建我国退休制度的整体化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1.
面对我国养老金缺口问题,在短期内推迟退休年龄将对就业产生巨大冲击,提高失业率;但根据相关数据模型测算,从长期来看推迟退休的劳动力数量增长幅度逐年减少,在长期过程中对就业的冲击较小。因此,短期内我国不适宜推迟退休年龄;长期内推迟退休年龄将成为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2.
我国法定退休年龄偏低,职工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年限偏短,而领取养老保险金年限偏长,一方面引起赡养率上升,统筹养老保险基金入不敷出;另一方面,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退休职工平均寿命将超出10年,个人账户面临长寿者支付风险。因此,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成为改革的必然。但是考虑到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可能挤占青年人就业岗位,产生就业替代效应:而延迟退休年龄也会产生就业促进效应,并且就业促进效应将大干就业替代效应。借鉴国外做法,结合国情。建议我国应尽快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实行浮动退休制度。  相似文献   

13.
中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在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及养老金支付压力加大的双重压力下,延迟退休政策的制定显得及时且必要。然而,做好老年人再就业工作可促使延迟退休政策的顺利落地,进而有效推进该政策的实施。从我国特有的国情出发,有效利用老年人力资本,重新认识"面子文化",差异化就业政策,激励机制的合理设计成为促进老年人再就业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延迟退休年龄是否会加剧失业是当前学术界争论的热点,本文通过对失业率、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与经济增长进行协整检验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得出了延迟退休年龄将引起失业率大幅上升,而经济总量的增加不但不能对失业进行补偿,反而与失业率呈正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试论我国弹性退休年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退休年龄已不适应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劳动力危机和养老金危机,必须进行调整,但是考虑到不同人群对延迟退休年龄的不同态度,建议我国实行适时适度、充分考虑男女差别和当事人自主意愿的弹性退休年龄改革。  相似文献   

16.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该文件明确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至16%,这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充足性带来较大挑战。本文借助OLG模型研究降低养老保险缴费率和延迟退休两项政策对养老保险基金充足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单独实施养老保险降费政策,直接影响是导致稳态时期当期统筹账户基金收入大幅下降,间接影响是通过影响稳态状态下人均资本存量、工资水平,进而导致统筹账户基金支出、个人账户基金收入与支出的上升,并对基金充足性产生一定影响。第二,单独实施延迟退休政策,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的结果是使得统筹账户基金收入和个人账户基金收入先下降后上升,统筹账户支出明显下降,个人账户基金支出小幅下降。第三,降费背景下配套实施延迟退休政策,会显著减轻降费政策对基金充足性带来的挑战,并且随着退休年龄的逐步延迟,统筹基金缺口和总基金缺口都有可能缩小至降费前水平。  相似文献   

17.
结合中日两国的人口特征数据,实证研究了中日两国老龄化过程的差异、老龄化对两国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以及政府应对老龄化的政策。研究发现日本老龄化比中国提前约20年到达,在未来持续老龄化的作用下两国人口特征会趋同;日本养老金体系、储蓄率以及产业结构受老龄化的冲击比中国更严重,中国老龄化的负面问题目前还没完全暴露。日本政府通过积极的生育政策、移民政策、延迟退休政策、银色资源开发政策以及产业调整政策来解决老龄化问题,与日本相比,中国的经济社会政策显得相对迟缓与保守,目前政策实施的力度和效果都不明显,因此,中国政府应该采取更加积极的人口政策、生育配套政策、产业政策以及高龄劳动力市场政策来应对潜在的老龄化威胁。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2011"(CHNS2011)及"中国住户收入调查2007"(CHIP2007)两个数据库对退休年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对延迟退休具有显著、稳健的正向作用,同时存在着劳动力寿命的"激励性延长"和"补偿性延长".  相似文献   

19.
我国干部职工的退休年龄基本上还是沿用的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劳动保险条例》中的规定。突出的问题是退休年龄早,男女间退休年龄差距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退休年龄的调整和推迟已经迫在眉睫。然而,任何问题都有两面性,由于延迟退休年龄事关国家和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更是如此。在真正实施延迟退休年龄改革之前,必须全面考虑、稳步推进,以减少改革产生的阵痛。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为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适应女性预期寿命的延长,渐进式的延迟退休政策即将进入实施阶段。然而延期退休的就业影响具有人群差异,在性别平等理论视域下,详细探究男女职工延迟退休影响效果的不同有利于全面认识我国退休制度问题。论文通过研究发现:总体而言,老年人延迟退休会对青年就业产生不利影响,但并不是针对所有行业;在老年与青年形成竞争的行业有负面影响,部分行业反而会有促进作用;男性职工与女性职工就业影响效果具有明显行业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